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夏日的青海湖畔,藍天白云,碧草如茵,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6月30日傍晚,當湖風掠過金銀灘草原,帶來牧草與湖水的清冽,青海湖畔文迦牧場的創始人力杰群培張開雙臂閉上雙眼,靜靜享受著這份愜意。
“8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蕪的草原。上大學時,我在孵化基地做項目,心里就一直琢磨著,怎樣才能把家鄉推廣出去。”力杰群培說。
此刻,他腳下13.33公頃的文迦牧場里,380間嵌著藏式雕花的星空酒店如星辰散落,篝火晚會上的鍋莊舞曲混著酥油茶香氣飄向遠方。誰能想到,這個帶動周邊牧民年增收超600萬元的文旅綜合體,最初只是幾頂租借的黑帳篷。
時間回到2017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力杰群培從四川省成都市回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在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的政策引領下,這位來自青海湖畔的藏族青年,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萌生出創業的想法,憑借大學期間所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組建了海晏文迦牧場大學生創業團隊,成立海晏文迦牧場牧家樂。“我想打造一個有特色、有人氣的旅游目的地,讓更多人領略家鄉的美。”力杰群培的目光依然熾熱。
前期資金緊缺,力杰群培只能找朋友借。揣著東拼西湊的啟動資金,他在青海湖東岸支起6頂租借的黑帳篷。帳篷里擺放著幾張矮桌、幾排坐墊,矮桌上擺著自制的糌粑,墻上掛著用藏毯改做的桌布,帳篷外掛上“文迦牧場”的木牌,“文迦”在藏語中意為“守望者”,寓意著這片牧場將守望著村莊百姓的幸福生活。“最困難的時候,賬上只剩下幾百塊錢,但看到我們的牧場在青海湖畔逐漸成形,就覺得一切都值得。”力杰群培笑著回憶,眼里閃著光。

2019年,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指引和推動下,海晏文迦牧場牧家樂轉型為海北文迦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建立文迦牧場生態文旅產業扶貧景觀區,打造星空秘境酒店347間、精品民宿4棟,并設立文創中心、餐飲中心、游牧民體驗區、游樂區、藏香手工作坊、文迦知喜書店等一系列游覽及體驗性配套設施。
事業步入正軌,力杰群培心中也有了更深遠的思考,“個人致富不算真富,唯有帶動鄉親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成功。”2021年,他找到海北州海晏縣三角城鎮海峰村“兩委”和駐村第一書記,通過黨建引領,采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產業化經營模式,帶領村民成立海北文迦生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經濟、鄉村旅游經濟,推動生態與農牧業融合發展。
從2019年公司成立至今年6月,文迦牧場累計帶動周邊牧戶增收超7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300余個,發放勞動報酬達3500余萬元。這一模式不僅激活了鄉村經濟脈絡,更以“先富帶后富”的實踐,詮釋了民營企業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和擔當。2025年,海北文迦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全國萬企興萬村首批優秀案例”,成為政企協同帶動共同富裕的典范。
暮色下的青海湖宛如一塊靜謐的藍絲絨,力杰群培站在新建的觀景臺旁,遙望遠方,輕輕哼唱著:“在那遙遠的地方……”從當年的6頂帳篷到如今的文迦牧場,力杰群培的奮斗史已在這片土地上結出豐碩成果,他正以實際行動,勾勒出一幅產業興、牧民富的新時代牧區發展圖景。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