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鄉村振興在青海】盤活閑置田 播種新希望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謝夢茹
發布時間:2024-05-20 07:31:21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時序暮春,氣溫回暖,正值春耕春種好時節,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迎來“統種共富”項目啟動以來的首個捷報,化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金家莊村首次開耕,讓“統種共富”的新型土地種植模式真正落地實施,也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展開了全新畫卷。

QQ截圖20240520063134

  金家莊村“統種共富”項目開耕儀式現場。 攝影: 謝夢茹

  位于巴燕鎮以東的金家莊村,村內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常年在外做拉面生意,開辦拉面館達110余家,村內“老弱病殘”留守問題比較突出,老齡化農民耕種難題逐年顯現。同時,受地形限制,村民的耕地細碎、小田分散,加之傳統的種植模式,土地規模化、生產機械化經營程度低,種植效益不高。

  面對農業發展的種種難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顯得至關重要。“自去年以來,為有效破解農村土地撂荒和農業收益低下等難題,化隆縣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通過充分了解農民意愿,調研土地情況,創新探索‘黨建引領、支部領辦、村民入股、統種共富’的新型土地種植模式”,巴燕鎮黨委副書記韓永飛介紹。

  為了推進“統種共富”項目在金家莊村實施,去年,由村黨支部領辦,金家莊村成立了全省第一個由村民將土地入股到集體的專業合作社——化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

  韓永飛告訴記者,借助土地合作社,村民將耕地流轉給集體,通過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不僅讓村民實現增收,同時也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成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4月30日,在金家莊村耕種現場,村民冶進錄熱情滿滿,招呼著村民在自家的農田里有序播種,農機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鳴,覆膜、打孔、下種,村民將一塊塊馬鈴薯種塊撒進地里。

  今年,70歲的冶進錄把自家10畝(0.67公頃)耕地交給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這里以前都是荒山荒坡,機械進不來,地里的產量上不去,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現在村里統一推平了土地,我們把自家的耕地入股承包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種植,通過機械化種植省時又省力,我們還能拿到統一分紅,大家心里都很高興。”冶進錄笑意滿滿地說。

  冶進錄的一番話讓一旁的駐村工作隊隊員馬文軍回想起項目實施初期時的情景:“一開始,村民對‘統種共富’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通過鎮黨委政府、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宣傳引導和逐戶動員,大家心里有了數后,都積極參與和全力支持。”

  在村民的支持下,通過與涉地農戶簽訂土地入股協議,合作社將金田村集中連片的1000畝(66.67公頃)農田統一整合后,入股到村集體經濟統一種植經營,年終收益有分紅,村集體和村民實現了“雙增收”。

  說到“統種共富”項目的啟動,冶進錄的喜悅溢于言表,“政策真是好啊,村里的耕地統一管理起來后,年輕人出去打工開拉面館,不用再操心家里那一畝三分地,孩子們可以踏實外出務工掙錢,我也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在家就能拿到村集體分紅,自家的地也不會荒廢,一家老小一起把錢掙了。”

  “今年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將在133.33公頃的流轉土地上統一種植‘青薯九號’馬鈴薯,預計村集體收益50萬元,入股村民畝均增收300元左右。不僅如此,春耕和秋收期間,還可以為轄區脫貧戶、監測戶提供臨時性就業崗位120個,工資性收入達7.2萬元。”算完增收賬,韓永飛對未來信心滿滿。

  巴燕鎮成功打造全省首個“統種共富”種植基地后,不僅為當地農業發展,特別是特色農產品打造提供了平臺,而且為農產品提檔升級創造了條件。

  如今的金家莊村,依托“統種共富”項目,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擎,充分發揮支部領辦合作社優勢,進一步實施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通過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徑,集體和村民互促共贏的“畫卷”正緩緩展開。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青海省綠色算力招商引資座談會召開 吳曉軍出席
青海省廣泛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
“青超聯賽”揭幕戰 西寧夏都隊戰平果洛格薩爾隊
“石榴花開在青海”主題征文啟事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3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西寧市總工會推出多項服務滿足群眾就業需求
海南州:舉辦系列活動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盤活閑置田 播種新希望
【鄉村振興在青海】羊肚菌豐收 各地訂單“搶貨”
【青報觀察】電力賦能,河湟鄉村氣象新
首屆“黃河溯源·草原歡歌久治行”活動舉辦
大型沉浸式巡游演出劇目《夢回青海湖》在青海湖景...
2024年江蘇廣播大美青海生態之旅第二季首發團啟程
“校企大巴直通車”送才入企
大美青海等你來——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青海...
青藏集團公司開行今年首趟東北方向旅游專列
青海省民和縣首批安置房及首個村級幸福院順利封頂
熱點圖片
“青超”點燃特色非遺“火花”
“青超”點燃特色非...
當激情賽事遇上高原臻品——“青超”聯賽場外見聞
當激情賽事遇上高原...
觀看青超聯賽 感受非遺魅力
觀看青超聯賽 感受非...
放飛綠茵夢想 共享“青超”精彩——“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開幕式側記
放飛綠茵夢想 共享“...
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工皮藝——“非遺在青海”系列報道之四
匠心守護百年傳統手...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青超”聯賽球員風采
藏文化博物館,讓歷史照亮未來
藏文化博物館,讓歷...
濕地公園生態美
濕地公園生態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盤活閑置田 播種新希望

青海日報
2024-05-20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盤活閑置田 播種新希望

青海日報
2024-05-20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海】盤活閑置田 播種新希望

  • 2024-05-20 07:31:21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時序暮春,氣溫回暖,正值春耕春種好時節,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迎來“統種共富”項目啟動以來的首個捷報,化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金家莊村首次開耕,讓“統種共富”的新型土地種植模式真正落地實施,也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展開了全新畫卷。

QQ截圖20240520063134

  金家莊村“統種共富”項目開耕儀式現場。 攝影: 謝夢茹

  位于巴燕鎮以東的金家莊村,村內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常年在外做拉面生意,開辦拉面館達110余家,村內“老弱病殘”留守問題比較突出,老齡化農民耕種難題逐年顯現。同時,受地形限制,村民的耕地細碎、小田分散,加之傳統的種植模式,土地規模化、生產機械化經營程度低,種植效益不高。

  面對農業發展的種種難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顯得至關重要。“自去年以來,為有效破解農村土地撂荒和農業收益低下等難題,化隆縣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通過充分了解農民意愿,調研土地情況,創新探索‘黨建引領、支部領辦、村民入股、統種共富’的新型土地種植模式”,巴燕鎮黨委副書記韓永飛介紹。

  為了推進“統種共富”項目在金家莊村實施,去年,由村黨支部領辦,金家莊村成立了全省第一個由村民將土地入股到集體的專業合作社——化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

  韓永飛告訴記者,借助土地合作社,村民將耕地流轉給集體,通過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經營,不僅讓村民實現增收,同時也進一步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成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4月30日,在金家莊村耕種現場,村民冶進錄熱情滿滿,招呼著村民在自家的農田里有序播種,農機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鳴,覆膜、打孔、下種,村民將一塊塊馬鈴薯種塊撒進地里。

  今年,70歲的冶進錄把自家10畝(0.67公頃)耕地交給了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這里以前都是荒山荒坡,機械進不來,地里的產量上不去,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現在村里統一推平了土地,我們把自家的耕地入股承包給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種植,通過機械化種植省時又省力,我們還能拿到統一分紅,大家心里都很高興。”冶進錄笑意滿滿地說。

  冶進錄的一番話讓一旁的駐村工作隊隊員馬文軍回想起項目實施初期時的情景:“一開始,村民對‘統種共富’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通過鎮黨委政府、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宣傳引導和逐戶動員,大家心里有了數后,都積極參與和全力支持。”

  在村民的支持下,通過與涉地農戶簽訂土地入股協議,合作社將金田村集中連片的1000畝(66.67公頃)農田統一整合后,入股到村集體經濟統一種植經營,年終收益有分紅,村集體和村民實現了“雙增收”。

  說到“統種共富”項目的啟動,冶進錄的喜悅溢于言表,“政策真是好啊,村里的耕地統一管理起來后,年輕人出去打工開拉面館,不用再操心家里那一畝三分地,孩子們可以踏實外出務工掙錢,我也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在家就能拿到村集體分紅,自家的地也不會荒廢,一家老小一起把錢掙了。”

  “今年金麥田集體種植專業合作社將在133.33公頃的流轉土地上統一種植‘青薯九號’馬鈴薯,預計村集體收益50萬元,入股村民畝均增收300元左右。不僅如此,春耕和秋收期間,還可以為轄區脫貧戶、監測戶提供臨時性就業崗位120個,工資性收入達7.2萬元。”算完增收賬,韓永飛對未來信心滿滿。

  巴燕鎮成功打造全省首個“統種共富”種植基地后,不僅為當地農業發展,特別是特色農產品打造提供了平臺,而且為農產品提檔升級創造了條件。

  如今的金家莊村,依托“統種共富”項目,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紅色引擎,充分發揮支部領辦合作社優勢,進一步實施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通過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徑,集體和村民互促共贏的“畫卷”正緩緩展開。

作者 謝夢茹
編輯:崔永燾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补课老师让我cao出水|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直接观看|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 videofree极品另类|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 猫咪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 中国武警gaysexchina武警gay|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国产 |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亚洲另类色国产综合| 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 青娱乐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久嫩草影院免费看夜色| 欧美成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色八a级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视频| 99re5久久在热线播放|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亚洲色图欧美另类|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欧美国产在线看|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的视频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