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29日,青海省引大濟湟工程建設運行局組織開展2025年度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活動的舉辦,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引大濟湟工程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具體舉措,標志著這一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在全面竣工后正式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將持續為流域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注入新動能。
本次魚類增殖放流涵蓋石頭峽庫區、調水總干渠工程庫區、黑泉水庫庫區、西干渠工程庫區、北干渠二期工程松多水庫庫區等多個關鍵水域,累計放流魚苗33.5萬尾。所放流魚苗規格均在6至8厘米,完全符合放流標準,品種包括花斑裸鯉、黃河裸裂尻魚、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擬鯰高原鰍等五種本土魚類。
引大濟湟工程作為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是解決湟水流域水資源緊缺、供需矛盾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工程已竣工驗收并全面運行,青海省湟水北岸城鎮飲水安全及工業用水、干旱山區100萬畝(1畝≈0.067公頃)耕地及林草地灌溉將得到有效保障。此次增殖放流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彰顯了工程在生態與民生領域的雙重價值。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