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授人以“魚”能致富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一線報道之五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宋明慧 張多鈞 吳占云 才貢加
發布時間:2024-07-27 09:02:52
編輯:易 娜
QQ圖片20240727061416俯瞰湟魚洄游季的泉吉河。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新泉村地處青海湖北岸,這個曾經遠近有名的打魚村,如今憑借湟魚洄游奇觀,成為了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綠色增收”。從過去到現在,在生態保護的維度中,“靠湖吃湖”有了新的方式,也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

  因曾救過千千萬萬個人的生命,青海湖裸鯉被青海人親切地稱之為湟魚,每年端午前后,湟魚便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洄游之旅,泉吉洄游觀測點也就成了熱門旅游打卡地。

  再次見到新泉村村民郭永忠時,他依舊是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上的一名攤主,忙著售賣魚食、手工藝品等,顯然和前幾年有著明顯變化。經營場地從流動攤位搬到固定木屋,規模擴大的同時產品也豐富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收入,2019年收入是4萬元,去年則達到了15萬元。

  談及過去和現在,郭永忠欣然感慨:“生態保護好了,我們這些環湖群眾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這碗‘生態飯’吃得安心也開心。”

  20多年前,郭永忠還是個打魚郎,靠著打魚的微薄收入維持家用,日子過得拮據。后來因實行零捕撈封湖育魚政策,一時不知道干什么,也面臨過零收入的窘境,無奈只能外出打工,在周邊村子收過羊毛,也出遠門四處打工,一年下來收入無法保障。

  后來,在嚴格的保護和艱辛努力下,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持續恢復,湟魚洄游被大力宣傳,吸引廣大游客來此參觀,也讓他瞄準商機,在泉吉河邊做起了小生意,如今不用四處奔波,收入穩定。

  有著251戶757人的新泉村,很多人像郭永忠一樣,享受生態保護帶來的成果并實現綠色增收,收入一年賽過一年。陳世林,新泉村村民,起初跟著郭永忠在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經營旅游紀念品,學習售賣技巧、積累售賣經驗,小買賣做得也還不錯,一年有個三四萬元的收入。今年,他拍租到河邊的一間小木屋重操“舊業”,因為游客一天比一天多,他對預期信心滿滿,招攬客人的勁頭也很足。

QQ圖片20240727061424泉吉河邊做生意的牧民。吳占云 才貢加 宋明慧 張多鈞 攝

  為了營造更好的旅游環境,也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新泉村在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修建了10間小木屋,通過拍租形式租給村民經營。郭永忠說到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去年村民都持觀望態度不敢一試,而他大膽一試租了四間商鋪,可喜的是一年下來收入非?捎^,今年商鋪供不應求,一家只能拍租一間,業態較往年更加多元。他家的商鋪在黃金地段,相較租金就更高,三個月達到了6800元。

  新泉村黨支部副書記盛生梅告訴記者:“湟魚洄游季來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們今年新增了2間木屋,根據地段拍租給村民,村民的意愿很強烈,租金也將實現分紅,讓全村群眾都能切實感受到生態紅利。”

  坐擁豐富且獨特的生態資源,生態保護成果正為綠色發展開辟出更多“新賽道”,湟魚洄游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在疊加釋放,村民在家門口憑借綠色謀生致富,“湟魚”帶動一村甚至一縣的發展。

  盛生梅說:“生態保護人人受益也是人人有責,對于湟魚要永遠懷有感恩之心,用心用情參與保護,如今村里也組建了環保隊,每周五固定開展環境清潔,村民們參與熱情高漲。”

  游客絡繹不絕,從事保潔工作的張生海和寇全紅在泉吉河邊沿河道查看。55歲的張生海已經干了5年,他說:“有時候河道里水流小,湟魚洄游時會不小心被卡住,我們就得經常沿河轉,如果有被卡住的情況發生,需要及時下到河道幫助它們脫困。”生態饋贈發展,讓他們在家門口謀得了一份工作,既能顧上家里還能實現增收。

  從曾經被動選擇到如今主動參與,很多像郭永忠、張生海一樣的從業者,也都成了生態保護的義務宣傳員,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更多人普及青海湖裸鯉保護的相關知識,也把自己如何憑借生態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在他們心里,生活的變化、家鄉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他們正在親身實踐并從中受益。

  一路走來,青海湖裸鯉保護成果輻射更多行業、帶動更多群體,在新泉村甚至剛察縣,“湟魚經濟”成為新的增長極,從生態旅游到餐飲、住宿等產業一體化發展,授人以“魚”實現致富,諸如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

推薦閱讀
陳剛: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2024"風光獨好"行走高原看海西中央媒體海西行啟動
青藏鐵路公司加開拉薩、茶卡等方向臨時旅客列車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招標公告
海東:青海最大"供港澳"蔬菜基地豆苗采摘外運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召開
24H熱點
美了環境 富了鄉親
大批游客紛至沓來 門源站迎客流高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筑起青...
【鄉村振興在青!颗砑艺偟泥l村振興路
西寧新夜態越點越亮
【文化中國行】盛裝巡演“亮”非遺——“瀟灑的康...
【農經觀察】鐵令梅和她的特色產業之路
感受高質量發展的果洛實踐——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德令哈...
聞“汛”而動,筑牢安全“堤壩”
熱點圖片
美了環境 富了鄉親
美了環境 富了鄉親
大批游客紛至沓來 門源站迎客流高峰
大批游客紛至沓來 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筑起青海湖畔的“塞罕壩”——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一線報道之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鄉村振興在青海】彭家寨鎮的鄉村振興路
【鄉村振興在青!...
西寧新夜態越點越亮
西寧新夜態越點越亮
【文化中國行】盛裝巡演“亮”非遺——“瀟灑的康巴人”國家級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成果非遺巡演側記
【文化中國行】盛裝...
【農經觀察】鐵令梅和她的特色產業之路
【農經觀察】鐵令梅...
感受高質量發展的果洛實踐——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海果洛行采訪見聞
感受高質量發展的果...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授人以“魚”能致富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一線報道之五

青海日報
2024-07-27 09: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授人以“魚”能致富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一線報道之五

青海日報
2024-07-27 09: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授人以“魚”能致富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一線報道之五

  • 2024-07-27 09:02:52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0727061416俯瞰湟魚洄游季的泉吉河。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新泉村地處青海湖北岸,這個曾經遠近有名的打魚村,如今憑借湟魚洄游奇觀,成為了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綠色增收”。從過去到現在,在生態保護的維度中,“靠湖吃湖”有了新的方式,也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

  因曾救過千千萬萬個人的生命,青海湖裸鯉被青海人親切地稱之為湟魚,每年端午前后,湟魚便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洄游之旅,泉吉洄游觀測點也就成了熱門旅游打卡地。

  再次見到新泉村村民郭永忠時,他依舊是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上的一名攤主,忙著售賣魚食、手工藝品等,顯然和前幾年有著明顯變化。經營場地從流動攤位搬到固定木屋,規模擴大的同時產品也豐富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收入,2019年收入是4萬元,去年則達到了15萬元。

  談及過去和現在,郭永忠欣然感慨:“生態保護好了,我們這些環湖群眾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這碗‘生態飯’吃得安心也開心。”

  20多年前,郭永忠還是個打魚郎,靠著打魚的微薄收入維持家用,日子過得拮據。后來因實行零捕撈封湖育魚政策,一時不知道干什么,也面臨過零收入的窘境,無奈只能外出打工,在周邊村子收過羊毛,也出遠門四處打工,一年下來收入無法保障。

  后來,在嚴格的保護和艱辛努力下,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持續恢復,湟魚洄游被大力宣傳,吸引廣大游客來此參觀,也讓他瞄準商機,在泉吉河邊做起了小生意,如今不用四處奔波,收入穩定。

  有著251戶757人的新泉村,很多人像郭永忠一樣,享受生態保護帶來的成果并實現綠色增收,收入一年賽過一年。陳世林,新泉村村民,起初跟著郭永忠在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經營旅游紀念品,學習售賣技巧、積累售賣經驗,小買賣做得也還不錯,一年有個三四萬元的收入。今年,他拍租到河邊的一間小木屋重操“舊業”,因為游客一天比一天多,他對預期信心滿滿,招攬客人的勁頭也很足。

QQ圖片20240727061424泉吉河邊做生意的牧民。吳占云 才貢加 宋明慧 張多鈞 攝

  為了營造更好的旅游環境,也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新泉村在泉吉湟魚洄游觀測點修建了10間小木屋,通過拍租形式租給村民經營。郭永忠說到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去年村民都持觀望態度不敢一試,而他大膽一試租了四間商鋪,可喜的是一年下來收入非常可觀,今年商鋪供不應求,一家只能拍租一間,業態較往年更加多元。他家的商鋪在黃金地段,相較租金就更高,三個月達到了6800元。

  新泉村黨支部副書記盛生梅告訴記者:“湟魚洄游季來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們今年新增了2間木屋,根據地段拍租給村民,村民的意愿很強烈,租金也將實現分紅,讓全村群眾都能切實感受到生態紅利。”

  坐擁豐富且獨特的生態資源,生態保護成果正為綠色發展開辟出更多“新賽道”,湟魚洄游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在疊加釋放,村民在家門口憑借綠色謀生致富,“湟魚”帶動一村甚至一縣的發展。

  盛生梅說:“生態保護人人受益也是人人有責,對于湟魚要永遠懷有感恩之心,用心用情參與保護,如今村里也組建了環保隊,每周五固定開展環境清潔,村民們參與熱情高漲。”

  游客絡繹不絕,從事保潔工作的張生海和寇全紅在泉吉河邊沿河道查看。55歲的張生海已經干了5年,他說:“有時候河道里水流小,湟魚洄游時會不小心被卡住,我們就得經常沿河轉,如果有被卡住的情況發生,需要及時下到河道幫助它們脫困。”生態饋贈發展,讓他們在家門口謀得了一份工作,既能顧上家里還能實現增收。

  從曾經被動選擇到如今主動參與,很多像郭永忠、張生海一樣的從業者,也都成了生態保護的義務宣傳員,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更多人普及青海湖裸鯉保護的相關知識,也把自己如何憑借生態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在他們心里,生活的變化、家鄉的發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他們正在親身實踐并從中受益。

  一路走來,青海湖裸鯉保護成果輻射更多行業、帶動更多群體,在新泉村甚至剛察縣,“湟魚經濟”成為新的增長極,從生態旅游到餐飲、住宿等產業一體化發展,授人以“魚”實現致富,諸如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

作者 宋明慧 張多鈞 吳占云 才貢加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91丨九色丨蝌蚪3p|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亚洲免费在线看| 男女交性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攵女yin乱合集小丹|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不卡视频 |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2017狠狠干|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五月天|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91福利视频网| 好妈妈5韩国电影高清中字|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乱弄免费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外性xxxnxxxf视频|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千人斩|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美国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