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以前水渠漏水嚴重,澆地要時刻盯著,自從升級改造后,灌溉方便多了,用水還節省了。”7月17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花土村一位村民站在田邊看著新修的水渠說,他再也不用擔心水流不暢耽誤農時了。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柯魯柯鎮將“開門教育”要求融入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以“開門納諫、開門服務、開門監督”為主線,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辦實事、惠民生的實踐。
該鎮通過“集中會議+入戶走訪”雙渠道拓寬意見征集路徑,召開“開門納諫”征求意見座談會、“聽八方言、辦百姓事”座談會等,收集意見建議19條;同時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深入包聯村、包聯產業,梳理出道路安全隱患、土地權屬糾紛、農田水利設施修繕等群眾反映集中的3類突出問題,為精準施策提供依據。
針對花土村、安康村、金原村、新秀村農田灌溉水渠破損嚴重導致灌溉不暢的問題,柯魯柯鎮政府申請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項目,實施7693米農田水渠升級改造工程,解決了4個村50多公頃農田的生產用水難題;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推動茶漢沙村8.42公里牧道實現提質改造。同時建立“干部包片、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機制,全鎮13個村社完成人居環境整治,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確保整改實效,該鎮建立“清單化、責任化、常態化”監督機制,對29項民生問題實行“半月一調度、一月一督查”,讓每項民生實事都在群眾監督下扎實推進、落地見效。緊盯“四風”隱形變異問題,開展村級財務、惠民政策落實等專項督查;并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機制,積極用好用活各項惠農政策,組織黨員干部常態化走訪群眾,截至目前全鎮干部累計走訪群眾800余戶,解決民生問題50余件。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