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26日,在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鄉趣卡陽景區森野露營基地,一位青年頭戴棒球帽、身穿黑白拼接外套、腳著白色運動鞋,一身時尚又富有層次感的穿搭,卻一手拿著電鉆、一手扶著木桿,熟練地做著木工的活計——搭建帳篷。
今年24歲的鮑永翔,是露營基地的“主人”,這里精心擺放的木質蹺蹺板、秋千、攀爬設施等都出自他手,這里也是他的教育夢再次啟航的地方。
鮑永翔曾就讀于青海師范大學美術系,大二時,憑借所學在西寧市一家培訓機構兼職上班,這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美育培訓經驗。
2023年6月,臨近畢業的鮑永翔做了兩件事。一是開辦油畫、墻繪工作室,命名畫策工藝美學館。二是開辦自己的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成立時,我信心滿滿,認為自己不僅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對市場已經有了充分的認知,沒想到因為選址等原因最終失敗。”回憶起那段經歷,鮑永翔的聲音里依然帶著傷感。這對他來說,是創業路上遇到的一次重擊,看著曾經傾注心血的培訓機構關門,仿佛夢想也隨之破碎,整整四個多月都在迷茫與失落之中度過。
這時,大學時兼職的培訓機構負責人找到他,希望他入股共同經營。鮑永翔再一次燃起創業夢。
2024年5月,鮑永翔再次出發,走上研學領域的創業路。
為什么一直將目光瞄準研學領域?鮑永翔陷入回憶:“大學時做過的課題和畢業論文都與研學相關,畢業后的在校工作經歷更告訴我,孩子們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研學。當決定再次創業后,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市場需求,到北京等地調研。”
研學基地應選在哪里?這時浮現在鮑永翔腦海里的是十二三歲時跟著在卡陽當第一書記的大伯在卡陽山間玩耍的場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他見證了卡陽從無人知曉的小山村發展成為如今的4A級景區。
帶著這樣的情懷,加上卡陽符合開展生態、美育等方面的研學條件,這里成為鮑永翔創業首選。他的創業夢因此也承載了更多,他說:“我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卡陽以及周邊村民帶來更多可能。”
“青年人創業要理性投資,認清自身優勢,明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更為重要的是要去干!”抱著這樣的創業心態,2024年6月,森野露營基地正式開業,設有露營區、微景觀教室等區域。三角梅栽種在何處?蘆葦應如何擺放才顯美觀?鮑永翔對森野營地的每一件物品擺放、每一個板塊設計都有獨到的見解,美學素養得到了充分展現。
當月,基地舉辦首場研學活動,主題是關于藍曬工藝在少兒研學教育中的應用,活動結束后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隨后,又陸續推出“小小工程師”“小小建筑師”“植物拓印”以及“植物王國探索”等系列課程。
產業需要多元化發展,鮑永翔接受了家人朋友的建議,在基地增加露營項目。如果說研學是以收獲好的口碑而贏得市場,那么露營就是在游客的口口相傳中逐漸名聲遠揚。鮑永翔并沒有止步于此,他不斷優化課程內容與營地設施,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更具針對性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說起自己的創業項目,鮑永翔滿懷期待:“目前,培訓機構、露營基地、工作室三個部分構成了良性循環。今年,計劃舉辦森林畫展,加入咖啡館。我還在考慮如何將焜鍋饃饃根據年輕人的喜好進行改良,注入新鮮元素使其更加年輕化。”
搭建帳篷的聲音繼續在卡陽的山間回響,孩子們的笑聲仿佛還在露營基地上空環繞,鮑永翔忙碌的身影依然在這個充滿浪漫與活力的露營基地穿梭不停……錯落有致的帳篷與廣袤青山、無垠綠野相互交織,紗幔和花飾裝點的秋千悠悠晃動,五彩的森林鋪陳著彩色的創業路,裝點著鮑永翔一成不變的教育夢。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