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火車司機見證高原鐵路巨變
作者:  徐變銀
發布時間:2024-09-20 08:37:17
編輯:馬燕燕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38值乘中,鄧俁洋(左)和劉冬鳴(右)配合默契。徐變銀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高原廣袤的大地上,蜿蜒伸展的鐵路,穿越崇山峻嶺,記錄著青海發展。高原鐵路上,火車司機們駕駛機車,牽引著鋼鐵巨輪,穿梭于城市與鄉村之間,見證著中國鐵路從蒸汽時代到復興號時代的輝煌變遷。他們的故事,是時代進步的縮影,也是無數鐵路人默默奉獻的見證。

  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鐵路上的機車大多是蒸汽機車。劉冬鳴,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機務段西運車間,一位有著30多年駕齡的老機車司機,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踏上蒸汽機車駕駛室的情景。那是1989年,18歲的劉冬鳴滿懷激情與夢想,成為了一名蒸汽機車的司爐工。

  “從西寧到蘭州,200多公里路程,需要跑10小時,一趟下來,整個人變成了‘黑炭’。”劉冬鳴回憶說,“冬天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中,眉毛上常常會掛上薄薄的冰霜。夏日炎熱,仍要在高溫的機車駕駛室工作。在蒸汽機車上工作的日子,是艱苦而充實的。司爐工、副司機、司機3人各司其職,默契配合,驅動著這個龐然大物在鐵軌上穩步前行。”

  正是這段經歷,讓劉冬鳴對鐵路事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見證了蒸汽機車時代的輝煌與艱辛,也期待著中國鐵路更加美好的未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內燃機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車,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軍。1991年至1999年,劉冬鳴通過學習,從蒸汽機車的司爐工成為了內燃機車副司機,最終成為一名司機。那一刻,他感到無比自豪與激動。

  “沒有鍋爐飛濺的煤渣,司機室變得干凈了。”劉冬鳴說,“兩塊前擋風玻璃讓視線豁然開朗,火車速度更快了,但壓力和責任更大了。”內燃機車的出現,不僅提高了列車運行速度和運輸效率,也極大地改善了司機的工作環境,而這種改變的背后是國家改革開放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強大支撐。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40
劉冬鳴(左)和鄧俁洋檢查機車,確保設備安全。徐變銀 攝

  進入21世紀后,中國鐵路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電力機車和動車組的大范圍運用,中國鐵路的速度和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現在看看這些年輕的機車司機,他們開的火車都是高科技產品,F在的火車不僅速度快、噪音小,而且還有很多智能化的功能。自動駕駛、智能監控等,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和安全。再看看現在的鐵路設施,到處是復線、電氣化鐵路,甚至還有高速鐵路,出行再也不是難題了。”說到這里,劉冬鳴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和自豪。他欣慰的是,自己見證了鐵路事業的巨大進步;而自豪的是,他為這個行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火車是個技術活兒,不但需要責任心,還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需要一個領路人。在鐵路機務系統,一趟列車的正常值乘作業通常是由一名機車司機和一名機車副司機完成。30多年的工作使劉冬鳴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警覺性,確保每一次出行的平穩與安全。他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徒弟鄧俁洋的要求也是如此。

  鄧俁洋出生于2000年,是一名年輕的電力機車副司機。盡管他的駕齡不長,但他對火車司機這一職業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鄧俁洋的爺爺是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從小在爺爺的影響下,他對火車司機這個職業充滿了向往。2022年,鄧俁洋從吉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后,如愿來到了西寧機務段工作。

  “對我來說,火車司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我們駕駛的火車,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和期待。每一次出車,我都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因此,我始終牢記劉師傅的教誨,出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專注,確保每一次運輸都能安全、準時地到達目的地。”鄧俁洋說。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44
馳騁在高原大地上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馬建林 攝

  機車駕駛室內,鄧俁洋不僅繼承了師傅劉冬鳴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技能,還親身體驗了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他駕駛著電力機車穿梭在祖國的大好河山間,見證了鐵路網的不斷延伸和機車技術的不斷升級。

  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和復興號,青海高原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無數像劉冬鳴和鄧俁洋這樣的鐵路人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祖國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火車司機這一職業所承載的責任和使命永遠不會改變。他們依然是鐵路的駕馭者,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是無數人出行和物流運輸的保障,他們在鐵軌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時代篇章。

推薦閱讀
特寫:凝聚奮進力量 譜寫改革新篇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手機下單快遞到村“百億減免”計劃惠及青海鄉村
青藏集團公司中秋假期發送旅客29萬人次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②
西寧市“三餐四季”餐飲消費券明日發放
青海西寧:12條公交線路恢復運行
24H熱點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新篇章】打造生態文...
【農經觀察】科技特派團在澤庫
【關注】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提供堅實法...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農牧“...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牛馳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西寧機...
“高原明珠”傳承創新的70年
【鄉村振興在青!糠掂l大學生,跑好鄉村振興“接...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鑄牢共同體 中華...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祖國好 家鄉美】...
熱點圖片
“沃土5號”馬鈴薯帶來豐收喜悅
“沃土5號”馬鈴薯帶...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光伏村”里的綠色“雙碳夢”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產業發展有新意 鄉村振興煥活力——德令哈市鄉村振興一線見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多彩賽事點燃草原激情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祖國好 家鄉美】手機下單 快遞到村電商平臺“百億減免”計劃惠及青海偏遠鄉村
【祖國好 家鄉美】手...
“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調度暨網絡綜合治理“回頭看”專題會召開維護更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清朗”系列專項行...
青海:甘德牦牛產業惠就新圖景
青海:甘德牦牛產業...
西寧市城北區完成青藏高原首張農業碳票發行備案
西寧市城北區完成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火車司機見證高原鐵路巨變

西海都市報
2024-09-20 08: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火車司機見證高原鐵路巨變

西海都市報
2024-09-20 08:3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致敬我們的時代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火車司機見證高原鐵路巨變

  • 2024-09-20 08:37:17
  • 來源:西海都市報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38值乘中,鄧俁洋(左)和劉冬鳴(右)配合默契。徐變銀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在高原廣袤的大地上,蜿蜒伸展的鐵路,穿越崇山峻嶺,記錄著青海發展。高原鐵路上,火車司機們駕駛機車,牽引著鋼鐵巨輪,穿梭于城市與鄉村之間,見證著中國鐵路從蒸汽時代到復興號時代的輝煌變遷。他們的故事,是時代進步的縮影,也是無數鐵路人默默奉獻的見證。

  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鐵路上的機車大多是蒸汽機車。劉冬鳴,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機務段西運車間,一位有著30多年駕齡的老機車司機,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踏上蒸汽機車駕駛室的情景。那是1989年,18歲的劉冬鳴滿懷激情與夢想,成為了一名蒸汽機車的司爐工。

  “從西寧到蘭州,200多公里路程,需要跑10小時,一趟下來,整個人變成了‘黑炭’。”劉冬鳴回憶說,“冬天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中,眉毛上常常會掛上薄薄的冰霜。夏日炎熱,仍要在高溫的機車駕駛室工作。在蒸汽機車上工作的日子,是艱苦而充實的。司爐工、副司機、司機3人各司其職,默契配合,驅動著這個龐然大物在鐵軌上穩步前行。”

  正是這段經歷,讓劉冬鳴對鐵路事業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見證了蒸汽機車時代的輝煌與艱辛,也期待著中國鐵路更加美好的未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內燃機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車,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軍。1991年至1999年,劉冬鳴通過學習,從蒸汽機車的司爐工成為了內燃機車副司機,最終成為一名司機。那一刻,他感到無比自豪與激動。

  “沒有鍋爐飛濺的煤渣,司機室變得干凈了。”劉冬鳴說,“兩塊前擋風玻璃讓視線豁然開朗,火車速度更快了,但壓力和責任更大了。”內燃機車的出現,不僅提高了列車運行速度和運輸效率,也極大地改善了司機的工作環境,而這種改變的背后是國家改革開放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強大支撐。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40
劉冬鳴(左)和鄧俁洋檢查機車,確保設備安全。徐變銀 攝

  進入21世紀后,中國鐵路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電力機車和動車組的大范圍運用,中國鐵路的速度和質量實現了質的飛躍。

  “現在看看這些年輕的機車司機,他們開的火車都是高科技產品,F在的火車不僅速度快、噪音小,而且還有很多智能化的功能。自動駕駛、智能監控等,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和安全。再看看現在的鐵路設施,到處是復線、電氣化鐵路,甚至還有高速鐵路,出行再也不是難題了。”說到這里,劉冬鳴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和自豪。他欣慰的是,自己見證了鐵路事業的巨大進步;而自豪的是,他為這個行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火車是個技術活兒,不但需要責任心,還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需要一個領路人。在鐵路機務系統,一趟列車的正常值乘作業通常是由一名機車司機和一名機車副司機完成。30多年的工作使劉冬鳴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警覺性,確保每一次出行的平穩與安全。他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徒弟鄧俁洋的要求也是如此。

  鄧俁洋出生于2000年,是一名年輕的電力機車副司機。盡管他的駕齡不長,但他對火車司機這一職業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鄧俁洋的爺爺是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從小在爺爺的影響下,他對火車司機這個職業充滿了向往。2022年,鄧俁洋從吉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后,如愿來到了西寧機務段工作。

  “對我來說,火車司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我們駕駛的火車,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和期待。每一次出車,我都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因此,我始終牢記劉師傅的教誨,出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專注,確保每一次運輸都能安全、準時地到達目的地。”鄧俁洋說。

微信圖片_20240920064044
馳騁在高原大地上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馬建林 攝

  機車駕駛室內,鄧俁洋不僅繼承了師傅劉冬鳴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技能,還親身體驗了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他駕駛著電力機車穿梭在祖國的大好河山間,見證了鐵路網的不斷延伸和機車技術的不斷升級。

  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和復興號,青海高原鐵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無數像劉冬鳴和鄧俁洋這樣的鐵路人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祖國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火車司機這一職業所承載的責任和使命永遠不會改變。他們依然是鐵路的駕馭者,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是無數人出行和物流運輸的保障,他們在鐵軌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時代篇章。

作者   徐變銀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免费观看的a级毛片的网站|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美女的胸www又黄的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99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香| 成年人电影在线播放|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露脸一区| 农村胖肥熟口味重|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国产精品理论片| www.久久99|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狠狠干.com|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国产xxxxx|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 五月天精品在线|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gogo人体销魂baoyu231| 成年男人的天堂|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福利在线小视频|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91精品欧美产品免费观看|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插| 三色堂明星合成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