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現在就像住在福窩窩里啊!”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謝夢茹
發布時間:2025-03-18 07:01:35
編輯:何繼紅
白哇么措擦拭灶臺。謝夢茹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正午的陽光驅散了晨間的絲絲寒意,3月12日,記者走進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牌樓溝村,一幅寧靜而美好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村道旁,整齊排列的二層“小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右側的文化廣場上,幾位村民悠閑地嘮著家常,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文化廣場正對面,便是村民馬成龍的家。推開大門,走進小院,二層小樓的全貌盡收眼底。進入屋內,房間寬敞明亮,裝飾精美,充滿藏式風格的客廳顯得格外溫馨舒適。

  “以前住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現在政府給我們蓋的房子變成了磚混結構,上下兩層一共有六個房間,住著就像在縣城的樓房一樣,大家都很滿意!”馬成龍坐在沙發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古城鄉副鄉長楊順娟介紹,2015年牌樓溝村全村實施美麗鄉村項目,并通過積極爭取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全村統一規劃實施集中搬遷安置,才有了如今煥然一新的村莊。

  “這個房子就是當時實施項目時建起來的,那時候我和老婆在外地打工,蓋房子的時候都是村干部跑前跑后幫我們操心,房子建成后我們回來簡單裝修一下就搬了進來。”馬成龍比劃著說。“是啊,政府給我們建了新房,我們就像‘甩手掌柜’一樣!”馬成龍的妻子白哇么措在一旁笑著說。

  不僅是房屋改造,一個個基礎建設項目也在村子里陸續實施。“我們對水、電、路等進行重新規劃,共投入1445萬元,完成自來水管網改造、電網改造、道路硬化等項目,并實施橋梁建設、天然氣管網改造、渠道襯砌等工程,還在村中配套建設了文化廣場、涼亭和牌樓等。”楊順娟介紹,目前農戶家中水、電、網絡、天然氣實現了全覆蓋,群眾生活有了質的提升。

  跟著白哇么措來到廚房,她一邊擦拭灶臺,一邊回憶:“以前家里燒水做飯都得架火爐,不僅煙熏火燎,房間里也是亂糟糟的。”“前兩年村里通了天然氣,現在做飯又快又方便,廚房也干凈多了。自從用上天然氣,冬天取暖也更是方便吶,一開始燒暖氣,整個屋子就特別暖和。”她繼續說。

  當話題轉回當下的生活,馬成龍笑著說:“以前我們兩口子一直在外打工,看到村里的變化,我心里也有了新打算。”2019年,馬成龍買了30只羊羔,在村里做起了養殖,后山上圍起的羊圈見證著這些年來發生的變化。“這幾年我自繁自育,逐漸擴大養殖規模,現在羊圈里得有一百多只羊呢!”馬成龍說。

  懷著好奇,在馬成龍和白哇么措的帶領下,我們向后山的羊圈走去。馬成龍準備好給小羊羔的“晚飯”,熟練地倒進食槽,聽到動靜,一只只小羊興奮地跑來,擠在食槽前自顧自地吃起來。喂完小羊羔,夫妻倆又馬不停蹄開始整理羊圈旁的飼草。“現在羊的數量越來越多了,去年一年我們賣了六七十只羊,年收入也有八九萬呢!”馬成龍手指著羊圈的方向說。

  白哇么措在一旁補充道:“家里還有20畝地,等天氣再暖和些,就把莊稼種上。我們倆一邊種莊稼,一邊養羊,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現在兒子正在上大學,前兩年老兩口也搬到了平安城區居住,2023年家里還添置了一輛車,出行方便多了,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馬成龍說,一家五口人安穩踏實的生活,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在馬成龍家不遠處,60歲的唐去地卓瑪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坐下,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她見證了村子多年來的變化。她說:“這些年,大家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日子越過越舒坦!”“住著二層‘樓房’,自來水通到了灶臺上,天然氣既方便又好用,我們現在吶,就像是住在福窩窩里啊!”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樸實的話語道出最真摯的感謝,“要不是政府的好政策,我們就沒有現在這么好的生活啊!”

  不僅村民生活富足,牌樓溝村的村集體經濟也逐年發展壯大。記者了解到,通過入股洪水泉回族鄉6.9兆瓦光伏電站、平安區“慧停車”項目等方式,牌樓溝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9萬余元。這些收入又用于鄉村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不斷增強村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楊順娟說:“一個個民生項目給村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依托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基礎,牌樓溝村把黨建作為引領發展的‘紅色引擎’,積極探索發展路徑為村民謀福祉,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羅東川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名單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級職稱任職資格人員公示
西寧:生物園區設置應急物資柜為安全“加碼”
青海大通:新莊鎮移風易俗 文明鄉風促振興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我家門口那座橋”架起鄉...
青海德令哈深化“保姆式”服務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青海拳擊運動員首奪世錦賽冠軍
青海下達以工代賑中央基建資金2.95億元
省政協十三屆十四次常委會議召開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
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羅...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2025年青海消費品以舊換新開...
青海省消協發布家裝消費提示 提醒消費者裝修別踩雷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神經內鏡腫瘤微創手術
青海首家高速公路服務區“節水驛站”投運
熱點圖片
【身邊的感動】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擔當——記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李延紅
【身邊的感動】22天...
【鄉村振興在青海】江源茫茫皆沃土 千村處處有通途——“鞏固拓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報道之一
【鄉村振興在青海】...
青海大通:新莊鎮移風易俗 文明鄉風促振興
青海大通:新莊鎮移...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下鄉】循化:科普惠及民生 新品助農增收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
山水“匯”成水墨畫
山水“匯”成水墨畫
青海大通:春雪潤大地 村民忙春耕
青海大通:春雪潤大...
青海民和開啟春季綠化序幕
青海民和開啟春季綠...
青海海南州舉辦首屆人力資源發展大會
青海海南州舉辦首屆...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現在就像住在福窩窩里啊!”

青海日報
2025-03-18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現在就像住在福窩窩里啊!”

青海日報
2025-03-18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現在就像住在福窩窩里啊!”

  • 2025-03-18 07:01:35
  • 來源:青海日報
白哇么措擦拭灶臺。謝夢茹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正午的陽光驅散了晨間的絲絲寒意,3月12日,記者走進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牌樓溝村,一幅寧靜而美好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村道旁,整齊排列的二層“小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右側的文化廣場上,幾位村民悠閑地嘮著家常,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文化廣場正對面,便是村民馬成龍的家。推開大門,走進小院,二層小樓的全貌盡收眼底。進入屋內,房間寬敞明亮,裝飾精美,充滿藏式風格的客廳顯得格外溫馨舒適。

  “以前住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現在政府給我們蓋的房子變成了磚混結構,上下兩層一共有六個房間,住著就像在縣城的樓房一樣,大家都很滿意!”馬成龍坐在沙發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古城鄉副鄉長楊順娟介紹,2015年牌樓溝村全村實施美麗鄉村項目,并通過積極爭取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全村統一規劃實施集中搬遷安置,才有了如今煥然一新的村莊。

  “這個房子就是當時實施項目時建起來的,那時候我和老婆在外地打工,蓋房子的時候都是村干部跑前跑后幫我們操心,房子建成后我們回來簡單裝修一下就搬了進來。”馬成龍比劃著說。“是啊,政府給我們建了新房,我們就像‘甩手掌柜’一樣!”馬成龍的妻子白哇么措在一旁笑著說。

  不僅是房屋改造,一個個基礎建設項目也在村子里陸續實施。“我們對水、電、路等進行重新規劃,共投入1445萬元,完成自來水管網改造、電網改造、道路硬化等項目,并實施橋梁建設、天然氣管網改造、渠道襯砌等工程,還在村中配套建設了文化廣場、涼亭和牌樓等。”楊順娟介紹,目前農戶家中水、電、網絡、天然氣實現了全覆蓋,群眾生活有了質的提升。

  跟著白哇么措來到廚房,她一邊擦拭灶臺,一邊回憶:“以前家里燒水做飯都得架火爐,不僅煙熏火燎,房間里也是亂糟糟的。”“前兩年村里通了天然氣,現在做飯又快又方便,廚房也干凈多了。自從用上天然氣,冬天取暖也更是方便吶,一開始燒暖氣,整個屋子就特別暖和。”她繼續說。

  當話題轉回當下的生活,馬成龍笑著說:“以前我們兩口子一直在外打工,看到村里的變化,我心里也有了新打算。”2019年,馬成龍買了30只羊羔,在村里做起了養殖,后山上圍起的羊圈見證著這些年來發生的變化。“這幾年我自繁自育,逐漸擴大養殖規模,現在羊圈里得有一百多只羊呢!”馬成龍說。

  懷著好奇,在馬成龍和白哇么措的帶領下,我們向后山的羊圈走去。馬成龍準備好給小羊羔的“晚飯”,熟練地倒進食槽,聽到動靜,一只只小羊興奮地跑來,擠在食槽前自顧自地吃起來。喂完小羊羔,夫妻倆又馬不停蹄開始整理羊圈旁的飼草。“現在羊的數量越來越多了,去年一年我們賣了六七十只羊,年收入也有八九萬呢!”馬成龍手指著羊圈的方向說。

  白哇么措在一旁補充道:“家里還有20畝地,等天氣再暖和些,就把莊稼種上。我們倆一邊種莊稼,一邊養羊,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現在兒子正在上大學,前兩年老兩口也搬到了平安城區居住,2023年家里還添置了一輛車,出行方便多了,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馬成龍說,一家五口人安穩踏實的生活,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在馬成龍家不遠處,60歲的唐去地卓瑪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坐下,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她見證了村子多年來的變化。她說:“這些年,大家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日子越過越舒坦!”“住著二層‘樓房’,自來水通到了灶臺上,天然氣既方便又好用,我們現在吶,就像是住在福窩窩里啊!”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樸實的話語道出最真摯的感謝,“要不是政府的好政策,我們就沒有現在這么好的生活啊!”

  不僅村民生活富足,牌樓溝村的村集體經濟也逐年發展壯大。記者了解到,通過入股洪水泉回族鄉6.9兆瓦光伏電站、平安區“慧停車”項目等方式,牌樓溝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9萬余元。這些收入又用于鄉村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不斷增強村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楊順娟說:“一個個民生項目給村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依托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基礎,牌樓溝村把黨建作為引領發展的‘紅色引擎’,積極探索發展路徑為村民謀福祉,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者 謝夢茹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外卖员被男顾客gay|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粉色视频下载观看视频|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日韩在线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男朋友想吻我腿中间部位|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国模冰莲自慰肥美胞极品人体图|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国产91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A级毛片内射免费视频|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机巴太粗太硬弄死你|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粉色视频成年免费人15次| 国产**a大片毛片| 香蕉视频在线看|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