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看青海文化”2024書畫名家+媒體采風行紅色文化圖片報道
【文化中國行】
青海同寶山的故事 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說起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9-18 11:18:26
編輯:李娜

視頻制作:黨成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趙晶 黨成恩 報道)同寶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國營221廠)西南側,是基地安全防護的天然屏障,也是海拔最高的駐防陣地,更是挺起民族脊梁的一處紅色文化高地。

微信圖片_20240822153804
攝影:黨成恩

  “只有數千名解放軍指戰員駐守的同寶山,用青春溫暖了同寶山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關于同寶山的這段歷史,要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講起。

  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的展柜里,擺放著這樣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它近2米長,大約有0.5米寬。那么,這樣一塊再普通不過的帳篷布,它到底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一份手寫的捐贈說明娓娓道來:這是1965年冬,同寶山施工結束后,壞了的一塊帳篷布,我用它捆被褥,一直使用至1983年轉業。因看見它就會想起全連官兵奮戰同寶山的場景,所以一直舍不得扔掉,珍藏至今。經與祖孫共商,支持‘兩彈一星’事業的傳播,特呈館需。

捐贈說明蔣啟武老人的手寫捐贈說明。圖由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提供

  “這件文物由蔣啟武老人捐贈,他是曾參與同寶山筑路的一名老兵。”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可以講出每一件展藏文物背后的故事。“2022年,幾經周折,我們聯系到蔣啟武老人,說明去意后,他將收藏了50多年的帳篷布捐贈給了紀念館,還給我們講了20世紀60年代他們在同寶山的筑路故事。”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的轟動。當時為了保衛核基地的安全,中央軍委決定在基地制高點的同寶山建立高炮、雷達、探照燈站。同寶山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山陡路滑,可想而知,在同寶山上修筑工事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特種工程兵8342部隊103團10連。

帳篷布蔣啟武老人捐贈的帳篷布。圖片由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提供

  寒冬季節,同寶山上氣溫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到處是冰凍層,山路難行,汽車上不去,戰士們只能背著100多斤的帳篷一步步往上爬,夜里12點才到達山頂。戰士們顧不上身體的疲乏,連夜搭起了帳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安營扎寨談何容易?戰士們先鏟掉一米多厚的積雪,再鏟掉40多公分的凍土,把帳篷四角牢牢固定在最下面的永凍層上。冰天雪地里,寒風呼嘯,戰士們扛起面袋和米袋將帳篷四周圍起來,防止夜里大風把帳篷吹跑,然后把毛氈鋪在帳篷里面,戰士們一個挨著一個擠在一起。大家的眉毛和睫毛上結了冰霜,衣服上到處都是冰碴,連毛氈和帳篷都凍得硬邦邦的,粘連在地上。就這樣,戰士們在帳篷里度過了一夜又一夜。

  在同寶山,每一個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

  “2023年,我們海北州委黨史研究室牽頭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收集整理了有關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舊址的口述史、回憶錄等資料,出版《核事業的忠誠守護者——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遺址口述史》一書。”海北州委政研室主任孔慶政全程負責參與了此項工作,“為了喚醒那段塵封已久的紅色記憶,2024年,我們再度收集整理紅色資源,整理出版《核事業的忠誠守護者——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遺址口述實錄》第二輯。通過具體的人、事、物,以文述史,以書證史,再度聚焦、還原、重溫‘云上營盤’駐守官兵的感人事跡,不斷豐富海北紅色教育和旅游文化的內涵。”  

紀念館同寶山紅色研學基地。趙晶 攝

  海北州圍繞打造海北精神高地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以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為牽引,深入挖掘同寶山紅色文化資源,持續打造“看青海湖全景——唯有同寶山”品牌,推進同寶山生態旅游國防教育、紅色革命研學基地建設,深度挖掘蘭空地空導彈守衛部隊舊址16個,打造紅色研學現場教學點31處,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到同寶山接受紅色教育,成功舉辦“行走同寶山”登山大會等重大體育文化活動,使之不斷成為集紅色教育、生態研學、山地運動、露營體驗、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紅色打卡地,奏響了“鑄魂育人”的時代主旋律。

  對于這項文史資料收集出版工作,孔慶政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表示,今后,在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黨史研究室將繼續深入挖掘同寶山紅色資源,通過回憶往事、口述歷史等方式,搶救性采集、整理老前輩口述檔案資料,進一步挖掘采訪老戰士珍藏在心中的難忘記憶,記錄蘊藏在他們身后的感人故事,搜集具有價值的海北紅色文化史料,讓塵封的歷史重新綻放紅色光芒,用紅色檔案講好海北革命故事,以紅色文化筑牢思想根基,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傳承。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并講話
青海澤庫:品黑青稞啤酒 體驗草原游牧生活
2024年全國科普日西寧主場活動舉行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②
青海省國防動員辦公室關于試鳴防空警報的公告
西寧:從“三突出”著手 提升巡查工作質效
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青海同寶山:見證歷史輝煌 傳承紅色...
【文化中國行】夢起班彥 紅色織錦
熱點圖片
西寧至香港航班旅客流量創新高
西寧至香港航班旅客...
同賞一輪明月 共話中秋團圓——青海各族群眾歡度中秋佳節
同賞一輪明月 共話中...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奏響文旅融合發展“交響曲”—— 高質量發展區域調研行·玉樹篇(中)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泉灣保護站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
泉灣保護站成功救助...
中秋假期:在平安體驗河湟文化
中秋假期:在平安體...
青海大月餅 蒸出幸福味
青海大月餅 蒸出幸福味
項目發展正當時 建設熱潮勇向前——川青鐵路青海段建設一線見聞
項目發展正當時 建設...
【服貿會·青海進行時 我探服貿會】一飽口“服”,青海美味惹人饞!
【服貿會·青海進行時...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
青海同寶山的故事 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說起

青海新聞網
2024-09-18 11: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
青海同寶山的故事 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說起

青海新聞網
2024-09-18 11:1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
青海同寶山的故事 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說起

  • 2024-09-18 11:18:26
  • 來源:青海新聞網

視頻制作:黨成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趙晶 黨成恩 報道)同寶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國營221廠)西南側,是基地安全防護的天然屏障,也是海拔最高的駐防陣地,更是挺起民族脊梁的一處紅色文化高地。

微信圖片_20240822153804
攝影:黨成恩

  “只有數千名解放軍指戰員駐守的同寶山,用青春溫暖了同寶山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關于同寶山的這段歷史,要從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講起。

  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的展柜里,擺放著這樣一塊不起眼的帳篷布,它近2米長,大約有0.5米寬。那么,這樣一塊再普通不過的帳篷布,它到底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一份手寫的捐贈說明娓娓道來:這是1965年冬,同寶山施工結束后,壞了的一塊帳篷布,我用它捆被褥,一直使用至1983年轉業。因看見它就會想起全連官兵奮戰同寶山的場景,所以一直舍不得扔掉,珍藏至今。經與祖孫共商,支持‘兩彈一星’事業的傳播,特呈館需。

捐贈說明蔣啟武老人的手寫捐贈說明。圖由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提供

  “這件文物由蔣啟武老人捐贈,他是曾參與同寶山筑路的一名老兵。”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可以講出每一件展藏文物背后的故事。“2022年,幾經周折,我們聯系到蔣啟武老人,說明去意后,他將收藏了50多年的帳篷布捐贈給了紀念館,還給我們講了20世紀60年代他們在同寶山的筑路故事。”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的轟動。當時為了保衛核基地的安全,中央軍委決定在基地制高點的同寶山建立高炮、雷達、探照燈站。同寶山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山陡路滑,可想而知,在同寶山上修筑工事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特種工程兵8342部隊103團10連。

帳篷布蔣啟武老人捐贈的帳篷布。圖片由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提供

  寒冬季節,同寶山上氣溫降到零下30多攝氏度,到處是冰凍層,山路難行,汽車上不去,戰士們只能背著100多斤的帳篷一步步往上爬,夜里12點才到達山頂。戰士們顧不上身體的疲乏,連夜搭起了帳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安營扎寨談何容易?戰士們先鏟掉一米多厚的積雪,再鏟掉40多公分的凍土,把帳篷四角牢牢固定在最下面的永凍層上。冰天雪地里,寒風呼嘯,戰士們扛起面袋和米袋將帳篷四周圍起來,防止夜里大風把帳篷吹跑,然后把毛氈鋪在帳篷里面,戰士們一個挨著一個擠在一起。大家的眉毛和睫毛上結了冰霜,衣服上到處都是冰碴,連毛氈和帳篷都凍得硬邦邦的,粘連在地上。就這樣,戰士們在帳篷里度過了一夜又一夜。

  在同寶山,每一個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

  “2023年,我們海北州委黨史研究室牽頭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收集整理了有關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舊址的口述史、回憶錄等資料,出版《核事業的忠誠守護者——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遺址口述史》一書。”海北州委政研室主任孔慶政全程負責參與了此項工作,“為了喚醒那段塵封已久的紅色記憶,2024年,我們再度收集整理紅色資源,整理出版《核事業的忠誠守護者——原221基地駐防部隊及同寶山空軍遺址口述實錄》第二輯。通過具體的人、事、物,以文述史,以書證史,再度聚焦、還原、重溫‘云上營盤’駐守官兵的感人事跡,不斷豐富海北紅色教育和旅游文化的內涵。”  

紀念館同寶山紅色研學基地。趙晶 攝

  海北州圍繞打造海北精神高地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目標,以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為牽引,深入挖掘同寶山紅色文化資源,持續打造“看青海湖全景——唯有同寶山”品牌,推進同寶山生態旅游國防教育、紅色革命研學基地建設,深度挖掘蘭空地空導彈守衛部隊舊址16個,打造紅色研學現場教學點31處,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到同寶山接受紅色教育,成功舉辦“行走同寶山”登山大會等重大體育文化活動,使之不斷成為集紅色教育、生態研學、山地運動、露營體驗、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紅色打卡地,奏響了“鑄魂育人”的時代主旋律。

  對于這項文史資料收集出版工作,孔慶政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表示,今后,在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黨史研究室將繼續深入挖掘同寶山紅色資源,通過回憶往事、口述歷史等方式,搶救性采集、整理老前輩口述檔案資料,進一步挖掘采訪老戰士珍藏在心中的難忘記憶,記錄蘊藏在他們身后的感人故事,搜集具有價值的海北紅色文化史料,讓塵封的歷史重新綻放紅色光芒,用紅色檔案講好海北革命故事,以紅色文化筑牢思想根基,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傳承。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黄色一级大片|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国产| 天天综合视频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合租屋第三部小雯怀孕第28章| 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宝宝你里面好烫很软不想出来|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污污网站在线播放|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北条麻妃毛片在线视频| 香蕉97碰碰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www.日韩三级www.日日爱|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男人一边吃奶一边做边爱| 国产**aa全黄毛片| 黄色大片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曰皮全部过程视频免费国产30分钟 | 樱桃黄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色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二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老少另类性欧美杂交| 国产帅男男gay网站视频| 500第一福利正品蓝导航|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