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片頭條
“茶飯四道”吹來文明新鄉風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郭紅霞
發布時間:2025-07-22 10:48:25
編輯:李家奕
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開播。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茶飯四道”“一碗熬飯”“湯米三碗”“四碗吃包子”……今年以來,青海省西寧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和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城鄉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事不辦或簡辦,大力培育時代新風新貌。7月初,西海新聞記者走進西寧市5區2縣的4個村莊,實地感受移風易俗帶來的變化。

  “茶飯四道”,讓新鄉風吹遍靜房村

  眼下正值高考生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日子,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靜房村的老黨員和村兩委干部走街串巷,再次向村民宣傳不辦升學宴、不大擺宴席等新鄉風。

  “凡是不辦升學宴、喪事簡辦、婚事新辦的,我們都會給予獎勵,并且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說起村里移風易俗的變化,靜房村黨支部書記謝海梅臉上洋溢著笑容。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靜房村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吸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村民代表進入紅白理事會。村黨支部設立15萬元鄉風文明基金,獎勵大學生家庭、零彩禮婚姻家庭、喪事簡辦家庭等,以培育鄉風文明為目標,探索“茶飯四道”移風易俗新方法,為鄉村文明建設帶來新案例。

  何為“茶飯四道”?一道茶:親人離世后,家屬為每位前來吊唁的親友沏上一杯清茶,以表對逝者的追思。二道菜:喪事期間,不設復雜宴席,僅準備2葷2素簡單菜品,避免大操大辦帶來的鋪張浪費。三道米:祭拜當天,不大操大辦,不設置復雜宴席,用一碗米飯和4個菜品招待客人。四道面:逝者下葬后,為親友準備一碗清湯面或素面,以簡單的食物為喪事畫上句號。

  “茶飯四道”模式在報喪、餐飲、煙酒管理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全面革新,既減輕了村民的經濟壓力,又凈化了鄉村風氣。謝海梅說,在此基礎上,靜房村同步推行婚俗“三限”,明確彩禮不高于8萬元,宴席不超過15桌、每桌標準不高于500元,禮金不高于200元。喪事推進“三改”,將3天法事縮短為1天,紙扎祭品改為鮮花悼念,吹打班子改為播放哀樂。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遏制婚喪嫁娶中的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等現象。

  一碗熬飯,讓厚養薄葬成風尚

  一碗熬飯也能辦喪事?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用實際經驗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走進位于池漢村的湟源縣第一個村級殯葬服務中心,寬敞的殯葬大廳內,桌椅、廚房、衛生間等一應俱全。這個殯葬服務中心自建成以來,已為周邊900余戶群眾提供喪葬服務。今年,殯葬服務中心已為池漢村及周邊村共17戶家庭提供喪葬服務,為村里8戶推行“一碗熬飯”簡辦喪事的家庭,各獎勵了1000元。

  所謂的“一碗熬飯”簡辦喪事,即為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每人提供一碗熬飯,嚴格控制喪葬費用、規模、標準,用哀樂代替嗩吶,讓“厚養薄葬”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名村民心中。池漢村黨總支副書記吳延業說,村里因地制宜開展移風易俗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陣地建設、開展宣傳教育等舉措,引導廣大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培養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齊心協力建設文明鄉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在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鹽莊村,“湯米三碗”辦喪事已盛行多年。鹽莊村黨總支書記洪萬云介紹,所謂“湯米三碗”,就是一小碗米,一碗肉菜,一小碗酸辣湯。鹽莊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發揮典型引領作用,設立積分制評分辦法,鼓勵村民通過參與公益勞動、人居環境整治、喜事廉辦、“湯米三碗”辦喪事等方式,獲得愛心積分,憑積分在“愛心超市”換取相應生活用品。

  鹽莊村推行的一系列移風易俗舉措,取得顯著成效。洪萬云說,群眾負擔有效減輕,移風易俗在鹽莊村已深入人心,主動簡辦紅白事家庭達到全覆蓋,攀比浪費現象顯著減少,文明鄉村蔚然成風。

  直播宣傳,讓移風易俗入人心

  “今天,我們通過直播間呼吁全縣大力推行‘四碗吃包子’,提倡喪事簡辦、婚事新辦……”一場特別的直播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仙米村開播。仙米村黨支部書記陳玉柱、橋頭鎮老營莊村村委會主任趙興文、小煤洞村黨支部書記鄭生林正在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分享“四碗吃包子”喪事簡辦約定的來歷。

  3人用質樸的青海方言倡導大家厚養薄葬,喪事推行“四碗吃包子”的做法,杜絕食物浪費和盲目攀比現象。這樣的直播,仙米村已經播了20余場,累計吸引超過60萬人次觀看。

  仙米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全省首個村級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直播間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本地網紅等嘉賓,通過故事分享、才藝表演、政策解讀等形式,在大通縣營造“移舊俗、除陋習、促文明、倡新風”的良好氛圍。

  如今,仙米村在村內黨員和村干部的帶領下,“生前多孝敬、逝后從儉辦”的理念已家喻戶曉。

  從大擺宴席到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從入戶宣講到線上直播,西寧市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覆蓋”工作原則,在全市宣傳推廣“茶飯四道”“一碗熬飯”“湯米三碗”“四碗吃包子”等喪宴簡辦典型經驗,持續降低群眾辦喪事的費用,厚養薄葬、節儉治喪、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尚逐漸形成。

  (來源:西海都市報)

推薦閱讀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
省政府召開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 羅東川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青海海西州:有效保障“菜籃子”穩產保供
青海西寧市:財政發力“真金白銀”促消費
24H熱點
環青賽新賽道盛迎全國百余支車隊
一場藝術與美味交融的盛宴 ——“西海2261·河湟文...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足球盛宴掀熱潮 特色展銷聚...
【生態深一度】一場逆流而上的生命遠征
四個市州特色文獻書展亮相省城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度“...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援青路上“青”情濃——援青...
青海湖小浪花U13女子足球隊凱旋
風雨中,他們守護平安……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海北主場活動舉行首場文...
熱點圖片
360名游客共赴大美青海之約
360名游客共赴大美青...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傾情傾力促進棲霞湟中交流交融——記南京市東西部協作掛職干部、青海西寧市湟中區協作辦主任 周鵬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
涼爽成為青海西寧市最硬核“旅游名片”——避暑度假到西寧系列報道之六
涼爽成為青海西寧市...
【黨旗領航】一曲“花兒”激活產業融合新圖景
【黨旗領航】一曲“...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系列報道之七 青海:萬千旅人 萬千風情
“青海暑期旅游觀察...
【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逐綠前行 成績斐然
【活力中國調研行】...
【活力中國調研行】高原特色產業破題升級
【活力中國調研行】...
“茶飯四道”吹來文明新鄉風
“茶飯四道”吹來文...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茶飯四道”吹來文明新鄉風

西海都市報
2025-07-22 10: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茶飯四道”吹來文明新鄉風

西海都市報
2025-07-22 10:4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茶飯四道”吹來文明新鄉風

  • 2025-07-22 10:48:25
  • 來源:西海都市報
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開播。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茶飯四道”“一碗熬飯”“湯米三碗”“四碗吃包子”……今年以來,青海省西寧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和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城鄉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事不辦或簡辦,大力培育時代新風新貌。7月初,西海新聞記者走進西寧市5區2縣的4個村莊,實地感受移風易俗帶來的變化。

  “茶飯四道”,讓新鄉風吹遍靜房村

  眼下正值高考生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日子,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靜房村的老黨員和村兩委干部走街串巷,再次向村民宣傳不辦升學宴、不大擺宴席等新鄉風。

  “凡是不辦升學宴、喪事簡辦、婚事新辦的,我們都會給予獎勵,并且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說起村里移風易俗的變化,靜房村黨支部書記謝海梅臉上洋溢著笑容。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靜房村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吸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村民代表進入紅白理事會。村黨支部設立15萬元鄉風文明基金,獎勵大學生家庭、零彩禮婚姻家庭、喪事簡辦家庭等,以培育鄉風文明為目標,探索“茶飯四道”移風易俗新方法,為鄉村文明建設帶來新案例。

  何為“茶飯四道”?一道茶:親人離世后,家屬為每位前來吊唁的親友沏上一杯清茶,以表對逝者的追思。二道菜:喪事期間,不設復雜宴席,僅準備2葷2素簡單菜品,避免大操大辦帶來的鋪張浪費。三道米:祭拜當天,不大操大辦,不設置復雜宴席,用一碗米飯和4個菜品招待客人。四道面:逝者下葬后,為親友準備一碗清湯面或素面,以簡單的食物為喪事畫上句號。

  “茶飯四道”模式在報喪、餐飲、煙酒管理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全面革新,既減輕了村民的經濟壓力,又凈化了鄉村風氣。謝海梅說,在此基礎上,靜房村同步推行婚俗“三限”,明確彩禮不高于8萬元,宴席不超過15桌、每桌標準不高于500元,禮金不高于200元。喪事推進“三改”,將3天法事縮短為1天,紙扎祭品改為鮮花悼念,吹打班子改為播放哀樂。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遏制婚喪嫁娶中的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等現象。

  一碗熬飯,讓厚養薄葬成風尚

  一碗熬飯也能辦喪事?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用實際經驗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走進位于池漢村的湟源縣第一個村級殯葬服務中心,寬敞的殯葬大廳內,桌椅、廚房、衛生間等一應俱全。這個殯葬服務中心自建成以來,已為周邊900余戶群眾提供喪葬服務。今年,殯葬服務中心已為池漢村及周邊村共17戶家庭提供喪葬服務,為村里8戶推行“一碗熬飯”簡辦喪事的家庭,各獎勵了1000元。

  所謂的“一碗熬飯”簡辦喪事,即為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每人提供一碗熬飯,嚴格控制喪葬費用、規模、標準,用哀樂代替嗩吶,讓“厚養薄葬”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名村民心中。池漢村黨總支副書記吳延業說,村里因地制宜開展移風易俗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陣地建設、開展宣傳教育等舉措,引導廣大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培養文明、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齊心協力建設文明鄉村,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在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鹽莊村,“湯米三碗”辦喪事已盛行多年。鹽莊村黨總支書記洪萬云介紹,所謂“湯米三碗”,就是一小碗米,一碗肉菜,一小碗酸辣湯。鹽莊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發揮典型引領作用,設立積分制評分辦法,鼓勵村民通過參與公益勞動、人居環境整治、喜事廉辦、“湯米三碗”辦喪事等方式,獲得愛心積分,憑積分在“愛心超市”換取相應生活用品。

  鹽莊村推行的一系列移風易俗舉措,取得顯著成效。洪萬云說,群眾負擔有效減輕,移風易俗在鹽莊村已深入人心,主動簡辦紅白事家庭達到全覆蓋,攀比浪費現象顯著減少,文明鄉村蔚然成風。

  直播宣傳,讓移風易俗入人心

  “今天,我們通過直播間呼吁全縣大力推行‘四碗吃包子’,提倡喪事簡辦、婚事新辦……”一場特別的直播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鎮仙米村開播。仙米村黨支部書記陳玉柱、橋頭鎮老營莊村村委會主任趙興文、小煤洞村黨支部書記鄭生林正在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分享“四碗吃包子”喪事簡辦約定的來歷。

  3人用質樸的青海方言倡導大家厚養薄葬,喪事推行“四碗吃包子”的做法,杜絕食物浪費和盲目攀比現象。這樣的直播,仙米村已經播了20余場,累計吸引超過60萬人次觀看。

  仙米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全省首個村級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仙米村移風易俗網絡直播間。直播間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本地網紅等嘉賓,通過故事分享、才藝表演、政策解讀等形式,在大通縣營造“移舊俗、除陋習、促文明、倡新風”的良好氛圍。

  如今,仙米村在村內黨員和村干部的帶領下,“生前多孝敬、逝后從儉辦”的理念已家喻戶曉。

  從大擺宴席到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從入戶宣講到線上直播,西寧市創新工作思路和舉措,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覆蓋”工作原則,在全市宣傳推廣“茶飯四道”“一碗熬飯”“湯米三碗”“四碗吃包子”等喪宴簡辦典型經驗,持續降低群眾辦喪事的費用,厚養薄葬、節儉治喪、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尚逐漸形成。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郭紅霞
編輯:李家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欧美激情videos|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黄色毛片在线播放|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久久综合久久网|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悠悠影院|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最近新免费韩国视频资源| 亚洲黄色一级毛片|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japan69xxxxtube|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带疼痛|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天堂资源bt种子在线| 中文字幕视频网|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91热视频在线观看| 大胸喷奶水的www的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