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
民族團結進步巨筆描繪和諧畫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評之九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宥力
發布時間:2024-03-12 07:22:29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行走在青海各地的城鎮社區、鄉村牧區,處處可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場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和諧發展、和衷共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青海正不斷舒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動人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在青海,各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族人民心向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新時代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

石榴花開,籽籽同心。李娜 魏雅琪 攝

  夯基筑路,創建步伐走深走實

  陽光暖暖地照耀著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小學,教室里時而傳出的瑯瑯讀書聲甚是美妙。校長劉成旭走進思政工作室,看著眼前一件件孩子們的手工作品,臉上滿是“寵溺”的笑容。

  這個工作室中最大的一個展區展出的是孩子們做的關于“民族團結”主題的作品,“這是彩筆畫、這是手抄報,還有用不同顏色的豆子粘貼的,還有的是用毛線編織的……每一件作品都非常用心。”劉成旭說,“先不說精美不精美,只要孩子們用心做了,就會有收獲,這是我們舉辦這項活動的初心。”

  在一件件滿是稚氣的手工作品中,孩子們表達了自己對“我心向黨”“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等主題的理解,在他們清澈的心靈中,“民族團結”的種子已經深深埋下。

  在青海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的進程中,還有很多個“彩虹小學”把創建工作作為己任,既有遵循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定,也有敢為人先的魄力,不斷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加快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是青海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

  怎樣才能把這條路走得又穩又好?既要創新突破,也要虛心學習。2023年,我省專門組織各級創建辦專職副主任赴云南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做法,促進學習交流,提升創建工作能力水平;又通過舉辦“中國民族學學會2023年高層論壇暨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理論與實踐”論壇,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創新推進示范省創建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如果說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保障,那么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就是為基石“加碼”。

  在創建工作中,青海深入推進社區“石榴籽家園”建設,全省各地著力推動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累計建成388個“石榴籽家園”,有力構建起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發展環境,并在全國推廣青海經驗做法。扎實做好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推薦、審核、申報、命名等工作,全省縣(市、區)全國示范區命名數增加到42個,達到93.3%。省級命名119個示范區示范單位、40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20個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

  對已命名滿5年的全國、全省示范區示范單位進行復檢復驗,各地在互檢互學中有力解決了“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問題,持續推進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各民族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團結和睦。

  創新載體,機制架起四梁八柱

  在青海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競賽歷經14年的打造,已經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展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學習成效的重要平臺。

  一直以來,青海堅持把思想引領作為先導性、基礎性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全過程,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活動。

  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為牽引,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進’活動,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團結進步‘青海樣板’。持續開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十項行動’,構建‘兩平臺、四載體’,深化城市民族工作,打造一批共有精神家園標志性成果。加快實施少數民族發展項目,培育壯大民族地區產業品牌……”

  對于“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目標,青海民族大學的師生頗有感觸。他們表示,學校每年會組織很多不同形式的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活動,大家通過交流學習,有了根深蒂固的共識:“民族團結是社會的基石,我們要攜手共進,相互尊重,發揚民族文化,把民族團結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相同的認識,共同的目標,共有的精神家園,讓青海民族團結進步的腳步一年比一年走得扎實。

  2023年,全省組織開展“我為民族團結代言”短視頻拍攝活動,34名代言人“小切口”深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宣傳我省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欣榮景象;22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突出貢獻者被評為“青海民族團結感動人物”;全國24家重點網絡媒體開展“石榴花開別樣紅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采訪活動,440多萬次的點擊量讓青海以一種別樣的美讓更多人了解,它不同于生態美,不同于人文美,而是在青海大地上“多元文化,民族團結,繁榮發展,和諧共生”的美。

  青海持續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一中心三基地”格局,挖掘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事實和現實實踐。連續多年在全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打造“青海石榴籽家園”系列網絡新媒體宣傳品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短視頻展播、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網絡答題等活動。發布推廣使用以石榴和數字“56”為外形和主體,以昆侖山、長江、黃河、瀾滄江為主要元素的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形象標識(LOGO),設立主題公園、宣傳長廊,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等,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青海深化了民族團結思想教育,唱響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旋律。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匯聚合力,共促交往交流交融

  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杯”足球賽已經舉辦了17年,從當時的足球愛好者自發組織,已經發展為目前全州六縣全部參與的果洛州最高級別賽事,并在全州乃至全省范圍內享有盛名,被當地稱為“果超聯賽”,也是全國海拔最高的足球賽事之一。

  比賽期間,來自不同地域的球員因足球相聚,盡管面臨著高海拔、干燥、低溫、缺氧的環境,但他們對于足球的熱情不減,在高原之上展現著拼搏精神,也共同分享著激情與快樂。2023年,第九屆“果超聯賽”還邀請到來自西藏、四川、甘肅、青海等地的9支球隊共同參賽,不僅豐富了本地區體育賽事活動,也拉近了與周邊地區足球愛好者的感情,帶動了青甘川藏地區的足球氛圍。

  同樣在青海,一年一度的青海省農牧民籃球賽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全省農牧民群眾的籃球盛宴在省內群眾基礎深厚、關注度高、參與度廣、影響力大,不僅推動了青海文化體育和旅游事業健康發展,也逐漸成為宣傳推介大美青海的一張新名片。參賽運動員涵蓋多個民族,賽事激發了農牧民群眾健身熱情,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籃球運動在農村牧區普及發展,更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除了體育項目,青海還從多個領域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培育97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評定80家省級非遺工坊和非遺傳承基地,設立省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厚植各民族共創共享共傳的中華文化基因。大力挖掘、宣傳瞿曇寺等蘊涵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

  大力實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項行動”。落實國家民委三項計劃,啟動實施基層組織“領頭雁”能力提升“強基”等跨區域“三交”十項行動,全面推動基層干部、青少年、各族群眾等各類群體走出青海、融入全國。

  2023年,援青省市投入9300余萬元支持青海六州實施促進“三交”項目。通過打造“環湖賽”等國際品牌賽事,以旅游促進省內外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創新打造388個社區“石榴籽家園”,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民族工作模式,實現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青海各族黨員干部群眾心里都裝著一個明明白白的道理:“只要民心相通,和睦團結,就能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幸福。”

推薦閱讀
青海代表團繼續審議各項決議草案
青海代表團召開工作總結會
媒體團走進青海省自然資源系統首家海外經濟實體
媒體團走進老撾中資企業 感受中國速度中國質量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西寧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你點我檢”活動
青海西寧:怡心園片區管網提升改造項目開復工
24H熱點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民族...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 連線北京】同心...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凝聚...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凝心...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 連線北京】數字...
【兩會特別報道】“追光”,從“光伏街”的變遷說...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平安...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連線北京】烙上...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厚植...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連線北京】高原...
熱點圖片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凝聚磅礴力量 重建美好家園——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評之八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 連線北京】同心繪就民族團結進步新畫卷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
【祖國好 家鄉美】青海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迎來春天首批赤麻鴨
【祖國好 家鄉美】青...
兩會視界
兩會視界
凝心聚力,精心描繪鄉村振興好圖景
凝心聚力,精心描繪...
數字賦能,讓群眾暢享指尖上的智“惠”
數字賦能,讓群眾暢...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用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
羊曲水電站1號機組定子順利吊裝成功
羊曲水電站1號機組定...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
民族團結進步巨筆描繪和諧畫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評之九

青海日報
2024-03-12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
民族團結進步巨筆描繪和諧畫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評之九

青海日報
2024-03-12 07: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兩會特刊·青報觀察】
民族團結進步巨筆描繪和諧畫卷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評之九

  • 2024-03-12 07:22:29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行走在青海各地的城鎮社區、鄉村牧區,處處可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場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和諧發展、和衷共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青海正不斷舒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動人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在青海,各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族人民心向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新時代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

石榴花開,籽籽同心。李娜 魏雅琪 攝

  夯基筑路,創建步伐走深走實

  陽光暖暖地照耀著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小學,教室里時而傳出的瑯瑯讀書聲甚是美妙。校長劉成旭走進思政工作室,看著眼前一件件孩子們的手工作品,臉上滿是“寵溺”的笑容。

  這個工作室中最大的一個展區展出的是孩子們做的關于“民族團結”主題的作品,“這是彩筆畫、這是手抄報,還有用不同顏色的豆子粘貼的,還有的是用毛線編織的……每一件作品都非常用心。”劉成旭說,“先不說精美不精美,只要孩子們用心做了,就會有收獲,這是我們舉辦這項活動的初心。”

  在一件件滿是稚氣的手工作品中,孩子們表達了自己對“我心向黨”“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等主題的理解,在他們清澈的心靈中,“民族團結”的種子已經深深埋下。

  在青海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的進程中,還有很多個“彩虹小學”把創建工作作為己任,既有遵循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定,也有敢為人先的魄力,不斷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

  加快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是青海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

  怎樣才能把這條路走得又穩又好?既要創新突破,也要虛心學習。2023年,我省專門組織各級創建辦專職副主任赴云南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做法,促進學習交流,提升創建工作能力水平;又通過舉辦“中國民族學學會2023年高層論壇暨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理論與實踐”論壇,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創新推進示范省創建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如果說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保障,那么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就是為基石“加碼”。

  在創建工作中,青海深入推進社區“石榴籽家園”建設,全省各地著力推動基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累計建成388個“石榴籽家園”,有力構建起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發展環境,并在全國推廣青海經驗做法。扎實做好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推薦、審核、申報、命名等工作,全省縣(市、區)全國示范區命名數增加到42個,達到93.3%。省級命名119個示范區示范單位、40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20個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點。

  對已命名滿5年的全國、全省示范區示范單位進行復檢復驗,各地在互檢互學中有力解決了“牌子到手、創建到頭”的問題,持續推進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各民族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團結和睦。

  創新載體,機制架起四梁八柱

  在青海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競賽歷經14年的打造,已經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展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學習成效的重要平臺。

  一直以來,青海堅持把思想引領作為先導性、基礎性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全過程,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活動。

  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為牽引,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十進’活動,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團結進步‘青海樣板’。持續開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十項行動’,構建‘兩平臺、四載體’,深化城市民族工作,打造一批共有精神家園標志性成果。加快實施少數民族發展項目,培育壯大民族地區產業品牌……”

  對于“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目標,青海民族大學的師生頗有感觸。他們表示,學校每年會組織很多不同形式的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活動,大家通過交流學習,有了根深蒂固的共識:“民族團結是社會的基石,我們要攜手共進,相互尊重,發揚民族文化,把民族團結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相同的認識,共同的目標,共有的精神家園,讓青海民族團結進步的腳步一年比一年走得扎實。

  2023年,全省組織開展“我為民族團結代言”短視頻拍攝活動,34名代言人“小切口”深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宣傳我省各族干部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欣榮景象;22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突出貢獻者被評為“青海民族團結感動人物”;全國24家重點網絡媒體開展“石榴花開別樣紅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采訪活動,440多萬次的點擊量讓青海以一種別樣的美讓更多人了解,它不同于生態美,不同于人文美,而是在青海大地上“多元文化,民族團結,繁榮發展,和諧共生”的美。

  青海持續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一中心三基地”格局,挖掘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事實和現實實踐。連續多年在全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打造“青海石榴籽家園”系列網絡新媒體宣傳品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短視頻展播、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網絡答題等活動。發布推廣使用以石榴和數字“56”為外形和主體,以昆侖山、長江、黃河、瀾滄江為主要元素的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形象標識(LOGO),設立主題公園、宣傳長廊,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等,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力,青海深化了民族團結思想教育,唱響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旋律。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匯聚合力,共促交往交流交融

  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薩爾王杯”足球賽已經舉辦了17年,從當時的足球愛好者自發組織,已經發展為目前全州六縣全部參與的果洛州最高級別賽事,并在全州乃至全省范圍內享有盛名,被當地稱為“果超聯賽”,也是全國海拔最高的足球賽事之一。

  比賽期間,來自不同地域的球員因足球相聚,盡管面臨著高海拔、干燥、低溫、缺氧的環境,但他們對于足球的熱情不減,在高原之上展現著拼搏精神,也共同分享著激情與快樂。2023年,第九屆“果超聯賽”還邀請到來自西藏、四川、甘肅、青海等地的9支球隊共同參賽,不僅豐富了本地區體育賽事活動,也拉近了與周邊地區足球愛好者的感情,帶動了青甘川藏地區的足球氛圍。

  同樣在青海,一年一度的青海省農牧民籃球賽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全省農牧民群眾的籃球盛宴在省內群眾基礎深厚、關注度高、參與度廣、影響力大,不僅推動了青海文化體育和旅游事業健康發展,也逐漸成為宣傳推介大美青海的一張新名片。參賽運動員涵蓋多個民族,賽事激發了農牧民群眾健身熱情,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籃球運動在農村牧區普及發展,更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除了體育項目,青海還從多個領域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培育97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評定80家省級非遺工坊和非遺傳承基地,設立省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厚植各民族共創共享共傳的中華文化基因。大力挖掘、宣傳瞿曇寺等蘊涵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

  大力實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項行動”。落實國家民委三項計劃,啟動實施基層組織“領頭雁”能力提升“強基”等跨區域“三交”十項行動,全面推動基層干部、青少年、各族群眾等各類群體走出青海、融入全國。

  2023年,援青省市投入9300余萬元支持青海六州實施促進“三交”項目。通過打造“環湖賽”等國際品牌賽事,以旅游促進省內外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創新打造388個社區“石榴籽家園”,構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民族工作模式,實現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青海各族黨員干部群眾心里都裝著一個明明白白的道理:“只要民心相通,和睦團結,就能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幸福。”

作者 王宥力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xxxxx性喷潮| 色先锋影音资源|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 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xxxxx免费视频| 天堂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综合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二次元|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99国产精品无码| 成人嘿嘿视频网站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欧美日本在线三级视频|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91香蕉国产线在线观看免费|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 韩国美女vip福利一区|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欧美激情亚洲色图| 伊人色综合久久| 绿巨人app入口|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红色一片免费高清影视| 国产在线观看的|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