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5月8日,由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新打造的西寧市首家集“公共就業+企業引才+技能培訓+權益保障+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東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場”正式揭牌運營。零工市場通過“1核引領+N維輻射”服務模式,為各類求職人員與用工主體搭建起精準對接的“彩虹橋梁”,努力實現就業服務從“最后一公里”到“最美零距離”的跨越式升級。
西寧市城東區八一路客運站曾經是西寧市最著名的零工聚集地,也是傳統“街頭就業”的鮮活注腳。如今,隨著“東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場”的誕生,畫面悄然改寫:敞亮的服務大廳內,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把椅子、一杯熱水、一條實時招聘信息……“共富工坊”的燈火,照亮每一個為生活打拼的身影,曾經“蹲街角盼活”的日子,正化作觸手可及的“就業暖心港”。試運行以來,“東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場”內已登記零工人員314名,提供針對性就業服務300余次,真正讓“候鳥式”零工扎下根來。53歲的保師傅感慨:“以前風吹日曬等活干,現在手機掃碼就能接單,還能參加技能培訓,日子踏實多了。”
零工市場以“一心兩圈八結伴”黨建品牌為核心,聯合區委組織部、區總工會等部門成立零工市場黨建聯盟,創新“1+3+N”黨員服務機制:1名黨員聯系3名零工代表,帶動N名群眾就業。通過整合90家企業資源,定期舉辦招聘會和技能培訓,累計發布崗位400余個,促成招工97人。“我們與轄區企業建立動態用工庫,企業有緊急需求時,24小時內即可完成人員匹配。”市場負責人介紹,黨建聯盟還推動成立“紅石榴e工坊”實訓基地,開設家政、電商等12類課程,幫助零工提升競爭力。
小小“二維碼”一邊牽起務工者的手,一邊回應用工主體的招工需求。“東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場”探索搭建線上就業+AI智慧服務場景。依托“東東姐幫你找工作”微信公眾號、“小時間云”求職招聘小程序、“西寧就業職通車”抖音賬號,實現用工信息“實時發布、全域共享”。個性化服務場景,讓“打工人”一站式享受AI崗位匹配+求職+面試+簡歷生成等智慧就業服務。針對“觸網”困難零工群體,采取微信建群方式,及時轉發零工市場動態,讓傳統零工群體也能搭上數字化就業的快車。目前,零工市場發布崗位信息400余個,促成招工97人。
從街頭巷尾的“風吹日曬”到技能傍身的“體面就業”,“東城·共富工坊零工市場”為廣大勞動者搭建起崗位匹配、技能培訓、暖心服務、勞動維權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強化護工、餐飲服務等行業技能人才培養,助力區域勞務品牌建設,推行24小時就業服務不打烊機制。這里不僅是高效便捷的就業中轉站,更是多元價值的聚合場——殘障群體的匠心手作在此綻放光彩,非遺青繡的創新傳承在此煥發新生,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正逐步照進現實。
城東區就業服務局局長趙楠說,努力讓每一位勞動者都能在這兒找到人生出彩的機會,為各類勞動者免費提供規范可持續的基本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其“家門口”就業增收,共同繪就“勞有所得、技有所展、夢有所依”的民生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