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余 暉 李永波
發布時間:2025-07-10 10:13:42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雪域高原,一條跨越2500公里的援建之路,將黃浦江的暖流注入三江源的蒼茫群山。

  2022年7月,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接過第四批的接力棒,再赴“山海之約”。他們繼續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續寫“滬果”兩地同胞心手相連的深情篇章。

  從基礎設施的“鋼筋鐵骨”到改善民生的“毛細血管”,從產業發展的“造血工程”到文化交融的“精神紐帶”,上海援青團隊以“果洛所需、上海所能”的務實姿態,在高原大地刻下高質量發展的清晰年輪。

  這里,有援青醫生堅守的無影燈,有援青教師為藏族學子點燃的知識星火,有援青黨政干部跋涉草甸時留下的霜跡足印。當明燈照亮牧民的帳房,當生態合作社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當牛羊絨工坊讓指尖技藝走向國際……上海與果洛的共同答卷證明:援青不僅僅是資金與項目的疊加,更是發展理念的共鳴和生命溫度的延續。

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果洛州人民醫院供圖

  繪五彩音符,放飛學子夢想

  “同學們,新發展理念包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誰能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我們家草場用上了無人機,放牧效率高了,草勢監測也更方便,這就是創新。”

  “老師,我理解的綠色,就是家鄉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

  6月19日,在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高一(1)班,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正在進行。同學們踴躍發言,與思政教師王皓晾分享感悟。

  2024年2月29日,時任上海市北虹高級中學副校長的王皓晾主動請纓,作為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千里來到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擔任校長,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青工作。

  初到學校,來不及熟悉環境,她便面臨緊迫挑戰——距離高考僅剩百余天。憑借三十余年教學經驗,王皓晾迅速制定方案:數據化分析,精準化教學。僅用一周,她通過召開高三年級教師會議、發放高考問卷等方式,掌握了每位考生的學習情況。隨后,她整合上海援青教師、海東支教隊伍及本地教師三支力量,為不同層次學生匹配相應教學方案。最終,在她的帶領下,2024年學校本科上線67人,實現了逆襲突破。

  “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王皓晾介紹,“作為校長和思政老師,要讓思政課‘入腦入心’,必須讓學生走出課本,在活動中領悟價值。”一年多來,王皓晾力推“行走的思政課”,分7次帶領110余名學生遠赴上海研學。高一(1)班學生更曲多杰對此深有感觸:“王校長帶我們參觀上海汽車博物館,一件件展品讓我了解到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也切身感受到中國近現代汽車工業的變革,這段經歷是我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王皓晾的推動下,學校組織8名學生首次參加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北京錦標賽并獲三等獎;掛牌成為青海首個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學校;組織兩名學生首次入圍上海虹口區“彩虹計劃”,將于8月31日登上專業舞臺參演戲劇;組織首屆校園教學論壇;舉辦首屆校園科技節……這些都是王皓晾與上海援青教師一年多來用心血和行動結下的累累碩果。

  談及援青感受,王皓晾表示:“在剩余不足一個月的援青時光里,我將站好最后一班崗,引導孩子們發揮特長,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讓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久治光明行”醫療團隊開展白內障手術。久治縣人民醫院供圖
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上海援青)與學生互動。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供圖

  譜生命樂章,守護人民安康

  “王曼巴(‘曼巴’藏語意為醫生),掛真切(藏語意為謝謝),您救回了我們孩子的命,您是我們全家的恩人!”6月17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病房門口,一位顱腦創傷患者的父親緊緊握住醫生王旭陽的手,哽咽道。

  2023年,時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的王旭陽,積極響應對口援青號召,來到果洛州人民醫院擔任院長助理、創傷中心主任,開啟了醫療援青之路。

  “初到果洛便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搶救。”王旭陽回憶:“一位四川游客深夜突發意識不清、四肢抽搐,我們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完成了果洛州首例腦血管造影手術。”這場與生命賽跑的急診,開創了果洛州此類手術的先河。

  王旭陽介紹:“作為果洛州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我主要分管門、急診部及五大中心創建工作。”援青兩年間,他積極協調,成功助力醫院獲得青南地區唯一的二級創傷中心資質,并推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相繼建成。他與上海援青醫療團隊共同打造的“兩小時生命救治圈”成效顯著,累計收治疑難危重患者600余例,已成為援青亮點品牌。

  此外,王旭陽牽頭組織多屆高端學術會議和學習班,為醫院發展注入活力。2024年,醫院三四級手術量同比增長22.3%,本土醫生持證率也從50%提升至近70%。

  如何讓醫療援青覆蓋更廣,使優質資源真正下沉基層,拓展“健康中國行”的輻射面?為此,王旭陽與果洛州人民醫院院長周曉輝(上海援青)以及上海援青醫療團隊深入果洛州六縣調研,結合當地所需,啟動了“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活動。

  “一次果洛行,一生果洛情。在剩余的援青時光里,我將繼續通過‘傳幫帶’培養本地醫療人才,補齊醫療服務短板,提升醫療質量,為守護牧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貢獻力量。”王旭陽說。

果洛州人民醫院上海援青醫生為患者做足部治療。果洛州人民醫院供圖
甘德縣牛羊絨制品工坊牧民正在編織。余暉 攝

  奏奮斗強音,迸發產業活力

  伴著夏日細雨,走進位于果洛州瑪沁縣大武鎮團結路的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山食品),20世紀60年代的廠房依然佇立,嶄新的車間已然拔地而起。鋼筋水泥的“復古工業風”與科技感十足的“現代園區風”完美融合,讓這個創立64年的“中華老字號”別有一番體驗感。

  而更讓人驕傲的是,如今的雪山食品仍堅守著傳統匠心,并在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的精心“呵護”下創新前行,以昂揚之姿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通過上海市消費幫扶聯盟團隊的技術指導,雪山食品在產品研發、包裝設計、風味口感等方面全面提升,成功撬動了上海市場。產品“原切藏牦牛腱”在滬受到消費者熱捧。

  “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擘畫的‘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宏偉藍圖,通過技術幫扶、消費幫扶、項目幫扶‘三駕馬車’,助推雪山食品逐步提質增效。”上海援青干部,瑪沁縣委副書記、副縣長黃捷說。

  不僅僅是扶持本土企業,上海援青干部還積極引導雪山食品參與縣域聯農帶農惠農,助力鄉村振興,解決當地近30名脫貧群眾就業,并聯合瑪沁縣生態畜牧業聯合總社按每公斤高于市場價2元收購牦牛。目前,雪山食品已具備年產牦牛肉干500多噸的加工能力,生產各類產品300噸,實現年銷售4000萬元以上,各類產品已遍布上海、北京、西寧各大商超、特產店,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甘德,一個純牧業縣。怎樣依托當地資源,讓發展更“活”?上海援青干部想出了“妙招”:緊扣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打造甘德文旅“樣板房”。

  “我們深耕甘德縣柯曲鎮德爾文村格薩爾史詩文化村的豐富內涵,充分結合‘秘境果洛 瑪域甘德’上海春秋包機游的甘德景點布局,先后持續投入援青資金,打造集學藏史、看藏戲、品藏餐、穿藏服、制藏香、購藏品、騎馬、射箭等多元一體的互動文旅融合綜合活動場所,更好助力柯曲鎮德爾文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同時,引入‘上海工匠’編織技藝,建成運行甘德牛羊絨制品工坊,實現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上海援青干部,甘德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沙志斌說。

果洛州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直播現場。共青團果洛州委供圖

  【手記】“山海”不遙遠 真情暖高原

  6月16日一早,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里,沒有“急活”的上海援青醫生、州人民醫院院長周曉輝照常進入病區指導查房。病房內,藏族老人德吉緊緊握住他的手,用生硬的漢語說著“謝謝”。這一幕,只是上海對口支援果洛無數溫情瞬間的縮影。

  除了日常管理和指導工作外,周曉輝只要有時間,就會帶領團隊將健康義診和科普知識送到偏遠鄉鎮,讓更多牧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來自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

  2023年9月,上海援青醫療團隊踏上了州域各鄉鎮的義診之路。“雖然我們這一批援青人的工作時間快結束了,但我們‘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的目標不會變,只要在一天,我們就要爭取再多走一鄉一村,盡可能為牧民群眾看好病。”周曉輝說。

  近兩年來,周曉輝帶著醫療團隊巡診51次,足跡遍布果洛州40個鄉鎮,行程達二萬五千里,踏出了上海醫療援青路上的“新長征”,惠及15萬余名群眾,篩查出不少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缺陷、白內障等疾病的特殊患者。

  每每看到這些患者因長期得不到治療病情加重,周曉輝總是心頭一震。“現場能看能治的,就盡量多治一些;需要轉至州醫院甚至上海后方的急危重癥患者,我們也會想盡辦法送過去。”周曉輝介紹,目前,“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累計篩查出各類特殊患者150人,開展免費手術30例。

  “下周準備再去趟瑪多,那里白內障患者比較多,我們已經對接好了后方醫療專家,篩查后就會準備手術。”周曉輝說。

  不僅僅是保障高原群眾的健康,在果洛州的各個學校,上海援青教育工作者也在三尺講臺上用心澆灌著每一朵高原“格桑花”。在各縣、鄉、村,有上海援青干部的地方,就有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特色產業。

  在果洛采訪的每一天,記者都被兩種力量所打動:一種是上海援青干部“不嫌苦、不知累”的無私奉獻;另一種是藏族同胞的淳樸感恩,牧民群眾都會主動為上海援青干部送上充滿謝意和敬意的潔白哈達。

  三年來,第五批上海援青團隊不斷刷新著上海援青以來的“歷史紀錄”,而這背后的溫度更為動人。這也讓記者深刻體會到:對口支援不僅是一項工作任務,更是一場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審計委員會會議召開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援青禮贊】“上海青”讓果洛未來可期
化隆數字經濟及拉面產業數據開發運營基地啟動
24H熱點
【青春無畏 創業有路】白大曉和他的軍創企業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誰按下...
青海著力推進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鶴舞童年:我和黑頸鶴一起長大
環青賽第三賽段 李寧之星車隊車手奪得賽段冠軍 青...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青海湖...
【最美高原奮斗者·最美快遞員】從牧民到快遞員,他...
【環青聽新音——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邂逅金色浪...
新華圖訊丨習近平在陽泉考察制造業企業發展
共繪雪域高原同心圓——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
熱點圖片
趙樂際在青海調研時強調 貫徹黨中央部署要求 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 高質量做好人大工作
趙樂際在青海調研時...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攬勝】“天境祁連”奏響“綠富美”協奏曲
【環青觀潮涌——環...
輕食消費受青睞 今天你吃草了嗎
輕食消費受青睞 今天...
【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快客車隊拿下賽段冠軍李寧之星攬兩衫
【第二十四屆環大美...
精神火炬映山河 文明新風潤高原——2025年“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啟動儀式側記
精神火炬映山河 文明...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援青禮贊】一首雪...
【環青觀潮涌——環青賽特刊】環青影像
【環青觀潮涌——環...
100萬尾裸鯉苗種再投布哈河
100萬尾裸鯉苗種再投...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青海日報
2025-07-10 10: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青海日報
2025-07-10 10: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 2025-07-10 10:13:42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雪域高原,一條跨越2500公里的援建之路,將黃浦江的暖流注入三江源的蒼茫群山。

  2022年7月,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接過第四批的接力棒,再赴“山海之約”。他們繼續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續寫“滬果”兩地同胞心手相連的深情篇章。

  從基礎設施的“鋼筋鐵骨”到改善民生的“毛細血管”,從產業發展的“造血工程”到文化交融的“精神紐帶”,上海援青團隊以“果洛所需、上海所能”的務實姿態,在高原大地刻下高質量發展的清晰年輪。

  這里,有援青醫生堅守的無影燈,有援青教師為藏族學子點燃的知識星火,有援青黨政干部跋涉草甸時留下的霜跡足印。當明燈照亮牧民的帳房,當生態合作社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當牛羊絨工坊讓指尖技藝走向國際……上海與果洛的共同答卷證明:援青不僅僅是資金與項目的疊加,更是發展理念的共鳴和生命溫度的延續。

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果洛州人民醫院供圖

  繪五彩音符,放飛學子夢想

  “同學們,新發展理念包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誰能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我們家草場用上了無人機,放牧效率高了,草勢監測也更方便,這就是創新。”

  “老師,我理解的綠色,就是家鄉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

  6月19日,在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高一(1)班,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正在進行。同學們踴躍發言,與思政教師王皓晾分享感悟。

  2024年2月29日,時任上海市北虹高級中學副校長的王皓晾主動請纓,作為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跨越千里來到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擔任校長,開啟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青工作。

  初到學校,來不及熟悉環境,她便面臨緊迫挑戰——距離高考僅剩百余天。憑借三十余年教學經驗,王皓晾迅速制定方案:數據化分析,精準化教學。僅用一周,她通過召開高三年級教師會議、發放高考問卷等方式,掌握了每位考生的學習情況。隨后,她整合上海援青教師、海東支教隊伍及本地教師三支力量,為不同層次學生匹配相應教學方案。最終,在她的帶領下,2024年學校本科上線67人,實現了逆襲突破。

  “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王皓晾介紹,“作為校長和思政老師,要讓思政課‘入腦入心’,必須讓學生走出課本,在活動中領悟價值。”一年多來,王皓晾力推“行走的思政課”,分7次帶領110余名學生遠赴上海研學。高一(1)班學生更曲多杰對此深有感觸:“王校長帶我們參觀上海汽車博物館,一件件展品讓我了解到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也切身感受到中國近現代汽車工業的變革,這段經歷是我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王皓晾的推動下,學校組織8名學生首次參加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北京錦標賽并獲三等獎;掛牌成為青海首個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學校;組織兩名學生首次入圍上海虹口區“彩虹計劃”,將于8月31日登上專業舞臺參演戲;組織首屆校園教學論壇;舉辦首屆校園科技節……這些都是王皓晾與上海援青教師一年多來用心血和行動結下的累累碩果。

  談及援青感受,王皓晾表示:“在剩余不足一個月的援青時光里,我將站好最后一班崗,引導孩子們發揮特長,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讓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

“久治光明行”醫療團隊開展白內障手術。久治縣人民醫院供圖
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上海援青)與學生互動。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供圖

  譜生命樂章,守護人民安康

  “王曼巴(‘曼巴’藏語意為醫生),掛真切(藏語意為謝謝),您救回了我們孩子的命,您是我們全家的恩人!”6月17日,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病房門口,一位顱腦創傷患者的父親緊緊握住醫生王旭陽的手,哽咽道。

  2023年,時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的王旭陽,積極響應對口援青號召,來到果洛州人民醫院擔任院長助理、創傷中心主任,開啟了醫療援青之路。

  “初到果洛便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搶救。”王旭陽回憶:“一位四川游客深夜突發意識不清、四肢抽搐,我們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完成了果洛州首例腦血管造影手術。”這場與生命賽跑的急診,開創了果洛州此類手術的先河。

  王旭陽介紹:“作為果洛州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我主要分管門、急診部及五大中心創建工作。”援青兩年間,他積極協調,成功助力醫院獲得青南地區唯一的二級創傷中心資質,并推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相繼建成。他與上海援青醫療團隊共同打造的“兩小時生命救治圈”成效顯著,累計收治疑難危重患者600余例,已成為援青亮點品牌。

  此外,王旭陽牽頭組織多屆高端學術會議和學習班,為醫院發展注入活力。2024年,醫院三四級手術量同比增長22.3%,本土醫生持證率也從50%提升至近70%。

  如何讓醫療援青覆蓋更廣,使優質資源真正下沉基層,拓展“健康中國行”的輻射面?為此,王旭陽與果洛州人民醫院院長周曉輝(上海援青)以及上海援青醫療團隊深入果洛州六縣調研,結合當地所需,啟動了“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活動。

  “一次果洛行,一生果洛情。在剩余的援青時光里,我將繼續通過‘傳幫帶’培養本地醫療人才,補齊醫療服務短板,提升醫療質量,為守護牧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貢獻力量。”王旭陽說。

果洛州人民醫院上海援青醫生為患者做足部治療。果洛州人民醫院供圖
甘德縣牛羊絨制品工坊牧民正在編織。余暉 攝

  奏奮斗強音,迸發產業活力

  伴著夏日細雨,走進位于果洛州瑪沁縣大武鎮團結路的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山食品),20世紀60年代的廠房依然佇立,嶄新的車間已然拔地而起。鋼筋水泥的“復古工業風”與科技感十足的“現代園區風”完美融合,讓這個創立64年的“中華老字號”別有一番體驗感。

  而更讓人驕傲的是,如今的雪山食品仍堅守著傳統匠心,并在第五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的精心“呵護”下創新前行,以昂揚之姿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通過上海市消費幫扶聯盟團隊的技術指導,雪山食品在產品研發、包裝設計、風味口感等方面全面提升,成功撬動了上海市場。產品“原切藏牦牛腱”在滬受到消費者熱捧。

  “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擘畫的‘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宏偉藍圖,通過技術幫扶、消費幫扶、項目幫扶‘三駕馬車’,助推雪山食品逐步提質增效。”上海援青干部,瑪沁縣委副書記、副縣長黃捷說。

  不僅僅是扶持本土企業,上海援青干部還積極引導雪山食品參與縣域聯農帶農惠農,助力鄉村振興,解決當地近30名脫貧群眾就業,并聯合瑪沁縣生態畜牧業聯合總社按每公斤高于市場價2元收購牦牛。目前,雪山食品已具備年產牦牛肉干500多噸的加工能力,生產各類產品300噸,實現年銷售4000萬元以上,各類產品已遍布上海、北京、西寧各大商超、特產店,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甘德,一個純牧業縣。怎樣依托當地資源,讓發展更“活”?上海援青干部想出了“妙招”:緊扣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打造甘德文旅“樣板房”。

  “我們深耕甘德縣柯曲鎮德爾文村格薩爾史詩文化村的豐富內涵,充分結合‘秘境果洛 瑪域甘德’上海春秋包機游的甘德景點布局,先后持續投入援青資金,打造集學藏史、看藏戲、品藏餐、穿藏服、制藏香、購藏品、騎馬、射箭等多元一體的互動文旅融合綜合活動場所,更好助力柯曲鎮德爾文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同時,引入‘上海工匠’編織技藝,建成運行甘德牛羊絨制品工坊,實現牧民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上海援青干部,甘德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沙志斌說。

果洛州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直播現場。共青團果洛州委供圖

  【手記】“山海”不遙遠 真情暖高原

  6月16日一早,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里,沒有“急活”的上海援青醫生、州人民醫院院長周曉輝照常進入病區指導查房。病房內,藏族老人德吉緊緊握住他的手,用生硬的漢語說著“謝謝”。這一幕,只是上海對口支援果洛無數溫情瞬間的縮影。

  除了日常管理和指導工作外,周曉輝只要有時間,就會帶領團隊將健康義診和科普知識送到偏遠鄉鎮,讓更多牧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來自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

  2023年9月,上海援青醫療團隊踏上了州域各鄉鎮的義診之路。“雖然我們這一批援青人的工作時間快結束了,但我們‘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的目標不會變,只要在一天,我們就要爭取再多走一鄉一村,盡可能為牧民群眾看好病。”周曉輝說。

  近兩年來,周曉輝帶著醫療團隊巡診51次,足跡遍布果洛州40個鄉鎮,行程達二萬五千里,踏出了上海醫療援青路上的“新長征”,惠及15萬余名群眾,篩查出不少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缺陷、白內障等疾病的特殊患者。

  每每看到這些患者因長期得不到治療病情加重,周曉輝總是心頭一震。“現場能看能治的,就盡量多治一些;需要轉至州醫院甚至上海后方的急危重癥患者,我們也會想盡辦法送過去。”周曉輝介紹,目前,“上海援青走遍果洛醫教結合公益行”累計篩查出各類特殊患者150人,開展免費手術30例。

  “下周準備再去趟瑪多,那里白內障患者比較多,我們已經對接好了后方醫療專家,篩查后就會準備手術。”周曉輝說。

  不僅僅是保障高原群眾的健康,在果洛州的各個學校,上海援青教育工作者也在三尺講臺上用心澆灌著每一朵高原“格;”。在各縣、鄉、村,有上海援青干部的地方,就有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的特色產業。

  在果洛采訪的每一天,記者都被兩種力量所打動:一種是上海援青干部“不嫌苦、不知累”的無私奉獻;另一種是藏族同胞的淳樸感恩,牧民群眾都會主動為上海援青干部送上充滿謝意和敬意的潔白哈達。

  三年來,第五批上海援青團隊不斷刷新著上海援青以來的“歷史紀錄”,而這背后的溫度更為動人。這也讓記者深刻體會到:對口支援不僅是一項工作任務,更是一場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余 暉 李永波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尤物色国产| 可以免费观看的毛片|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四虎1515hh永久久免费|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奇米影视777色| 日本动漫打扑克动画片樱花动漫|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 久久激情综合网|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非常h很黄的变身文|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小视频| 成人看片黄a毛片|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激情视频网| 成年人午夜影院| 二个人的视频www|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址|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99国产欧美久久精品| 性欧美xxxx|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