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21日下午,參加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主題采訪活動的記者走進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海湖新區的青海省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一同探尋青海在清潔能源與綠色算力融合領域的創新實踐。
進入中心控制大廳,巨大的電子屏幕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屏幕上,風電、光電、水電等各類清潔能源的發電量數據實時更新,算力調度中心的用能情況也清晰呈現。控制大廳內,工作人員緊盯屏幕上不斷變化的數據,手指在操作臺上靈活操作。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規劃一處處長田旭向大家介紹,調度中心是依托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升級打造而成,肩負著為政府、算力企業及發電企業等提供多項關鍵服務的重任,具體涵蓋電網安全監控、清潔能源集中監控、新能源功率預測、綠電價值傳導、能碳雙控監測、綠色算力資源監測、電力算力調度以及電力算力融合分析等方面。
“我們調度中心首創的電站集中監控模式已接入裝機容量14872.74MW的新能源電站,已經成功實現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高效運行模式。這一模式為新能源場站帶來了集團化監控與集約化管理,幫助發電企業削減了40%以上的運行人員成本。”田旭說。
面對眼前這套先進的調度系統,記者們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紛紛拋出心中的疑問。人民日報社記者率先提問:“在綠電交易與溯源方面,青海是如何確保每一千瓦時綠電的來源和去向清晰可查的?”
對此,青海綠能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蔚青解答道:“我們構建了一套先進的綠電溯源模型,借助能源區塊鏈平臺,將清潔能源電站與數據中心作為節點接入網絡,能夠實時追蹤每兆瓦綠電的來源構成、環境效益以及流轉路徑。以2024年為例,青海綠電交易總量達39.9億千瓦時。”
在談及算力與電力的協同調度時,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數字化部技術處副處長周冀進一步介紹,中心通過首創的算力任務調度模型,已實現對全省5家數據中心、1.5萬臺服務器的智能調度。該模型將算力與電力負荷曲線緊密相連,讓算力主動適配電力曲線,既實現了成本最優,又保障了算力的穩定運行。
如今,青海省智能算力規模已達1.23EFLOPS,并建成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大型數據中心平均能耗指標PUE值保持在1.2以下,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采訪接近尾聲,記者們仍意猶未盡,還在與中心工作人員交流著相關問題!吨袊糜螆蟆酚浾吒哐鸥锌溃“今天我跟著采訪團來到這里,現場聽了各位專家和老師的講解,第一次直觀感受到青海省在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方面的探索與努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報道,能讓更多人了解青海在清潔能源領域取得的成就,認識大美青海。”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