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帶貨一哥”白育赟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晶
發布時間:2024-10-31 09:22:55
編輯:趙婕
QQ圖片20241031055639嫻熟地切割牦牛肉。王晶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歡迎新進直播間的家人們!我們這里的牦牛吃天然牧草,喝山泉水長大,肉質鮮嫩緊實,沒有膻味,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沉積低、保水性較好等特點……”10月29日,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電商達人白育赟正在直播間激情帶貨,時而冒出幾句淳樸濃郁的鄉音,吸引了不少粉絲觀看。

  大通縣寶庫鄉巴音村位于大通縣西北角,是一個蒙古族、藏族、漢族混居的村落。這里草場豐茂、水流清澈、鳥鳴悠悠,有著得天獨厚的草場資源和遍地的牦牛,是全縣惟一的純牧業村,全村長期以傳統養殖業為經濟主要來源,今年32歲的蒙古族小伙白育赟的家就在這里。

  兩個小時的直播后,白育赟和朋友柴世祥開始了當天的直播復盤。“直播要注意哪些禁用詞”“怎么更好地跟觀眾互動”“怎么吸引流量”……兩人一邊討論一邊記錄,總結視頻拍攝經驗。團隊目前人數不多,分別負責拍攝剪輯、直播運營及后端的打包發貨等工作。

  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通牦牛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種,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牦牛育種史上的空白,具有高繁、增重、抗病等優勢,其肉色澤棕紅,形狀規則、平整,肌纖維清晰,口感有一定韌性,是白育赟帶貨的主打產品。

  牦牛肉腸、牦牛肋排、牦牛棒骨、牦牛牛腩、牦牛腱子……在位于大通縣橋頭鎮向陽路的店鋪內,牦牛肉產品琳瑯滿目。“這是您要的牛肋排。”白育赟穿著工作服,手腳麻利地按照顧客需求割肉、稱斤、裝袋,用切割器處理著新鮮肋排。

  “互聯網平臺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機會,也對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肉的品質始終是第一位的,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我們正在開拓更多產品種類,提升品牌知名度。”白育赟說,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產品遠銷北京、深圳等全國多個省市,而他也成了全村第一位“帶貨一哥”。

  這一切,讓10多年前的白育赟難以想象。“我們的村落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小時候生活條件艱苦。”白育赟坦言。

  2015年,白育赟從西安的專科學院畢業后,在工地擔任技術員,一干就是5年。“每次回家,看著青山綠水,吃著優質牦牛肉,就想怎么才能把我們的產品推出去?怎么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好起來?”就這樣,創業的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在鄉村振興的新機遇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掀起返鄉創業潮,白育赟也成為其中之一。

  2020年,與家人商量后,白育赟從工地辭職,回家和父母一起育肥牦牛,可由于當時飼料價格上漲,牦牛的市場價格回落,家里虧損了幾十萬元。“雖然這條路困難重重,但我不能放棄。”不甘心的白育赟決定重新出發,另找一條“生路”。隨著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他嘗試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將家鄉最優質的牦牛肉推向全國各地。

  “剛開始做的時候,確實挺難,拍照上傳不會,店鋪包裝不懂,甚至客服答疑都做不好……”白育赟笑著說。

  如今,鏡頭中的白育赟總是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襖子,帶著開朗的笑容,嫻熟地推介產品。由于牦牛肉產品種類豐富、質量過硬,直播間的人數逐漸增多,訂單量也多了起來。生意有起色后,白育赟以高于市場價收購村民的牦牛,解決銷售難題,降低市場風險,積極帶動村民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巴音村全體黨員群眾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擰成一股繩,修公路、興產業、謀發展,群眾生活實現了全方位改善。如今,全村規模養殖達到100余戶,每戶平均養殖100頭牦牛。

  白育赟的電商之路是大通縣眾多“新農人”的創業縮影,也是對未來探索的啟示。電商直播孵化培訓中心、農特產品展廳、簽約入駐合作社……近年來,大通縣搭乘互聯網經濟浪潮,開拓“引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的新路子,建立41家經營主體,通過資源對接、線上業務培訓、“網紅”帶貨、產品云倉等賦能企業銷售,推動當地牦牛、藏系羊、馬鈴薯、青蠶豆粒等農畜產品打開銷路。同時,持續推動縣域內農特產品品牌化建設,形成“老爺山”“山水大通”區域公共品牌,“青藏臻選”“景陽川”“青藏小龍哥”等企業農特產品、文旅產品品牌共同發展,2024年1月至8月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額3418萬元。

  “現在我就想穩扎穩打,憑借信息化和現代化營銷手段,實行‘線上+線下’立體銷售,逐漸提高巴音牦牛肉的知名度,希望能用網絡平臺操起‘新農具’,用自己的力量帶動鄉親們干起‘新農活’,讓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白育赟說著,感覺自己的干勁更足了……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拜會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
吳曉軍: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 鄉村振興底色更亮
青海省105家養老機構成功接入“重溫經典”頻道
青海省3.57萬余臺電子計價秤完成檢定備案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成績及實操環節通知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西寧:6.3萬人次完成社保卡到期換卡
青海西寧:人社部門探索工傷康復新模式
24H熱點
“全力以赴,做好書香的傳遞者”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
【經濟聚焦】塞奇烘焙成功背后的故事
青海西寧:一圈一策 讓商圈煥發新活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西堡草...
【農事】海西都蘭:金融助力 枸杞喜獲豐收
德都服飾的華彩傳承
青海循化:“樹枝型”路網通往民心
寧湖濕地大白鷺飛翔
【祖國好 家鄉美】金秋正當時 沃野好豐景
熱點圖片
“全力以赴,做好書香的傳遞者”
“全力以赴,做好書...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慈覺林:《文成公主》帶富一座村莊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
【經濟聚焦】塞奇烘焙成功背后的故事
【經濟聚焦】塞奇烘...
青海西寧:一圈一策 讓商圈煥發新活力
青海西寧:一圈一策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西堡草莓的“登高望遠”——“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農事】海西都蘭:金融助力 枸杞喜獲豐收
【農事】海西都蘭:...
德都服飾的華彩傳承
德都服飾的華彩傳承
青海循化:“樹枝型”路網通往民心
青海循化:“樹枝型...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帶貨一哥”白育赟

青海日報
2024-10-31 09: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帶貨一哥”白育赟

青海日報
2024-10-31 09:2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青海故事】
“帶貨一哥”白育赟

  • 2024-10-31 09:22:55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1031055639嫻熟地切割牦牛肉。王晶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歡迎新進直播間的家人們!我們這里的牦牛吃天然牧草,喝山泉水長大,肉質鮮嫩緊實,沒有膻味,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沉積低、保水性較好等特點……”10月29日,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電商達人白育赟正在直播間激情帶貨,時而冒出幾句淳樸濃郁的鄉音,吸引了不少粉絲觀看。

  大通縣寶庫鄉巴音村位于大通縣西北角,是一個蒙古族、藏族、漢族混居的村落。這里草場豐茂、水流清澈、鳥鳴悠悠,有著得天獨厚的草場資源和遍地的牦牛,是全縣惟一的純牧業村,全村長期以傳統養殖業為經濟主要來源,今年32歲的蒙古族小伙白育赟的家就在這里。

  兩個小時的直播后,白育赟和朋友柴世祥開始了當天的直播復盤。“直播要注意哪些禁用詞”“怎么更好地跟觀眾互動”“怎么吸引流量”……兩人一邊討論一邊記錄,總結視頻拍攝經驗。團隊目前人數不多,分別負責拍攝剪輯、直播運營及后端的打包發貨等工作。

  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通牦牛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種,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牦牛育種史上的空白,具有高繁、增重、抗病等優勢,其肉色澤棕紅,形狀規則、平整,肌纖維清晰,口感有一定韌性,是白育赟帶貨的主打產品。

  牦牛肉腸、牦牛肋排、牦牛棒骨、牦牛牛腩、牦牛腱子……在位于大通縣橋頭鎮向陽路的店鋪內,牦牛肉產品琳瑯滿目。“這是您要的牛肋排。”白育赟穿著工作服,手腳麻利地按照顧客需求割肉、稱斤、裝袋,用切割器處理著新鮮肋排。

  “互聯網平臺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機會,也對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肉的品質始終是第一位的,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我們正在開拓更多產品種類,提升品牌知名度。”白育赟說,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產品遠銷北京、深圳等全國多個省市,而他也成了全村第一位“帶貨一哥”。

  這一切,讓10多年前的白育赟難以想象。“我們的村落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小時候生活條件艱苦。”白育赟坦言。

  2015年,白育赟從西安的專科學院畢業后,在工地擔任技術員,一干就是5年。“每次回家,看著青山綠水,吃著優質牦牛肉,就想怎么才能把我們的產品推出去?怎么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好起來?”就這樣,創業的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

  在鄉村振興的新機遇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掀起返鄉創業潮,白育赟也成為其中之一。

  2020年,與家人商量后,白育赟從工地辭職,回家和父母一起育肥牦牛,可由于當時飼料價格上漲,牦牛的市場價格回落,家里虧損了幾十萬元。“雖然這條路困難重重,但我不能放棄。”不甘心的白育赟決定重新出發,另找一條“生路”。隨著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他嘗試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將家鄉最優質的牦牛肉推向全國各地。

  “剛開始做的時候,確實挺難,拍照上傳不會,店鋪包裝不懂,甚至客服答疑都做不好……”白育赟笑著說。

  如今,鏡頭中的白育赟總是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襖子,帶著開朗的笑容,嫻熟地推介產品。由于牦牛肉產品種類豐富、質量過硬,直播間的人數逐漸增多,訂單量也多了起來。生意有起色后,白育赟以高于市場價收購村民的牦牛,解決銷售難題,降低市場風險,積極帶動村民增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巴音村全體黨員群眾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擰成一股繩,修公路、興產業、謀發展,群眾生活實現了全方位改善。如今,全村規模養殖達到100余戶,每戶平均養殖100頭牦牛。

  白育赟的電商之路是大通縣眾多“新農人”的創業縮影,也是對未來探索的啟示。電商直播孵化培訓中心、農特產品展廳、簽約入駐合作社……近年來,大通縣搭乘互聯網經濟浪潮,開拓“引進來+走出去”“線上+線下”的新路子,建立41家經營主體,通過資源對接、線上業務培訓、“網紅”帶貨、產品云倉等賦能企業銷售,推動當地牦牛、藏系羊、馬鈴薯、青蠶豆粒等農畜產品打開銷路。同時,持續推動縣域內農特產品品牌化建設,形成“老爺山”“山水大通”區域公共品牌,“青藏臻選”“景陽川”“青藏小龍哥”等企業農特產品、文旅產品品牌共同發展,2024年1月至8月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額3418萬元。

  “現在我就想穩扎穩打,憑借信息化和現代化營銷手段,實行‘線上+線下’立體銷售,逐漸提高巴音牦牛肉的知名度,希望能用網絡平臺操起‘新農具’,用自己的力量帶動鄉親們干起‘新農活’,讓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白育赟說著,感覺自己的干勁更足了……

作者 王晶
編輯:趙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俺也去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青青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做受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免费va在线观看| 耻辱の女潜入搜查官正在播放|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免费看|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免费的|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一级特黄录像绵费播放|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网|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老妇bbwbbw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123|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欧美xxxx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狠狠色综合色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岳|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大战孕妇12p| 国产精品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