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連日來,“綠色算力”“清潔能源”“綠色電力”等成為青海新聞事件中的“高頻詞”。
今天,一場“綠意盎然”的推介會——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在北京舉行。
發展綠色算力,青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綠色算力產業作為此次青海推介的主角,將在這場備受矚目的盛會中,秀出青海清潔能源資源自然稟賦優勢和綠色算力政策優勢,全方位展現變綠色電力為綠色算力的發展愿景,與四海八方賓朋共商綠色算力產業發展大計,共享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機遇……
這場推介會的舉辦,預示著青海以算力全“綠”起步正逢其時。
緣何要發展綠色算力產業?
地處西部邊陲于世界屋脊的青海,緣何要發展綠色算力產業,逐浪新賽道?
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現代化新青海建設、贏得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調研綠色算力基地建設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搶抓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和東數“西算、西存、西訓”等機遇,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以綠色算力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更好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綠色算力產業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全省上下將綠色作為最鮮明、最厚重的發展底色,依托稟賦優勢,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布局發展綠色算力產業,打造青海綠色算力基地,推動青海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的青海之路。
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優勢在哪里?
算力越高,對能源的需求越大。在此過程中,清潔能源利用率要達到85%、平均PUE值(能源使用效率指標)小于1.2,這兩個數據指標很關鍵。
“發展綠色算力產業,青海有不少比較優勢。”青海省數據局局長靳力介紹,首先,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十分富集,“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自然稟賦十分優越。截至2023年底,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92.8%,綠色電力發電量占比84.5%,均居全國首位。當前,全省在用大型數據中心平均能耗指標PUE值保持在1.2以下,同等技術條件下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成為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豐富的清潔電力供給加上處于全國較低水平的電價供應,為青海綠色電力、綠色算力一體化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其次,青海的冷涼氣候獨具優勢。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氣候干燥、冷涼、潔凈,常年干燥度2.38,年平均氣溫低于4攝氏度,數據中心可實現全年314天自然冷卻,制冷用電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0%左右。干燥潔凈的空氣,可有效延長相關電子設備使用壽命10%以上。再次,青海的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提升。2023年,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正式開通運行,青海躋身全國互聯網頂層架構節點行列,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完全具備了承載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為代表的各類應用的條件。
政策疊加賦能綠色算力產業發展
除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外,任何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優勢賦能。
為此,青海促進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有關舉措不斷推出,在數字經濟、綠色算力產業發展領域相繼出臺了《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青海綠色零碳算力網絡建設行動計劃(2023—2025年)》《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青海省推動“數據援青”工作方案(2023—2025年)》《青海省綠色算力基地建設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目前,我省已發布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等級評定、清潔能源利用評價方法、信息系統能效等級和測試方法、智能運維規范、監測平臺技術規范5項地方標準,成為全國首個制定綠色算力地方標準的省份。”靳力說。
同時,我省還研究制定了支持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綠電支撐方面提出綠電保障、綠電價格和綠電溯源等措施,體現青海綠色算力價值;產業培育方面,提出項目投資、人工智能、電算融合、拓展應用場景和數據開放共享,助力構建綠色算力產業鏈生態;金融支持方面,提出綠色貸款、基金債券和企業上市等措施,推動“綠色算力、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科技創新方面,以創新平臺建設、綠算科技攻關和碳價值實現,助推綠色算力產業發展;人才引育方面,著眼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環境;營商環境方面,優化項目備案審批、強化數據安全,做好項目落地過程中的各方面保障,持續放大“筑巢引鳳”效應,不斷增加“瓦特變比特”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