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兩會新聲】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羅珺
發布時間:2025-01-24 09:21:47
編輯:謝青玉
QQ圖片20250124063707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前進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新村里搬遷群眾的新生活。石延壽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24年,青海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讓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月23日,本報記者邀請省政協常委、青海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楊漢亮,省人大代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龍浩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啟龍,省人大代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坎布拉鎮下李家村黨支部書記冶成虎,圍繞“全力打造高原民生改善青海樣板”主題,提出建議,期盼未來,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QQ圖片20250124063714便捷的城鄉公交讓村民實現了出門柏油路,抬腳上客車。咸文靜 攝

  記者:過去的一年,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全力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智慧醫保”覆蓋全部參保群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請談一談怎樣的舉措能夠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楊漢亮:我認為首先可以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優化水、電、路、網等資源配置,確保邊遠地區也能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其次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繼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分配,確保所有群眾公平享有發展成果;第三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加強服務意識,推動政策精準落地,讓民生政策真正“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最后關注特殊群體需求,特別關注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針對性幫扶政策,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王啟龍:進一步強化供水保障。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加快智能水表全覆蓋,提升供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計量和實時監控,達到“以水養水”的目標,保障供水的可持續性,加強供水設施建設與維護,持續加大對供水基礎設施的投入,對老舊供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提高供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一步強化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多元產業,以城鄉供水為主業,積極發展項目設計、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工程監理等第二產業,以及園林綠化、污水處理、廣告傳媒、商業貿易等第三產業,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冶成虎:去年以來,青海在民生改善之路收獲滿滿碩果。站在新的起點,為續寫民生福祉新篇章,需要一系列有力舉措。就業方面,針對不同群體精準開展技能培訓,契合當下市場需求,助力求職者提升競爭力,并且大力扶持新就業形態,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教育方面,持續向偏遠地區傾斜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力求教育公平,從提升教師待遇、組織培訓等方面入手,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醫療方面,持續發力基層醫療設施建設,借助醫聯體等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完善醫保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讓民眾就醫負擔更輕,全力推動青海民生保障事業邁向新高度。

QQ圖片20250124063721社區活動豐富了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李志鋒 攝

  記者:在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文化等民生問題上,結合各自工作領域,請問有哪些創新性的措施?

  楊漢亮:教育方面,推進“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彌合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通過遠程培訓和現場指導,增強鄉村教師專業水平。醫療方面,深化“智慧醫保”服務,全面實現在線問診、醫保結算、健康檔案管理一體化,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鼓勵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就業方面,構建“數字就業”平臺,為求職者和企業搭建高效對接橋梁,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支持創業創新,提供資金扶持、技術培訓和政策優惠,特別是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支持。文化方面,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支持非遺傳承和特色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推進數字文化館、圖書館建設,讓群眾更方便獲取文化資源。

  王啟龍:項目帶動就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污水處理項目及相關水利設施建設,建立就業“需、薦”雙向選擇渠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量吸納當地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發展相關產業項目。圍繞水務主業,拓展上下游產業項目,大力支持水利水電建設開發公司、旅游公司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冶成虎:在推動縣域發展進程中,尖扎縣始終將民眾關切放在首位,尤其在教育、醫療、就業等關鍵民生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切實提升民眾生活質量。教育方面,開工建設黃南州新時代高級中學,并借助華能援建對口支援,打造特色圖書館、引入光伏設施,還通過“華能航天夏令營”“華能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借助“專遞課堂”、支持教師異地跟崗等提升師資力量。醫療方面,全面完成縣人民醫院、縣婦計中心搬遷,穩步推進藏醫院制劑樓和黃河路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新添重癥醫學科、血透室、彌散式供養中心等特色科室,并將馬克唐鎮衛生院成為“互聯網藏醫院”定點醫院。就業方面,打造“靈秀尖扎鄉村游”等勞務品牌,爭取資金支持,開展多類型技能培訓,切實提升群眾就業競爭力。文化方面,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舉辦五彩神箭、冬季農牧民射箭賽等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精神生活,讓民眾在各個方面都能享受到發展紅利。

QQ圖片20250124063728青海省博物館走進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學為同學們帶去有趣的手工課堂。羅珺 攝

  記者: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品質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期待,新的一年,怎么做能夠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

  楊漢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生態旅游、高原特色農業、清潔能源等產業發展,為群眾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推動全民健康提升,加大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眾的身體素質和幸福感。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讓群眾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注重民生工程建設,讓群眾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感受到關懷,如改造老舊小區、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等。通過這些措施,青海可以在新的一年為各族人民創造更加幸福、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展現高原民生保障的新樣板。

  王啟龍:提升供水品質。強化水質保障,加大對水源地的保護力度,增加水質檢測的頻率和項目,引入先進的水質凈化技術和設備,確保供水安全、優質,同時,優化供水穩定性,加強供水管網的建設和維護,減少管道破裂、漏水等故障的發生,建立智能供水調度系統,根據用水需求實時調整供水流量和壓力,確保供水穩定。推動綠色發展。加強水資源保護,積極參與水資源保護項目,開展水源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加強與環保、水利等部門的合作,共同打擊非法取水、污染水源等違法行為。

  冶成虎: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青海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攀升,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成為青海發展的重要使命。為滿足民眾期待,青海在新一年可以從以下方向著力。要深入落實《青海省“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開展基本公共服務達標行動,提升服務質量。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一老一小”等領域服務供給,讓普惠性生活服務更加多元。同時,加快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民眾提供便捷服務,并且暢通群眾評價渠道,以民意為導向優化服務。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對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升級。完善交通網絡,提升能源供應穩定性,保障水利設施高效運行,為高品質生活筑牢根基,全方位提升青海民眾的生活品質,讓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的成色更足。

推薦閱讀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援青工作隊慰問座談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公告
西寧這個全國春節“村晚”示范點開演了
飛針走線“繡”出高質量就業多彩畫卷
24H熱點
共居青海 共建和諧 共享美好
【兩會特刊·會內會外·兩會熱議】石榴花開別樣紅 民...
【兩會特刊·會內會外·一線見聞】鄰里和諧“百家宴...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兩會新聲】繪就民族團結進步...
【兩會特刊·美麗圖景·實干篤行】讓孩子們羽翼更豐...
【新春走基層·山鄉新畫卷】重建新村辦“村晚” 感...
打造投資興業“沃土” 綻放經濟發展“繁花”
【聚焦全省兩會】青海省政協:胸懷“國之大者’深...
【兩會特刊·兩會新聲】以人為本,高質量推進新型城...
【新春走基層】西寧青年新風尚 不約夜宵約夜校
熱點圖片
田園牧野歡歌起 鄉村振興畫卷新
田園牧野歡歌起 鄉村...
送春聯 迎新春
送春聯 迎新春
【聚焦全省兩會·兩會看點】辦好民生實事 擦亮幸福底色
【聚焦全省兩會·兩會...
【新春走基層·情滿春運路】高原鐵路“智慧消防” 護航春運平安路
【新春走基層·情滿春...
【新春走基層】燃!青海老字號 新春好味道
【新春走基層】燃!...
【兩會特刊·青報觀察】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
【兩會特刊·青報觀察...
共居青海 共建和諧 共享美好
共居青海 共建和諧 ...
【兩會特刊·會內會外·兩會熱議】石榴花開別樣紅 民族團結情意濃
【兩會特刊·會內會外...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兩會新聲】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青海日報
2025-01-24 09: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兩會新聲】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青海日報
2025-01-24 09: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兩會新聲】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 2025-01-24 09:21:47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124063707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前進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新村里搬遷群眾的新生活。石延壽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24年,青海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讓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月23日,本報記者邀請省政協常委、青海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楊漢亮,省人大代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龍浩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啟龍,省人大代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坎布拉鎮下李家村黨支部書記冶成虎,圍繞“全力打造高原民生改善青海樣板”主題,提出建議,期盼未來,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讓各族群眾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QQ圖片20250124063714便捷的城鄉公交讓村民實現了出門柏油路,抬腳上客車。咸文靜 攝

  記者:過去的一年,十大類44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全力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智慧醫保”覆蓋全部參保群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請談一談怎樣的舉措能夠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楊漢亮:我認為首先可以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優化水、電、路、網等資源配置,確保邊遠地區也能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其次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繼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分配,確保所有群眾公平享有發展成果;第三強化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加強服務意識,推動政策精準落地,讓民生政策真正“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最后關注特殊群體需求,特別關注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針對性幫扶政策,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王啟龍:進一步強化供水保障。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加快智能水表全覆蓋,提升供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實現精準計量和實時監控,達到“以水養水”的目標,保障供水的可持續性,加強供水設施建設與維護,持續加大對供水基礎設施的投入,對老舊供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提高供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一步強化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多元產業,以城鄉供水為主業,積極發展項目設計、工程施工、項目管理、工程監理等第二產業,以及園林綠化、污水處理、廣告傳媒、商業貿易等第三產業,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冶成虎:去年以來,青海在民生改善之路收獲滿滿碩果。站在新的起點,為續寫民生福祉新篇章,需要一系列有力舉措。就業方面,針對不同群體精準開展技能培訓,契合當下市場需求,助力求職者提升競爭力,并且大力扶持新就業形態,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權益。教育方面,持續向偏遠地區傾斜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力求教育公平,從提升教師待遇、組織培訓等方面入手,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醫療方面,持續發力基層醫療設施建設,借助醫聯體等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完善醫保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讓民眾就醫負擔更輕,全力推動青海民生保障事業邁向新高度。

QQ圖片20250124063721社區活動豐富了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李志鋒 攝

  記者:在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文化等民生問題上,結合各自工作領域,請問有哪些創新性的措施?

  楊漢亮:教育方面,推進“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實現教學資源數字化,彌合城鄉教育資源差距,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通過遠程培訓和現場指導,增強鄉村教師專業水平。醫療方面,深化“智慧醫保”服務,全面實現在線問診、醫保結算、健康檔案管理一體化,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鼓勵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就業方面,構建“數字就業”平臺,為求職者和企業搭建高效對接橋梁,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支持創業創新,提供資金扶持、技術培訓和政策優惠,特別是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支持。文化方面,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支持非遺傳承和特色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推進數字文化館、圖書館建設,讓群眾更方便獲取文化資源。

  王啟龍:項目帶動就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污水處理項目及相關水利設施建設,建立就業“需、薦”雙向選擇渠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大量吸納當地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發展相關產業項目。圍繞水務主業,拓展上下游產業項目,大力支持水利水電建設開發公司、旅游公司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冶成虎:在推動縣域發展進程中,尖扎縣始終將民眾關切放在首位,尤其在教育、醫療、就業等關鍵民生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切實提升民眾生活質量。教育方面,開工建設黃南州新時代高級中學,并借助華能援建對口支援,打造特色圖書館、引入光伏設施,還通過“華能航天夏令營”“華能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借助“專遞課堂”、支持教師異地跟崗等提升師資力量。醫療方面,全面完成縣人民醫院、縣婦計中心搬遷,穩步推進藏醫院制劑樓和黃河路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新添重癥醫學科、血透室、彌散式供養中心等特色科室,并將馬克唐鎮衛生院成為“互聯網藏醫院”定點醫院。就業方面,打造“靈秀尖扎鄉村游”等勞務品牌,爭取資金支持,開展多類型技能培訓,切實提升群眾就業競爭力。文化方面,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舉辦五彩神箭、冬季農牧民射箭賽等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精神生活,讓民眾在各個方面都能享受到發展紅利。

QQ圖片20250124063728青海省博物館走進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學為同學們帶去有趣的手工課堂。羅珺 攝

  記者: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品質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期待,新的一年,怎么做能夠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

  楊漢亮: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生態旅游、高原特色農業、清潔能源等產業發展,為群眾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推動全民健康提升,加大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眾的身體素質和幸福感。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讓群眾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注重民生工程建設,讓群眾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中感受到關懷,如改造老舊小區、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等。通過這些措施,青海可以在新的一年為各族人民創造更加幸福、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展現高原民生保障的新樣板。

  王啟龍:提升供水品質。強化水質保障,加大對水源地的保護力度,增加水質檢測的頻率和項目,引入先進的水質凈化技術和設備,確保供水安全、優質,同時,優化供水穩定性,加強供水管網的建設和維護,減少管道破裂、漏水等故障的發生,建立智能供水調度系統,根據用水需求實時調整供水流量和壓力,確保供水穩定。推動綠色發展。加強水資源保護,積極參與水資源保護項目,開展水源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加強與環保、水利等部門的合作,共同打擊非法取水、污染水源等違法行為。

  冶成虎: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青海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攀升,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成為青海發展的重要使命。為滿足民眾期待,青海在新一年可以從以下方向著力。要深入落實《青海省“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開展基本公共服務達標行動,提升服務質量。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一老一小”等領域服務供給,讓普惠性生活服務更加多元。同時,加快構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民眾提供便捷服務,并且暢通群眾評價渠道,以民意為導向優化服務。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對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升級。完善交通網絡,提升能源供應穩定性,保障水利設施高效運行,為高品質生活筑牢根基,全方位提升青海民眾的生活品質,讓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樣板的成色更足。

作者 羅珺
編輯:謝青玉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五月婷婷色综合|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极品欧美jiizzhd欧美|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一线在线观看全集免费高清中文| 日韩欧美一二三|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xxxx日本免费| 手机在线观看一级午夜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你懂的视频网站| 美国式禁忌23|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youjizzcom最新中国| 拨牐拨牐x8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欧美人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 | 1024人成网站色|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