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4月15日上午,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正式揭牌并對外開放。
化隆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內設非遺形象區、非遺檔案區、千年技藝工坊體驗區、手藝加工區、非遺表演區、文創銷售區六個版塊,涵蓋青繡、唐卡、皮雕、木雕、面塑、剪紙、金銀器、面具、磚雕、麥稈畫、黃河石掐絲琺瑯等15類化隆特色非遺項目,共陳列400余件展品,是集生產加工、產品工藝展示、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民間技藝表演、技藝研學培訓、商品銷售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非遺文化產業工坊。
“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作為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平臺,是展示化隆縣非遺魅力的一個窗口,更是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陣地。”化隆縣委宣傳部部長雷風泉表示,基地的正式開放,是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一步,化隆縣將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和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互促共贏。
近年來,為積極培育弘揚青海“五個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化隆縣全面拓展文化傳承保護廣度,持續擴大文化傳承和保護宣傳力度,不斷做深做實非遺保護深度,通過加強非遺傳承人培訓、完善非遺文化保護機制、深入挖掘民俗與非遺文化內涵等措施,非遺保護成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