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灘上踏歌行
——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四) 青海新聞網" > 金銀灘上踏歌行
——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四) 青海新聞網" />

      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  圖片報道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金銀灘上踏歌行
      ——推動青海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丁玉梅    發布時間:2025-05-13 07:42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513055221洛桑尖措(左一)在帶隊騎行。受訪者提供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四月底的金銀灘草原,撥開枯黃的牧草,零星的嫩芽探出頭。遠處的山脊殘雪未消,風掠過曠野,帶著高原春寒的凜冽。遠處,西海體育場內,一群身著藏袍吹著口哨的騎手策馬而過;近處,充滿年代感的小樓前,不時有騎行的游客穿行而過。

        這片曾因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而聞名的美麗草原,此刻雖未褪盡冬衣,卻因一位藏族漢子的堅守與創新早早蘇醒——海北達玉部落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洛桑尖措,作為民營企業主闖出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用20年光陰在雪域高原寫下新時代的“牧歌答卷”。

        洛桑尖措出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達玉民俗村。2003年的青海湖畔,旅游業剛萌芽。彼時還是海北州民族歌舞團歌手的洛桑尖措,在西海鎮租了間房,掛出“演藝廳”的招牌,開啟他的創業生涯。洛桑回憶,當時也有零散的游客前來,這是他第一次觸摸到文旅產業的脈搏。

        兩年后,青海湖金沙灣豎起30頂帳篷,洛桑尖措帶著妻子,做起了牧家樂。“給游客提供特色餐,也附帶了一些民俗歌舞表演。”只不過因為生態保護,2008年洛桑尖措主動撤出青海湖邊。雖有遺憾但他還是沒有放棄:“文旅產業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必須找到新出路。”

        轉機出現在同年底。電影《天邊的情歌》劇組找到洛桑尖措參演。影片播出后讓金銀灘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洛桑尖措敏銳抓住機遇,在達玉民俗村打造升級版牧家樂。“因為自行車賽的熱度,海晏也漸漸有了環湖騎行的游客。”為此,洛桑尖措特意在牧家樂購置了50輛自行車,供游客騎行。

        那些年,洛桑尖措總揣著筆記本在游客堆里轉悠,一位北京老人的話讓他徹夜難眠。老人帶著自行車環湖騎行,卻因高反遲遲無人救援,風景很美但后勤沒有保障,致使騎行旅途并不是很美好。自行車賽的蓬勃發展讓洛桑看到新機遇,但日益增多的騎行者暴露出的安全保障短板更令他揪心。

        2012年,洛桑尖措和朋友湊錢購買了1500輛自行車,在達玉民俗村成立海北達玉部落文體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這場“豪賭”很快得到驗證:次年騎行旺季,自行車供不應求。洛桑將利潤全部投入擴建,至2015年自行車增至5000輛,建成亞洲最大的騎行服務基地。車輪滾滾間,西海鎮悄然蛻變為“騎行天堂”。“騎行最火熱的時候,西海鎮有上百家騎行俱樂部。”洛桑尖措說。

        作為一名原二二一廠職工后代,洛桑尖措的骨血里刻著紅色基因。2013年,他在村里建了民俗館,里面展示了草原兒女為了祖國核事業,拖家帶口搬遷的故事,還擺放著不少父輩用過的老物件。

        有游客指著墻上的核爆蘑菇云照片問:“這些和旅游有啥關系?”洛桑尖措總會不厭其煩地回答:“沒有他們‘獻了青春獻子孫’,哪有今天的金銀灘?”

        真正的紅色旅游從不是簡單的景觀疊加,而是精神的喚醒與傳承。洛桑尖措深諳此道,他將父輩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的信仰化作旅游脈絡里的隱形基因。當游客在原子城舊址觸摸歷史溫度,在牧區星空下聆聽兩代人的堅守故事,旅游便成了無聲的思政課堂。

        “草原養活了企業,企業得反哺草原。”作為民營企業家,洛桑尖措從不忘建設家鄉的初心。2016年,他和達玉民俗村合作成立專業合作社,以“企業+合作社+牧戶”模式,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銷售村民牛羊肉和本地土特產,去年合作社收益達到了600多萬元。

        青海湖鄉達玉日秀村的先巴,在達玉民俗村忙著準備開業事宜。“以前我在家放牧,家里只有80多只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2013年我和村里人在洛桑尖措的扶持下,在達玉民俗村給游客提供騎馬服務,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去年還在西海鎮買了帶暖氣的樓房。”先巴說。

        歷經二十余載,洛桑尖措親歷環湖騎行產業從鼎盛到式微的跌宕歷程。在企業瀕臨破產之際,黨和政府始終如一地扶持,成為他堅守環湖北岸騎行產業的強大動力。

        當地政府既通過常態化補貼紓解經營壓力,更在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關鍵時刻,協調國有企業提供擔保貸款。這條政策紅繩,一頭系著市場經濟的潮起潮落,一頭牽著民營企業家的赤子初心。

        這兩天,洛桑尖措通過海北州的牽線,在山東開展招商推介。“對于去青海湖騎行,體驗游牧樂趣,傳承紅色精神,很多企業負責人都很感興趣,我們已與好幾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洛桑尖措不由感嘆:紅色精神、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就像金銀灘的星光,只有融合起來才能照亮鄉村振興的路。

        記者手記:滾滾車輪“轉”新篇

        站在金銀灘的曠野上,春風卷著遠處達玉部落的彩旗獵獵作響。基地工作人員忙著檢修自行車,準備即將來臨的開業工作。

        看著成排檢修的自行車,眼前不由浮現起洛桑尖措在山東推介的場景。枯黃的牧草下,草根早就在攢勁了。這就像洛桑尖措二十年創業路的注腳——當大多數人在春寒中裹緊衣襟時,總有人以灼熱的信念融化凍土。

        當環湖騎行還只是專業賽事的陪襯時,洛桑尖措看見普通游客對安全保障的渴求;當牧家樂扎堆復制時,他捕捉到文化體驗的深層需求。這種敏銳不是天賦,而是用腳丈量出的認知:創業初期每天騎行記錄路況,深夜蹲守帳篷聽游客抱怨。正是無數民營企業家這種貼著地皮生長的創新,讓鄉村振興擺脫了“輸血式”路徑依賴。

        在牧民先巴家暖意融融的樓房里,記者觸摸到“活水”的真實溫度。過去世代放牧的家族,如今靠旅游業有了不錯的收入。這種裂變不僅發生在家庭內部——2023年,達玉民俗村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村里合作社年收入超百萬元……民營經濟的活水一旦涌動,便能激活整片土地沉睡的細胞。

        (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很黄很污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免费乱码| 1000部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小小的日本乱码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污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和朋友共享娇妻高hh| 国产在线h视频| 我的娇妻acome|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狂野小农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v片免费播放|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好男人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射|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视频| 日韩avapp|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欧美综合激情网|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免费视频| 色哟哟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帅男男gay网站视频| 福利视频免费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 欧美黑人粗硬大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