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公布2025年全國幸福河湖建設名單,湟源縣藥水河成功入選試點,成為全省率先獲得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補助8000萬元支持、開展幸福河湖建設的河流,標志著藥水河在生態治理、流域發展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西寧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和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積極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在規劃先行理念指引下,以河流為主軸線,把河湖周邊區域作為有機整體,印發實施《西寧市幸福河湖建設工作方案》,聚焦影響河湖健康的突出問題,統籌推進河湖生態修復與管理保護,進一步強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各部門聯動共治,實現河湖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間力爭建設16條“河湖安瀾、生態健康、環境優美、文明彰顯、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
在此基礎上,西寧市深入挖掘藥水河流域歷史文化底蘊與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新路徑,創新推行“河湖+”“水利+”融合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集賞景、休閑、娛樂、文化、旅游于一體的河湖綜合體,推動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通過積極爭取,在全省率先成功落地總投資1.46億元的藥水河幸福河湖建設項目。一方面,將通過河道擴寬、水系連通、岸線整治、河道地貌形態整治等整治措施完成干流防洪,確保藥水河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將以碧水為紐帶,通過水文化場館、智慧監管設施、臨河綠道、鄉村振興產業集群、污水管網建設為群眾提供大量的休閑、健身、娛樂場所,大力推進河湖生態價值轉化,實現河湖治理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
下一步,西寧市將以藥水河成功爭取水利部激勵支持為契機,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資金補助,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實施、一體聯動、協同共治,把幸福河湖建設與生態保護、污染防治、防災減災、鄉村振興、文化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加大“幸福河湖+”融合發展產業和項目扶持力度,因地制宜構建各具特色的河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河湖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經濟優勢轉化,讓更多河湖成為群眾推窗見綠的“幸福日常”。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