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全國重點媒體采訪活動本網報道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這樣的思政課 走“新”更走“心”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8-23 16:40:19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趙晶 黨成恩 報道)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開展紅色實踐育人是新時代紀念館“大思政課”建設的題中之義。

  作為全國首批“大思政課”教育基地,如何更好發揮主陣地教育功能?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以“兩彈一星”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厚,在思政課建設當中發揮了專題思政課的作用。  

  
紀念館入口處。趙晶 攝

  如何依托紀念館主陣地,上好“紀念館里的思政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求得“最優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兩彈一星”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強調“‘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說,“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通過紀念館展陳的圖文、實物等,可以看到功勛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在青海高原無私奉獻、默默奮斗的故事,全面了解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歷史全貌,感悟“兩彈一星”精神,進一步激勵青少年認真學習領悟、傳承弘揚紅色精神,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紀念館陳列的文物。趙晶 攝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今年以“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為主題,重點打造的情景黨課《永不褪色的金銀灘——“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以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在廣大師生心中激起層層波瀾。

  這種別具一格的思政教育更加貼近青少年,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是一次成功的創新實踐。  

到大學開展主題宣講。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供圖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打造的《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信仰支撐》等多堂思政課,以演講、音詩畫、情景劇、現場講解等方式展開,時長一般在60到70分鐘之間,生動講述“兩彈一星”研制的輝煌歷程和“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真情講述了新中國科技拓荒者和建設者、創業者匯聚金銀灘,戰天斗地、披荊斬棘的愛國奮斗事跡和深鉆細研、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故事。

  2023年,青海原子城紀念館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等高校開展“兩彈一星”精神宣講30余場,成效顯著。去年9月,《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以開學第一課的形式,到青海建筑職業學院、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青海民族大學等省內學校進行宣講,深情的講解、精彩的演繹,激蕩心靈、感人至深,贏得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和強烈共鳴。

  如何才能更“懂”這代年輕人?如何讓思政課答好青春之問?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尋求“一題多解”。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游覽效果上下足了功夫。對紀念館及紅色紀念設施進行全景航拍數字化采集,并對紀念館整體區域進行傾斜攝影及建模,配以文字簡介及語音講解,將物質層面的紅色遺產與非物質層面的歷史記憶相結合,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制約。

  紀念館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新媒體矩陣的加持,讓“大思政課”活起來、立起來。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設官方賬號,以文字、圖片、微視頻等多種方式,深度挖掘照片、展板、文物、人物的故事。每周定期推送一篇微視頻,用藏語、蒙語、漢語等多種語言進行講述,用“網言網語”“青言青語”在網絡云課堂上好“大思政課”,實現了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統一,讓“有意義”變得“有意思”。目前,已發布微視頻作品60余期,抖音平臺關注量超過3萬、點贊量超過10萬人次,微信公眾號關注量超過15萬。 

紀念館陳列。趙晶 攝

  今年6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在主持召開全省學校思政課建設座談會暨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提升思政課教育實效,打造讓學生聽得懂、記得住、受感染并終身受益的思政課。

  按照省委總體部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服務全省大局的思路舉措更加明晰。馬清芳表示,下一步,紀念館將不斷挖掘原子城紅色文化資源,繼續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有效促進紀念館紅色資源融入學校思政課程,努力將“兩彈一星”紅色故事轉化為學校思政課最寶貴的優質教育資源,使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實現紀念館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向共贏。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與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座談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剛察:共筑生態屏障 守護湟魚家園
沙柳河畔:守望生命 綻放青春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果洛:瑪多牛羊將吃上“飛地草面包”
西寧市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優秀人才
24H熱點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湖仙女灣:...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沙柳河畔:守望...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剛察果洛藏...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剛察縣果洛...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剛察:共筑...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同寶山:見...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同寶山的故...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湖:生態奇...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互助:奏響...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青海互助:土族...
熱點圖片
【走進221致敬元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棒子底下出尖端”
【走進221致敬元勛—...
踏遍青山人未老——記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獲得者潘彤
踏遍青山人未老——...
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9攝氏度 西寧的夏天就是這么涼快
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6....
青海:以現代化審判管理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公正與效率
青海:以現代化審判...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西寧夜經濟更迭升級盛景綻放——年中經濟看亮點系列報道之五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農經觀察】“中國氣候好產品”——高原上的小小草莓
【農經觀察】“中國...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聽第一書記講駐村幫扶的大事小情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希望的田野上】青蒜苗撥動日月山下“金算盤”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這樣的思政課 走“新”更走“心”

青海新聞網
2024-08-23 16: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這樣的思政課 走“新”更走“心”

青海新聞網
2024-08-23 16:4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文化中國行”之走進大美青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這樣的思政課 走“新”更走“心”

  • 2024-08-23 16:40:19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趙晶 黨成恩 報道)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開展紅色實踐育人是新時代紀念館“大思政課”建設的題中之義。

  作為全國首批“大思政課”教育基地,如何更好發揮主陣地教育功能?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以“兩彈一星”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資源豐厚,在思政課建設當中發揮了專題思政課的作用。  

  
紀念館入口處。趙晶 攝

  如何依托紀念館主陣地,上好“紀念館里的思政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求得“最優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兩彈一星”精神及其時代價值,強調“‘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館長馬清芳說,“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通過紀念館展陳的圖文、實物等,可以看到功勛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在青海高原無私奉獻、默默奮斗的故事,全面了解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歷史全貌,感悟“兩彈一星”精神,進一步激勵青少年認真學習領悟、傳承弘揚紅色精神,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紀念館陳列的文物。趙晶 攝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今年以“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為主題,重點打造的情景黨課《永不褪色的金銀灘——“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以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在廣大師生心中激起層層波瀾。

  這種別具一格的思政教育更加貼近青少年,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是一次成功的創新實踐。  

到大學開展主題宣講。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供圖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打造的《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信仰支撐》等多堂思政課,以演講、音詩畫、情景劇、現場講解等方式展開,時長一般在60到70分鐘之間,生動講述“兩彈一星”研制的輝煌歷程和“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內涵,真情講述了新中國科技拓荒者和建設者、創業者匯聚金銀灘,戰天斗地、披荊斬棘的愛國奮斗事跡和深鉆細研、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故事。

  2023年,青海原子城紀念館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等高校開展“兩彈一星”精神宣講30余場,成效顯著。去年9月,《永不褪色的金銀灘》以開學第一課的形式,到青海建筑職業學院、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青海民族大學等省內學校進行宣講,深情的講解、精彩的演繹,激蕩心靈、感人至深,贏得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和強烈共鳴。

  如何才能更“懂”這代年輕人?如何讓思政課答好青春之問?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尋求“一題多解”。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游覽效果上下足了功夫。對紀念館及紅色紀念設施進行全景航拍數字化采集,并對紀念館整體區域進行傾斜攝影及建模,配以文字簡介及語音講解,將物質層面的紅色遺產與非物質層面的歷史記憶相結合,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制約。

  紀念館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新媒體矩陣的加持,讓“大思政課”活起來、立起來。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和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設官方賬號,以文字、圖片、微視頻等多種方式,深度挖掘照片、展板、文物、人物的故事。每周定期推送一篇微視頻,用藏語、蒙語、漢語等多種語言進行講述,用“網言網語”“青言青語”在網絡云課堂上好“大思政課”,實現了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統一,讓“有意義”變得“有意思”。目前,已發布微視頻作品60余期,抖音平臺關注量超過3萬、點贊量超過10萬人次,微信公眾號關注量超過15萬。 

紀念館陳列。趙晶 攝

  今年6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在主持召開全省學校思政課建設座談會暨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提升思政課教育實效,打造讓學生聽得懂、記得住、受感染并終身受益的思政課。

  按照省委總體部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服務全省大局的思路舉措更加明晰。馬清芳表示,下一步,紀念館將不斷挖掘原子城紅色文化資源,繼續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有效促進紀念館紅色資源融入學校思政課程,努力將“兩彈一星”紅色故事轉化為學校思政課最寶貴的優質教育資源,使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實現紀念館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雙向共贏。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爽|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欧美人与动交片免费播放| 免费jlzzjlzz在线播放视频| 超清av在线播放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freesexvideos糟蹋hd|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资源站| h片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欧美粗大猛烈水多18p|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花季传媒app免费版网站下载安装|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99re在线观看视频|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更新的2019免费国语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好痛太长太深弄死我了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欧美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