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文化
【文化中國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辛元戎 王十梅
發布時間:2024-06-09 07:59:30
編輯:王易

  皮繡在帶動當地群眾就業與致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辛元戎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背靠河湟,西臨草原。丹噶爾自古以來就是多種文化的薈萃之地,而不同民族間的交流和文化交融,需要具備接納不同人群,融匯不同文化的胸懷。

  漢代的鄧訓,既是著名將領,也是一位有著寬廣胸懷的文化使者。

  漢朝時,湟源屬于西羌之地。公元88年,鄧訓受命擔任處理羌人事務的護羌校尉。此前的護羌校尉,一味采取武力鎮壓的方式對待羌人,羌人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鄧訓到任后,以招撫為主,保護被羌人欺壓的月氏胡,招降愿意歸順的羌人,安定了當地局面。”湟源文史學者張秉全介紹道。

  當時,在羌人的文化中,“以戰死為吉祥,病終為不祥”,因此,病重的羌人不去就醫,而是揮刀自盡。了解到這一情況,凡是知道有羌人病重,鄧訓就命人將其捆起來,防止自殺,并讓來自中原的醫生精心施治。很多羌人因此被治愈,對鄧訓萬分感激。鄧訓不僅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醫藥文化,也改變了羌人有病不醫的陋習。他去世后,許多羌人以刀割身,痛不欲生:“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河湟地區的漢羌人民,在家中供奉鄧訓的神龕,每有疾病,就向他禱告祈福。

  后來的丹噶爾人,更是把鄧訓請進了城隍廟,表達對他的紀念。

  丹噶爾城隍廟是一處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院落。行走其間,只見從南到北,依次坐落著門樓戲臺、鐘鼓樓、廊房、正殿和后寢宮。寂靜的庭院內云杉挺立,丁香花開,三兩只鴿子“咕咕”啼鳴,悠閑踱步。每年農歷六月六,湟源人就從這里抬著鄧訓的塑像,到古城街道和附近的北極山巡游,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丹噶爾,民族間的交流更多來自普通商人和牧民。

  歇家,是清朝和民國時期,青海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居間貿易經紀人,其中以丹噶爾歇家最為有名。當時,到丹噶爾出售牛羊和畜產品的蒙古族、藏族牧民,既不懂漢語,又不懂行情,更沒有銷售渠道,他們必須依靠通曉漢語和蒙古語、藏語的歇家進行貿易。歇家蓋的寬敞大院,供牧民住宿,存放貨物,圈養待售的牛羊,而且無論居住多久,食宿都免費。牧民通過歇家出售牛羊和畜產品,并購買茶葉、掛面、面粉等食物以及精美的金銀器、藏刀、藏靴等生活物資。清末,洋行進入丹噶爾,歇家又成為外商與牧民之間的貿易中介。鼎盛時期,丹噶爾的著名歇家有48家。

  “歇家把豐富的商品帶給牧區的同時,也把大量外部信息和文化輸入牧區,成為物資交流、文化傳播的使者。”張秉全說。

  皮張和羊毛是通過歇家從丹噶爾輸往內地的主要商品。時光進入21世紀,當湟源人想要研發一款具有青海地域特色,能夠代表湟源的工藝品時,首先想到的也是從這兩種材質著手。

  研發任務落到了時任湟源縣文化館館長的張永福和湟源籍教育工作者李永清等人身上。他們走訪湟源等地的民間手工藝人,到牧區搜集古老的皮藝物件,研究刺繡針法……最終,研發出了丹噶爾皮繡這一手工藝。丹噶爾皮繡以牛皮、羊皮為繡布,以牛毛、羊毛、馬尾、馬鬃為繡線,融匯河湟刺繡、堆繡以及牧區傳統皮藝的技法,并借鑒了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的針法,其內容以展示青海的自然風光、各民族風情和野生動物為主,具有鮮明的高原特色。

  十幾年來,丹噶爾繡娘創作的皮繡作品在全國屢獲大獎,2008年,《高原精靈藏羚羊》作為青海民間藝術珍品被奧組委收藏。皮繡工藝品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并出口到十幾個國家。丹噶爾皮繡這一融匯了多種刺繡文化,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民間手藝,已成為對外展示青海文化的金名片,帶動當地農民致富、促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途徑。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青海:引大濟湟工程增殖放流12萬尾魚苗
青海西寧昆侖職業足球俱樂部出征中冠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全面鋪開新一輪城市體檢
天峻藏羊牦牛成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選用產品”
24H熱點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來“新展開”
傳統藏香走進現代生活
第二屆全省廣場舞大賽舉辦 12支隊伍舞出新風采
【文化中國行】母女匠心 織就錦繡路——“非遺在青...
5.2億元!青海省下達資金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第五屆昌耀詩歌獎終評結果出爐
青海湖“同寶山杯”第八屆拉伊大賽在都蘭開賽
【文化中國行】隆務河之變
特色文創,賦能青海文旅高質量發展 ——第二十屆中...
央視《三餐四季》正式拍攝進入倒計時
熱點圖片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巧做香包“香”伴端午
為青春作答 為夢想護航——2024年高考首日見聞
為青春作答 為夢想護...
【祖國好 家鄉美】鐘靈毓秀仙女灣
【祖國好 家鄉美】鐘...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來“新展開”
古堡何以迷人?——...
【身邊的感動】巧手“繡”出美好生活——記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陳玉秀
【身邊的感動】巧手...
“三把鑰匙”解鎖平安密碼
“三把鑰匙”解鎖平...
【文化中國行】一城文脈藏春秋——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二
【文化中國行】一城...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逆襲人生不設限——記“青海高原工匠”王生紅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三

青海日報
2024-06-09 07:5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三

青海日報
2024-06-09 07:5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走進丹噶爾古城”系列報道之三

  • 2024-06-09 07:59:30
  • 來源:青海日報

  皮繡在帶動當地群眾就業與致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辛元戎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背靠河湟,西臨草原。丹噶爾自古以來就是多種文化的薈萃之地,而不同民族間的交流和文化交融,需要具備接納不同人群,融匯不同文化的胸懷。

  漢代的鄧訓,既是著名將領,也是一位有著寬廣胸懷的文化使者。

  漢朝時,湟源屬于西羌之地。公元88年,鄧訓受命擔任處理羌人事務的護羌校尉。此前的護羌校尉,一味采取武力鎮壓的方式對待羌人,羌人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鄧訓到任后,以招撫為主,保護被羌人欺壓的月氏胡,招降愿意歸順的羌人,安定了當地局面。”湟源文史學者張秉全介紹道。

  當時,在羌人的文化中,“以戰死為吉祥,病終為不祥”,因此,病重的羌人不去就醫,而是揮刀自盡。了解到這一情況,凡是知道有羌人病重,鄧訓就命人將其捆起來,防止自殺,并讓來自中原的醫生精心施治。很多羌人因此被治愈,對鄧訓萬分感激。鄧訓不僅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醫藥文化,也改變了羌人有病不醫的陋習。他去世后,許多羌人以刀割身,痛不欲生:“鄧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河湟地區的漢羌人民,在家中供奉鄧訓的神龕,每有疾病,就向他禱告祈福。

  后來的丹噶爾人,更是把鄧訓請進了城隍廟,表達對他的紀念。

  丹噶爾城隍廟是一處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院落。行走其間,只見從南到北,依次坐落著門樓戲臺、鐘鼓樓、廊房、正殿和后寢宮。寂靜的庭院內云杉挺立,丁香花開,三兩只鴿子“咕咕”啼鳴,悠閑踱步。每年農歷六月六,湟源人就從這里抬著鄧訓的塑像,到古城街道和附近的北極山巡游,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丹噶爾,民族間的交流更多來自普通商人和牧民。

  歇家,是清朝和民國時期,青海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居間貿易經紀人,其中以丹噶爾歇家最為有名。當時,到丹噶爾出售牛羊和畜產品的蒙古族、藏族牧民,既不懂漢語,又不懂行情,更沒有銷售渠道,他們必須依靠通曉漢語和蒙古語、藏語的歇家進行貿易。歇家蓋的寬敞大院,供牧民住宿,存放貨物,圈養待售的牛羊,而且無論居住多久,食宿都免費。牧民通過歇家出售牛羊和畜產品,并購買茶葉、掛面、面粉等食物以及精美的金銀器、藏刀、藏靴等生活物資。清末,洋行進入丹噶爾,歇家又成為外商與牧民之間的貿易中介。鼎盛時期,丹噶爾的著名歇家有48家。

  “歇家把豐富的商品帶給牧區的同時,也把大量外部信息和文化輸入牧區,成為物資交流、文化傳播的使者。”張秉全說。

  皮張和羊毛是通過歇家從丹噶爾輸往內地的主要商品。時光進入21世紀,當湟源人想要研發一款具有青海地域特色,能夠代表湟源的工藝品時,首先想到的也是從這兩種材質著手。

  研發任務落到了時任湟源縣文化館館長的張永福和湟源籍教育工作者李永清等人身上。他們走訪湟源等地的民間手工藝人,到牧區搜集古老的皮藝物件,研究刺繡針法……最終,研發出了丹噶爾皮繡這一手工藝。丹噶爾皮繡以牛皮、羊皮為繡布,以牛毛、羊毛、馬尾、馬鬃為繡線,融匯河湟刺繡、堆繡以及牧區傳統皮藝的技法,并借鑒了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的針法,其內容以展示青海的自然風光、各民族風情和野生動物為主,具有鮮明的高原特色。

  十幾年來,丹噶爾繡娘創作的皮繡作品在全國屢獲大獎,2008年,《高原精靈藏羚羊》作為青海民間藝術珍品被奧組委收藏。皮繡工藝品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并出口到十幾個國家。丹噶爾皮繡這一融匯了多種刺繡文化,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民間手藝,已成為對外展示青海文化的金名片,帶動當地農民致富、促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途徑。

作者 辛元戎 王十梅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bbbbbxxxxx|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日韩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自拍另类综合欧美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男人j进女人p里动态图| 国产a级黄色毛片|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免费在线|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日本一道在线日本一道高清不卡免费 | 日本人强jizzjizz| 在线观看国产91|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男生女生差差差很痛|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欧美变态老妇重口与另类|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视频高清| 日本xxxxx高清|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_妓院_一钑片_免看黄大片| 性导航app精品视频|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