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9日,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青海站活動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落下帷幕。這場為期三天的文化盛會,不僅用藝術架起了青海與新疆的連心橋,更以高人氣在河湟谷地書寫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溫暖篇章。
本次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涵蓋歌舞表演、非遺展演、藝術交流、文旅推介等,用文化和藝術生動詮釋了“石榴籽”緊緊相擁的深情厚誼。在西寧市城中區百姓大舞臺、城東區新千百姓大舞臺和城北區北川青唐城嘉年華小鎮,三場巡演依次展開,如同三卷流動的民族風情畫。十余支藝術團隊攜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藏族、土族等多元文化瑰寶,次第登場、激情表演。新疆帶來的木卡姆彈唱《勃姆巴雅宛》、陶力《英雄江格爾贊》、群舞《歡樂納茲庫姆》、女聲獨唱《瑪依拉》等節目,以熾熱的歌舞語言,展現了絲綢之路的魅力風情。青海本土文藝團體也毫不遜色,獻上了藏族則柔《郎里瑪》、回族群舞《篩情》、土族舞蹈《心靈的守護》,以及“花兒”經典曲目《花漫高原》《雪白的鴿子》等。高亢的聲線與優美的舞蹈相互交織,融合了草原與谷地的獨特旋律,贏得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據統計,啟動儀式文藝演出線上線下參與觀眾達768萬人次。
除了精彩的舞臺表演,此次活動還有諸多亮點。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一場突如其來的快閃表演引發陣陣歡呼。新疆手鼓與藏族鍋莊即興互動,游客也紛紛自發加入舞蹈隊伍,讓碧水藍天成為最壯麗的舞臺背景。新疆的藝術家們帶著天山腳下的熱情與愛心,探訪了西寧野生動物園的雪豹、荒漠貓、兔猻等野生動物,將文化情懷延伸至生態保護領域,呼吁大家共同守護青海三江源的綠水青山和野生動物。活動期間,新疆民間藝術家們走進青海省博物館,深入了解青海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在青海省文化館,他們還與當地民間藝人開展了器樂交流、舞蹈切磋等活動,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