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迎接全省兩會】
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菲菲
發布時間:2024-01-16 08:02:45
編輯:馬燕燕
高原盛開“光伏藍”,打造綠色產業新高地。魯能青海分公司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訊 黨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青海考察調研、兩次參加全國人大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對青海發展寄予厚望,為青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產業“四地”建設,是青海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之錨”。近年來,青海深入貫徹黨中央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國家所需、青海所能,積極探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實踐,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各項工作穩健起步、推進有力、成效初顯,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青海,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是青海正確認識把握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先后制定出臺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進一步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細化實化到發展思路、實施路徑和工作任務上,推動在青海落地落實。

  圍繞產業“四地”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青海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能源條件和生態優勢,按照建設產業“四地”要求,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形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建成全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2022年鉀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3%,2023年前三季度生產鉀肥513萬噸,為端牢“中國飯碗”履行了青海擔當。率先實現國內IBC電池工業化量產,鋰電池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鎂基土壤修復材料產品實現從無到有,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逐步提升。

  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全面起勢——建成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爭取三批風電光伏大基地項目2343萬千瓦,占全國規模的10%以上,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綠色大數據中心投運,綠電實踐活動屢次刷新世界紀錄,青海綠電點亮杭州亞運會賽場。

  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升——東西南北四條各具特色的生態旅游精品環線加快打造,一批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布局建設,青海湖示范區創建成效初顯。生態旅游補償、特許經營準入機制創新建立,自然生態、民族風情、觀光探險等產品供給日益豐富,“大美青海·生態旅游”熱度快速提升。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響品牌名片——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產品、有機枸杞、冷水魚生產基地,累計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1050個,有機監測草原總面積突破1.2億畝(0.08億公頃),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超過780萬頭只,主要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2023年年內可輸出大宗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超90萬噸。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青海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結合實際、揚長避短,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聚焦綠色發展產業,厚植發展“新動能”,建設產業“四地”,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扎扎實實走上了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以服務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己任,深入開展清潔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清潔能源替代、儲能多元打造、產業升級推動、發展機制建設“六大行動”,努力將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扎實推動以綠色低碳為特點的清潔能源高地建設。

  隨著魯能冷湖50萬千瓦風電場等發電項目陸續并網,青海電網2023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達到980.88萬千瓦,全省電源總裝機和清潔能源裝機分別達到5497.08萬千瓦、5107.94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000萬千瓦、較2022年底增長23.77%,清潔能源發展保持強勁勢頭。

  為確保新能源“用得好”,青海省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綠色供電,提升本地新能源消納能力。圍繞工商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大力推行“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的化石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升級綠能大數據平臺,打造“雙碳”大數據中心,探索實施零碳產業示范園100%綠電供應……如今,清潔能源逐步成為青海經濟發展的支撐要素。

  綠色,不僅是青海的生態“底色”,更是青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透過“生態之窗”透視青海高質量發展成色,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設立為全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青海方案”;全省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達到7類87處,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9.2%;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高原高寒濕地和江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提升,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保護“中華水塔”行動深入開展,水源涵養能力穩步提升……

  從三江源頭到大湖之畔,從農區人家到草原牧鄉,青海聚力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屏障,打造綠色名片,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以綠色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勇前行。

  匯聚科技創新動能

  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

  為全面推進產業“四地”建設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邁進,青海向“新”而行,依靠創新驅動積蓄發展動能,積極培育新產業,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推動高原特色優勢農牧業的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農業科技現代化——

  為推動種業科技創新有序推進,青海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種業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全省種業行業快速發展。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青海復份庫成為國家核心庫,保存資源44.85萬份。25個畜禽遺傳資源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新選育羊肚菌新品種8個,填補了我省食用菌菌種空白。昆侖14號青稞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區單產超過300公斤。青薯9號推廣種植面積居全國之首……

  以科技創新驅動為引領,大力推進鹽湖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從一滴鹵水到鹽湖循環發展,青海鹽湖產業用科技創新驅動鹽湖資源綜合開發,逐步搭建起從單一鉀肥開發到鹽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耦合發展的循環產業模式。全省首個“揭榜掛帥”項目——“鹽湖老鹵制備無水氯化鎂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順利實施;高純氧化鎂晶體材料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項目+人才+技術+資金+平臺+企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

  推動打造清潔能源創新樣板,積極培育能源產業發展“新動能——

  深化應用多能互補協調調控技術,實現不同時段優化調度與實時控制功能的有效集成,增發新能源超過9000萬千瓦時。推廣應用源網荷儲互動技術,通過優化儲能電站充放電模式、完善源網荷儲協調平衡策略等技術手段,提升全網新能源利用率1.2個百分點。探索應用線路動態增容技術,提升新能源送出和重負荷地區供電能力……

  創新之火,勢可燎原。青海將以科技創新規劃為引領,高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建設高原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順應產業技術變革趨勢,以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為突破點,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深化產學研聯合,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有重點地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助力產業“四地”建設的步伐加快。

  回望來時路,展望新征程。青海省緊扣首要任務,一個舉措接著一個舉措,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發揮優勢、釋放潛力,產業“四地”向“新”發力,推動青海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推薦閱讀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
2023江蘇青海攜手并肩既“東成”也“西就”
青海西寧:紅領巾剪紙迎新春
"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擬入選名單
青海青新網絡傳媒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青海祁連:縣鄉鎮黨委政法委員隊伍建設剪影
西寧市舉行抗震救災綜合實戰演練
24H熱點
【迎接全省兩會】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
【迎接全省兩會】產業“四地”建設書寫“綠色答卷”
【平安建設在身邊】一顆法治“種子”潤澤農民心田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非遺...
【生態觀察】滿懷青綠 “三生共贏”繪新景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玩冰樂雪熱嗨寒冬 ...
【迎接全省兩會·今日視點】 峰回路轉“謀”轉型 柳...
【迎接全省兩會·一線故事】“綠電”天上走 “銀絲...
【迎接全省兩會】青海,讓“綠色”更具價值
【回眸2023】把汗水灑在田野里
熱點圖片
花燈花海惹人醉
花燈花海惹人醉
【喜迎全省兩會】從300余只到3400余只 普氏原羚見證青海湖生態之變
【喜迎全省兩會】從3...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冬春勝景】玩冰樂雪熱嗨寒冬 ——“大美青海冬春游”系列報道之五
【相約大美青海 暢覽...
【迎接全省兩會·今日視點】 峰回路轉“謀”轉型 柳暗花明向“綠”行
【迎接全省兩會·今日...
寒夜救援!3名游客登山被困,門源多部門緊急救援
寒夜救援!3名游客登...
【回眸2023】把汗水灑在田野里
【回眸2023】把汗水...
【迎接全省兩會】青海,讓“綠色”更具價值
【迎接全省兩會】青...
【生態觀察】滿懷青綠 “三生共贏”繪新景
【生態觀察】滿懷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迎接全省兩會】
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青海日報
2024-01-16 08: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迎接全省兩會】
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青海日報
2024-01-16 08:0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迎接全省兩會】
產業“四地”向“新”發力 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 2024-01-16 08:02:45
  • 來源:青海日報
高原盛開“光伏藍”,打造綠色產業新高地。魯能青海分公司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訊 黨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青?疾煺{研、兩次參加全國人大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對青海發展寄予厚望,為青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產業“四地”建設,是青海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之錨”。近年來,青海深入貫徹黨中央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國家所需、青海所能,積極探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實踐,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各項工作穩健起步、推進有力、成效初顯,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青海,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是青海正確認識把握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先后制定出臺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進一步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細化實化到發展思路、實施路徑和工作任務上,推動在青海落地落實。

  圍繞產業“四地”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青海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能源條件和生態優勢,按照建設產業“四地”要求,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形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建成全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2022年鉀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3%,2023年前三季度生產鉀肥513萬噸,為端牢“中國飯碗”履行了青海擔當。率先實現國內IBC電池工業化量產,鋰電池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鎂基土壤修復材料產品實現從無到有,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逐步提升。

  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全面起勢——建成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爭取三批風電光伏大基地項目2343萬千瓦,占全國規模的10%以上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綠色大數據中心投運,綠電實踐活動屢次刷新世界紀錄,青海綠電點亮杭州亞運會賽場。

  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升——東西南北四條各具特色的生態旅游精品環線加快打造,一批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布局建設,青海湖示范區創建成效初顯。生態旅游補償、特許經營準入機制創新建立,自然生態、民族風情、觀光探險等產品供給日益豐富,“大美青海·生態旅游”熱度快速提升。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響品牌名片——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畜產品、有機枸杞、冷水魚生產基地,累計認證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1050個,有機監測草原總面積突破1.2億畝(0.08億公頃),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超過780萬頭只,主要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2023年年內可輸出大宗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超90萬噸。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青海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結合實際、揚長避短,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聚焦綠色發展產業,厚植發展“新動能”,建設產業“四地”,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扎扎實實走上了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以服務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己任,深入開展清潔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清潔能源替代、儲能多元打造、產業升級推動、發展機制建設“六大行動”,努力將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扎實推動以綠色低碳為特點的清潔能源高地建設。

  隨著魯能冷湖50萬千瓦風電場等發電項目陸續并網,青海電網2023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達到980.88萬千瓦,全省電源總裝機和清潔能源裝機分別達到5497.08萬千瓦、5107.94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000萬千瓦、較2022年底增長23.77%,清潔能源發展保持強勁勢頭。

  為確保新能源“用得好”,青海省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綠色供電,提升本地新能源消納能力。圍繞工商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大力推行“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的化石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升級綠能大數據平臺,打造“雙碳”大數據中心,探索實施零碳產業示范園100%綠電供應……如今,清潔能源逐步成為青海經濟發展的支撐要素。

  綠色,不僅是青海的生態“底色”,更是青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透過“生態之窗”透視青海高質量發展成色,三江源國家公園的設立為全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青海方案”;全省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達到7類87處,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9.2%;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高原高寒濕地和江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提升,生物多樣性日趨豐富;保護“中華水塔”行動深入開展,水源涵養能力穩步提升……

  從三江源頭到大湖之畔,從農區人家到草原牧鄉,青海聚力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屏障,打造綠色名片,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以綠色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勇前行。

  匯聚科技創新動能

  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

  為全面推進產業“四地”建設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邁進,青海向“新”而行,依靠創新驅動積蓄發展動能,積極培育新產業,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推動高原特色優勢農牧業的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農業科技現代化——

  為推動種業科技創新有序推進,青海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種業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全省種業行業快速發展。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青海復份庫成為國家核心庫,保存資源44.85萬份。25個畜禽遺傳資源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新選育羊肚菌新品種8個,填補了我省食用菌菌種空白。昆侖14號青稞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區單產超過300公斤。青薯9號推廣種植面積居全國之首……

  以科技創新驅動為引領,大力推進鹽湖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和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從一滴鹵水到鹽湖循環發展,青海鹽湖產業用科技創新驅動鹽湖資源綜合開發,逐步搭建起從單一鉀肥開發到鹽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耦合發展的循環產業模式。全省首個“揭榜掛帥”項目——“鹽湖老鹵制備無水氯化鎂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順利實施;高純氧化鎂晶體材料生產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項目+人才+技術+資金+平臺+企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

  推動打造清潔能源創新樣板,積極培育能源產業發展“新動能——

  深化應用多能互補協調調控技術,實現不同時段優化調度與實時控制功能的有效集成,增發新能源超過9000萬千瓦時。推廣應用源網荷儲互動技術,通過優化儲能電站充放電模式、完善源網荷儲協調平衡策略等技術手段,提升全網新能源利用率1.2個百分點。探索應用線路動態增容技術,提升新能源送出和重負荷地區供電能力……

  創新之火,勢可燎原。青海將以科技創新規劃為引領,高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建設高原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順應產業技術變革趨勢,以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為突破點,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深化產學研聯合,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有重點地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助力產業“四地”建設的步伐加快。

  回望來時路,展望新征程。青海省緊扣首要任務,一個舉措接著一個舉措,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發揮優勢、釋放潛力,產業“四地”向“新”發力,推動青海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作者 王菲菲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91大神在线免费观看|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久草热久草视频| 欧美黑人bbbbbbbbb|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区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 日操夜操天天操|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爽的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高清免费永久在线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久草网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