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愛——寫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之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丁玉梅
發布時間:2025-05-18 07:36:46
編輯:魯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6日下午,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的視障人士大海(化名),結束按摩工作后,如往常般熟練地觸碰到辦公桌上的電腦,在語音輔助軟件的引導下完成系統升級與優化。

  得益于殘聯扶持,大海早年系統學習了中醫推拿技術,并在殘聯等相關部門支持下開設盲人按摩院。如今,閑暇之余他又掌握了電腦系統維護等技能。

  “從按摩床到鍵盤,正是越來越好的助殘環境,讓殘疾人擁有了從‘單一就業’到‘多維發展’的選擇權。”他撫摸著貼滿盲文標簽的服務器機箱說道。這段轉型之路,既見證了個人從政策受益者成長為技術助人者的蛻變,更折射出青海殘疾人事業從基礎保障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時代軌跡。

省殘聯為殘疾人職工進行普法宣傳,提供法律咨詢。省殘聯供圖

  政策托底:織密殘疾人保障網

  清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康復訓練室內。腦癱患者小卓瑪(化名)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做熏蒸治療,這些藏醫外治療法,可以抑制患兒異常的原始反射,重建運動模式,逐步恢復提升患兒運動功能。

  經過兩年多的康復治療,小卓瑪迎來了生命的蛻變:從最初困坐輪椅,到如今無需輔助便能穩健上下樓梯,甚至在母親的陪伴協助下,能完成擇菜、擦拭桌椅等簡單家務。

  小卓瑪的逐步康復,得益于青海各級殘聯以提供有效政策保障為切入點,鼓勵引導各級中藏蒙醫療機構申報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融合推動康復合作,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服務。

  在探索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創新路徑的實踐中,因地制宜探索構建“藏醫療法+現代康復”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新模式,在現代康復醫學的基礎上,采用藏醫外治療法,分療程、漸進式實施聯合康復治療,殘疾兒童康復效果明顯。

  以此為基礎,截至2024年底,我省進一步推進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殘疾人精準康復行動的實施,為3386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適配輔助器具20695件,42440人次享受康復服務,服務率達99.93%,青海殘疾人康復服務率持續穩定在99%以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殘疾人康復服務率穩居全國前列的亮眼成績下,2024年青海將殘疾人安全冷暖更是擺在突出位置,多措并舉提升民生福祉——

  社會救助上,動態監測5223名殘疾人三類監測戶,36910名殘疾人納入低保,5493名納入特困供養,消除1694名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并加強突發事件中殘疾人保護與災后重建支持。

  社會福利方面,建立補貼動態復核與月度報告制度,10.6萬人享受兩項補貼,發放資金1.43億元,還提供托養服務、燃油補貼。

  社會保險領域,為重度及困難殘疾人代繳養老保險,82項康復項目納入醫保,保險政策向困難殘疾人傾斜,鼓勵開發專屬保險產品。

義賣殘疾人制作的手工藝品,為殘疾人增加收入。記者 丁玉梅 攝

  就業賦能:叩開自立自強之門

  在青海源希達商貿有限公司的殘疾人中性筆組裝線上,智力三級殘疾的瑛子(化名)正專注地忙碌著。她左手攥著一把筆芯,右手熟練地握住幾根筆殼,指尖翻飛間,筆芯精準插入筆殼,擰筆尖、蓋筆帽,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平均8秒就能完成一支簽字筆的組裝——這是她重復上百次練習后打磨出的“肌肉記憶”。

  如今,瑛子和伙伴們的“技能包”不斷擴容:從最初單一的筆芯組裝,拓展到筆盒裝配、不同款式文具的分類打包。這些看似簡單的手工操作,在他們手中化作了連貫流暢的“生產線節奏”,每一件成品都凝結著努力與成長的溫度。

  為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青海源希達商貿有限公司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城關鎮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開展了以“簽動未來,共筑夢想”為主題的活動,在全省建立首個殘疾人中性筆組裝項目。

  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美麗工坊”“洗車中心”“盲人按摩店”等殘疾人就業基地扶持力度,建立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41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42家,各就業基地安排殘疾人就業1238人。支持創業補貼資金382萬元,幫助268名殘疾人實現自主創業。

  2024年,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等活動,幫扶實現年度新增就業2193人次。此外,2024年全省事業單位招聘中首次設置2個職位定向招聘殘疾人,這是青海首次設置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

  在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的同時,青海同步搭建文化展示平臺,讓殘疾群體在經濟融入與文化自信中雙向賦能。搶抓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的有利時機,省內2000余件“青繡”及“美麗工坊”的非遺作品首次走出國門,亮相巴黎,向全世界展現了青海殘疾人民族團結、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新風采。

  社會共助:攜手同行傳遞溫度

  “現在辦殘疾證太方便了,不用來回跑好幾趟!”5月16日,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在“青海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平臺幫家人辦理殘疾人證的劉女士連連稱贊道。

  以西寧市城西區作為試點,在青海省政務服務網上線試運行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功能模塊。截至目前,全省已全面實現殘疾人服務“一件事”高效辦理。

  這一便捷服務正是我省推進殘疾人政務服務數字化的縮影。平臺上線后,殘障人士通過“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辦事效率大幅提升,真正讓政策紅利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民生溫度。

  助殘日來臨之際,我省各地在政務服務“數字化便民”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從西寧街頭的政策宣講到果洛草原的殘疾預防和康復救助政策知識講座,從殘障兒童藝術課堂到就業技能培訓工坊,一場場豐富多彩的助殘活動正陸續展開,讓關愛與溫暖浸潤每個角落。

  這樣的溫暖場景,源自無數雙手的托舉:

  開展“社區志愿助殘”“青年志愿助殘”“金融助殘”等志愿助殘服務和公益活動;

  廣泛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會商交流,建立常態化的互動交流機制,推動東西部殘疾人幫扶協作項目落地見效;

  首次開展中途失聰、成年智力、精神(孤獨癥方向)等殘疾人及其親友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在這份溫暖持續傳遞基礎上,去年省殘聯積極爭取中國殘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兄弟省區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災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支持,通過“通向明天——交通銀行助殘共富行動計劃”青海省地震受災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公益項目資金60萬元,用于災區1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募捐資金150余萬元,其中50萬元納入政府災后恢復重建統籌,100余萬元購買發放救助物資,以此幫助受災殘疾人家庭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在青海,扶殘助殘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組織到普通群眾,各方力量匯聚成愛的洪流。站在新的起點上,青海將繼續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推動助殘事業再上新臺階,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全省開門教育和社會監督工作座談會召開
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西寧市“百師千徒 薪火相傳”活動啟動
西寧舉辦"鳳棲夏都聚寧圓夢"人才交流招聘活動
24H熱點
非遺新味:西寧老八盤的舌尖誘惑
萌翻了!原來“雪山之王”也害怕打針
夏都夢想季音樂節今日燃爆西寧
青超聯賽戰火重燃 西寧市城中區主場日活動豐富又精彩
西寧市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暨“夏都新聲”宣講員培訓...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西寧市年輕干部...
王衛東以“四不兩直”方式巡河并督導河湖長制落實...
西寧市開展“長江禁漁”專項檢查行動
西寧市“百師千徒 薪火相傳”活動啟動
“蔡琴·好新琴”世界巡回演唱會6月28日在西寧舉辦
熱點圖片
【身邊的感動】以愛為針,繡出生命華章——記助人為樂“青海好人”夏文仙
【身邊的感動】以愛...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溝里尋“大貓”——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②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
祁連“9號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祁連“9號公路”的出...
西寧市“百師千徒 薪火相傳”活動啟動
西寧市“百師千徒 薪...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軟硬”兼施,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青海全力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系列報道之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灶火上點燃創業夢想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國家能源集團青海共和公司塔拉儲能電站全容量并網發電
【堅定信心 實干爭先...
青海湟源縣探索高原古城振興新路徑
青海湟源縣探索高原...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愛——寫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之際

青海日報
2025-05-18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愛——寫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之際

青海日報
2025-05-18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格桑花開處 無障亦有愛——寫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之際

  • 2025-05-18 07:36:46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6日下午,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的視障人士大海(化名),結束按摩工作后,如往常般熟練地觸碰到辦公桌上的電腦,在語音輔助軟件的引導下完成系統升級與優化。

  得益于殘聯扶持,大海早年系統學習了中醫推拿技術,并在殘聯等相關部門支持下開設盲人按摩院。如今,閑暇之余他又掌握了電腦系統維護等技能。

  “從按摩床到鍵盤,正是越來越好的助殘環境,讓殘疾人擁有了從‘單一就業’到‘多維發展’的選擇權。”他撫摸著貼滿盲文標簽的服務器機箱說道。這段轉型之路,既見證了個人從政策受益者成長為技術助人者的蛻變,更折射出青海殘疾人事業從基礎保障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時代軌跡。

省殘聯為殘疾人職工進行普法宣傳,提供法律咨詢。省殘聯供圖

  政策托底:織密殘疾人保障網

  清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康復訓練室內。腦癱患者小卓瑪(化名)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做熏蒸治療,這些藏醫外治療法,可以抑制患兒異常的原始反射,重建運動模式,逐步恢復提升患兒運動功能。

  經過兩年多的康復治療,小卓瑪迎來了生命的蛻變:從最初困坐輪椅,到如今無需輔助便能穩健上下樓梯,甚至在母親的陪伴協助下,能完成擇菜、擦拭桌椅等簡單家務。

  小卓瑪的逐步康復,得益于青海各級殘聯以提供有效政策保障為切入點,鼓勵引導各級中藏蒙醫療機構申報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定點機構,融合推動康復合作,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服務。

  在探索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創新路徑的實踐中,因地制宜探索構建“藏醫療法+現代康復”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新模式,在現代康復醫學的基礎上,采用藏醫外治療法,分療程、漸進式實施聯合康復治療,殘疾兒童康復效果明顯。

  以此為基礎,截至2024年底,我省進一步推進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殘疾人精準康復行動的實施,為3386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適配輔助器具20695件,42440人次享受康復服務,服務率達99.93%,青海殘疾人康復服務率持續穩定在99%以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殘疾人康復服務率穩居全國前列的亮眼成績下,2024年青海將殘疾人安全冷暖更是擺在突出位置,多措并舉提升民生福祉——

  社會救助上,動態監測5223名殘疾人三類監測戶,36910名殘疾人納入低保,5493名納入特困供養,消除1694名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并加強突發事件中殘疾人保護與災后重建支持。

  社會福利方面,建立補貼動態復核與月度報告制度,10.6萬人享受兩項補貼,發放資金1.43億元,還提供托養服務、燃油補貼。

  社會保險領域,為重度及困難殘疾人代繳養老保險,82項康復項目納入醫保,保險政策向困難殘疾人傾斜,鼓勵開發專屬保險產品。

義賣殘疾人制作的手工藝品,為殘疾人增加收入。記者 丁玉梅 攝

  就業賦能:叩開自立自強之門

  在青海源希達商貿有限公司的殘疾人中性筆組裝線上,智力三級殘疾的瑛子(化名)正專注地忙碌著。她左手攥著一把筆芯,右手熟練地握住幾根筆殼,指尖翻飛間,筆芯精準插入筆殼,擰筆尖、蓋筆帽,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平均8秒就能完成一支簽字筆的組裝——這是她重復上百次練習后打磨出的“肌肉記憶”。

  如今,瑛子和伙伴們的“技能包”不斷擴容:從最初單一的筆芯組裝,拓展到筆盒裝配、不同款式文具的分類打包。這些看似簡單的手工操作,在他們手中化作了連貫流暢的“生產線節奏”,每一件成品都凝結著努力與成長的溫度。

  為進一步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青海源希達商貿有限公司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城關鎮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開展了以“簽動未來,共筑夢想”為主題的活動,在全省建立首個殘疾人中性筆組裝項目。

  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美麗工坊”“洗車中心”“盲人按摩店”等殘疾人就業基地扶持力度,建立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41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42家,各就業基地安排殘疾人就業1238人。支持創業補貼資金382萬元,幫助268名殘疾人實現自主創業。

  2024年,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等活動,幫扶實現年度新增就業2193人次。此外,2024年全省事業單位招聘中首次設置2個職位定向招聘殘疾人,這是青海首次設置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

  在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的同時,青海同步搭建文化展示平臺,讓殘疾群體在經濟融入與文化自信中雙向賦能。搶抓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的有利時機,省內2000余件“青繡”及“美麗工坊”的非遺作品首次走出國門,亮相巴黎,向全世界展現了青海殘疾人民族團結、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的新風采。

  社會共助:攜手同行傳遞溫度

  “現在辦殘疾證太方便了,不用來回跑好幾趟!”5月16日,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在“青海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平臺幫家人辦理殘疾人證的劉女士連連稱贊道。

  以西寧市城西區作為試點,在青海省政務服務網上線試運行殘疾人服務“一件事”功能模塊。截至目前,全省已全面實現殘疾人服務“一件事”高效辦理。

  這一便捷服務正是我省推進殘疾人政務服務數字化的縮影。平臺上線后,殘障人士通過“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辦事效率大幅提升,真正讓政策紅利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民生溫度。

  助殘日來臨之際,我省各地在政務服務“數字化便民”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從西寧街頭的政策宣講到果洛草原的殘疾預防和康復救助政策知識講座,從殘障兒童藝術課堂到就業技能培訓工坊,一場場豐富多彩的助殘活動正陸續展開,讓關愛與溫暖浸潤每個角落。

  這樣的溫暖場景,源自無數雙手的托舉:

  開展“社區志愿助殘”“青年志愿助殘”“金融助殘”等志愿助殘服務和公益活動;

  廣泛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會商交流,建立常態化的互動交流機制,推動東西部殘疾人幫扶協作項目落地見效;

  首次開展中途失聰、成年智力、精神(孤獨癥方向)等殘疾人及其親友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在這份溫暖持續傳遞基礎上,去年省殘聯積極爭取中國殘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兄弟省區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災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支持,通過“通向明天——交通銀行助殘共富行動計劃”青海省地震受災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公益項目資金60萬元,用于災區10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募捐資金150余萬元,其中50萬元納入政府災后恢復重建統籌,100余萬元購買發放救助物資,以此幫助受災殘疾人家庭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在青海,扶殘助殘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組織到普通群眾,各方力量匯聚成愛的洪流。站在新的起點上,青海將繼續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推動助殘事業再上新臺階,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丁玉梅
編輯:魯東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黑人巨大战冲田杏梨|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操动漫美女视频| 很污很黄的网站| 天堂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精品| 夜夜爱夜夜做夜夜爽|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福利|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视频|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精品|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渣男和渣女做不干净事情视频|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 好吊妞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差差漫画页面登录在线看|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99九九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爽视频 | 国产视频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