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顧客都喜歡吃馬秀蓮家的黑芝麻粽子。王十梅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7日,西寧市下南關街熱鬧非凡,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織出濃濃的市井煙火氣。在這條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道上,一家小小的粽子攤前,陣陣粽香飄散開來,引得路人紛紛駐足。這里便是馬秀蓮經營的買索爾黑芝麻粽子攤,她正和兒子馬宗雄一起,將傳承了四代、近百年的黑芝麻粽子的美味,傳遞給每一位食客。
走進攤位,記者首先看到的是一面用幾百個粽子壘起來的“粽子墻”。
馬秀蓮正在利落地給顧客打包粽子。解開捆扎粽子的棉線,隨著粽葉散開,露出了油亮軟糯的糯米團。將白色的糯米團放入盤中,馬秀蓮用小勺舀起白糖和黑芝麻,均勻地撒在粽子表面,晶瑩的白糖與焦香的芝麻瞬間喚醒了顧客的嗅覺。最后,她拿起一把小壺,將琥珀色的秘制蘸汁緩緩澆在粽子上,濃稠的汁液順著粽子流淌,在盤底匯聚成誘人的光澤。“快嘗嘗,這樣吃最香!”她笑著把打包好的粽子遞給顧客。
“我們家的黑芝麻粽子,從祖輩傳到我和我兒子手上,已經是第三代和第四代了。”馬秀蓮一邊給顧客打包粽子,一邊笑著介紹道。近百年來,他們家始終堅持選用最優質的食材,黑芝麻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蘸汁是用紅糖、紅棗等多種原料祖傳秘制的。每一樣食材都對食用者的身體有好處。“雖然現在市場上粽子的種類越來越多,但我們家的黑芝麻粽子,靠著這一口純正的老味道,一直深受大家喜愛。”
每到旅游高峰期,馬秀蓮的攤位就變得異常忙碌。馬秀蓮和兒子從清晨忙到深夜,每天能賣出一兩千個粽子。即使是平時,也能賣出四五百個。為了服務更多的顧客,馬秀蓮一般照看著街邊的攤位,馬宗雄大多在店鋪忙碌。
馬秀蓮的買索爾黑芝麻粽子攤不僅讓食客們品嘗到了美味,還帶動了附近不少婦女就業。“包粽子快的婦女,一天可以掙好幾百塊錢。大家在一起包粽子,就像一家人一樣,熱熱鬧鬧的。”馬秀蓮說。
“我希望能把這門手藝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吃到我們家的黑芝麻粽子。”馬秀蓮眼中充滿期待地說。而年輕的馬宗雄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過網絡,讓更多人了解到他們家的百年美味,將這份傳承了四代的粽香,飄得更遠。
在西寧下南關街,馬秀蓮一家用雙手,守護著這份近百年的美味,也編織著屬于他們的幸福生活,而那陣陣粽香,早已成為這條街道上最獨特、最溫暖的記憶。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