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
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熱度
——記海東市互助縣文聯主席李卓瑪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俊
發布時間:2025-05-09 07:08:53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50509055711在小莊村采風。陳俊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數十年如一日,她用筆觸記錄新時代青海高原的山鄉巨變;以1年出版1部長篇小說的創作速度,用文藝為時代抒懷;勤奮耕耘,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了熱度……”這是外界對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文聯主席李卓瑪的評價。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李卓瑪作為青海省文藝界唯一代表,備受矚目。

  有人說,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那么在鮮花和掌聲背后,李卓瑪的成功“密碼”是什么?這位文藝界“標桿”又是如何煉成的?

  5月7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見到了載譽歸來的李卓瑪。中等偏瘦的身材,言談舉止間透著堅韌、善良與文氣,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她的辦公室狹小,除了辦公桌和沙發,幾乎被各類書籍填滿,墻上醒目的“七個一工程”路線圖尤為顯眼(一本文學刊物、一個文藝扶持資金、一個文藝獎、一組筆會、一群基地、一套文學系列叢書、一個網絡文藝平臺)。

  時間回溯到2017年,李卓瑪剛上任時,作家、攝影、書畫、曲藝等五個下屬協會面臨無固定場所、無工作人員、無辦公經費的困境。在互助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她創新推出“兩條腿走路”策略:一方面爭取縣財政下撥固定經費保障協會運轉;另一方面引導協會主動與鄉鎮、單位及企業合作,尋求共贏發展契機。這項創新舉措被海東市委宣傳部作為優秀經驗在全市推廣。

  “要讓文藝成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引擎。”李卓瑪帶領團隊深入全縣鄉村。烈日下,她戴著褪色的遮陽帽,探尋土鄉文藝的獨特基因。

  如今,互助縣文聯的變化有目共睹:《彩虹》雜志獲評青海省第5屆優秀期刊;縣財政每年下撥9萬元“文藝出版專項資金”,惠及10余位優秀作家;成功設立“彩虹文藝獎”,每5年評選一次,已激勵30余人次文藝家;出版《土鄉作家文叢》20本,以及以彩虹故鄉為主題的書畫、攝影作品集10冊;培養推薦300余名文藝工作者加入各級文藝家協會,縣級會員達600余人,數量位居海東市首位。

  臨近中午,李卓瑪來到互助土族故土園采風。她蹲在土族阿姑身旁,指尖輕撫盤繡上的八寶如意紋,輕聲問道:“這個紋樣,是不是和脫貧攻堅精神有相通之處?”陽光透過古老的木格窗欞,在她身上灑下斑駁光影。

  在創作基地納頓莊園四合院內,土炕、木格窗、陪嫁紅箱籠、農耕具等濃縮著土鄉歷史與文化的“微景觀”,成為李卓瑪汲取靈感的寶庫。她仔細觀察,試圖將這些特色文化符號巧妙融入作品,讓民族與地域文化魅力躍然紙上。此時,她的采訪本上又密密麻麻記錄下新的素材——對于這位扎根文藝陣地15年的土族作家而言,這樣的場景早已是創作日常。

  談及創作《那一道彩虹》,李卓瑪說自己曾在班彥村“扎根”六個月,走訪8個村369戶人家。猶記得在6村一戶鄉親家的電熱炕上,她與做針線的土族阿媽嘮著家常。突然,窗外大雪紛飛,阿媽望著雪花露出燦爛笑容,那笑容恰似她手中正在繡的七彩盤繡太陽花。那一刻,李卓瑪下定決心:完成這部長篇報告文學后,一定要再寫一部關于班彥的長篇小說,用自己擅長的文學體裁,致敬這個偉大時代和這片熱愛的土地。

  180天里,她用土語與班彥鄉親交流,和大家一起下地耕作、上山牧羊、喂豬挖土豆。那些帶著泥土芬芳與生活溫度的故事,不僅成了她創作的寶貴素材,也奠定了下一部作品的基調。

  “《那一道彩虹》以質樸筆觸,描繪出彩虹故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后的幸福圖景,給人強大的精神力量。”互助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松萍這樣評價:李卓瑪以現代文學手法賦予古老故事新活力,傳遞出民族的價值觀與精神追求,這是她作為土族兒女對故土的深情告白。

  為保障文藝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李卓瑪在注重梯隊培育的同時,著力培養校園作家。她在《彩虹》雜志開設“校園風鈴”專欄,每期選發學生優秀習作,每年還會組織評獎并獎勵學生,通過實踐打磨精品、鍛煉人才。

  李卓瑪的辦公桌上,貼著一張寫有“站著寫作”的便簽——這是她與腰椎病、頸椎病“和解”的獨特方式。

  “文藝工作者就像高原上的芨芨草,根扎得越深,講述的故事就越動人。”李卓瑪表示,她將以文藝工作者的擔當,讓世界聽見大美青海的聲音,用創作實績詮釋堅守“冷板凳”的初心。

  這份堅守,讓她的作品充滿高原特有的氣質。在做好全縣文藝工作的同時,李卓瑪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以文藝為號角,奏響時代強音。

  自2010年出版首部作品至今,李卓瑪已完成9部12本著作,累計創作超五百萬字,每一筆都飽含著她對彩虹故土的熱愛。

  為時代立傳,為土地歌唱。當朝陽升起,漫過龍王山,李卓瑪又踏上了新的采風之旅。車窗外,層層梯田上的山杏花連成一片絢爛彩霞,恰似她正在書寫的美好春天。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羅東川會見我省全國勞動模范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青海尖扎:民俗生態激活文旅動能
青海湟源:“五一”假期文旅“熱力值”拉滿
24H熱點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
G213樂化公路榮膺“2025年度美麗公路”
久治縣2025年招商引資推介會在滬舉辦
果洛“五一”假期文旅市場實現量質齊升
“青超聯賽”開幕式五大篇章期待值拉滿 2700名演員...
茶卡鹽湖·茶卡天空壹號景區舉辦開園活動
明日青超聯賽在西寧揭幕 10日15時 青海青超聯隊迎...
黃河流域九省(區)第三屆農民籃球邀請賽開幕
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赴海南、江西調研農牧業產業發...
我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學規定、強作風...
熱點圖片
高原上的綠茵追光者——“青超聯賽”賽前探營見聞
高原上的綠茵追光者...
青海省高校舉辦“5·8世界紅十字日”主題活動
青海省高校舉辦“5·8...
從土灶臺到人生舞臺
從土灶臺到人生舞臺
“我們的小陳來嘍!”
“我們的小陳來嘍!”
織密社區治理“一張網” 奏響幸福生活“合奏曲”
織密社區治理“一張...
用勞動改寫“靠天吃飯”的命運——記黃南州澤庫縣寧秀鎮智格日村牧民完瑪卡著
用勞動改寫“靠天吃...
西寧市城北區將改造62個老舊小區
西寧市城北區將改造6...
以花為媒 貴德梨搭上產業化快車
以花為媒 貴德梨搭上...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
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熱度
——記海東市互助縣文聯主席李卓瑪

青海日報
2025-05-09 07:0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
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熱度
——記海東市互助縣文聯主席李卓瑪

青海日報
2025-05-09 07:0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
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熱度
——記海東市互助縣文聯主席李卓瑪

  • 2025-05-09 07:08:53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509055711在小莊村采風。陳俊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數十年如一日,她用筆觸記錄新時代青海高原的山鄉巨變;以1年出版1部長篇小說的創作速度,用文藝為時代抒懷;勤奮耕耘,把文藝這張‘冷板凳’坐出了熱度……”這是外界對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文聯主席李卓瑪的評價。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李卓瑪作為青海省文藝界唯一代表,備受矚目。

  有人說,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那么在鮮花和掌聲背后,李卓瑪的成功“密碼”是什么?這位文藝界“標桿”又是如何煉成的?

  5月7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見到了載譽歸來的李卓瑪。中等偏瘦的身材,言談舉止間透著堅韌、善良與文氣,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她的辦公室狹小,除了辦公桌和沙發,幾乎被各類書籍填滿,墻上醒目的“七個一工程”路線圖尤為顯眼(一本文學刊物、一個文藝扶持資金、一個文藝獎、一組筆會、一群基地、一套文學系列叢書、一個網絡文藝平臺)。

  時間回溯到2017年,李卓瑪剛上任時,作家、攝影、書畫、曲藝等五個下屬協會面臨無固定場所、無工作人員、無辦公經費的困境。在互助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她創新推出“兩條腿走路”策略:一方面爭取縣財政下撥固定經費保障協會運轉;另一方面引導協會主動與鄉鎮、單位及企業合作,尋求共贏發展契機。這項創新舉措被海東市委宣傳部作為優秀經驗在全市推廣。

  “要讓文藝成為鄉村振興的精神引擎。”李卓瑪帶領團隊深入全縣鄉村。烈日下,她戴著褪色的遮陽帽,探尋土鄉文藝的獨特基因。

  如今,互助縣文聯的變化有目共睹:《彩虹》雜志獲評青海省第5屆優秀期刊;縣財政每年下撥9萬元“文藝出版專項資金”,惠及10余位優秀作家;成功設立“彩虹文藝獎”,每5年評選一次,已激勵30余人次文藝家;出版《土鄉作家文叢》20本,以及以彩虹故鄉為主題的書畫、攝影作品集10冊;培養推薦300余名文藝工作者加入各級文藝家協會,縣級會員達600余人,數量位居海東市首位。

  臨近中午,李卓瑪來到互助土族故土園采風。她蹲在土族阿姑身旁,指尖輕撫盤繡上的八寶如意紋,輕聲問道:“這個紋樣,是不是和脫貧攻堅精神有相通之處?”陽光透過古老的木格窗欞,在她身上灑下斑駁光影。

  在創作基地納頓莊園四合院內,土炕、木格窗、陪嫁紅箱籠、農耕具等濃縮著土鄉歷史與文化的“微景觀”,成為李卓瑪汲取靈感的寶庫。她仔細觀察,試圖將這些特色文化符號巧妙融入作品,讓民族與地域文化魅力躍然紙上。此時,她的采訪本上又密密麻麻記錄下新的素材——對于這位扎根文藝陣地15年的土族作家而言,這樣的場景早已是創作日常。

  談及創作《那一道彩虹》,李卓瑪說自己曾在班彥村“扎根”六個月,走訪8個村369戶人家。猶記得在6村一戶鄉親家的電熱炕上,她與做針線的土族阿媽嘮著家常。突然,窗外大雪紛飛,阿媽望著雪花露出燦爛笑容,那笑容恰似她手中正在繡的七彩盤繡太陽花。那一刻,李卓瑪下定決心:完成這部長篇報告文學后,一定要再寫一部關于班彥的長篇小說,用自己擅長的文學體裁,致敬這個偉大時代和這片熱愛的土地。

  180天里,她用土語與班彥鄉親交流,和大家一起下地耕作、上山牧羊、喂豬挖土豆。那些帶著泥土芬芳與生活溫度的故事,不僅成了她創作的寶貴素材,也奠定了下一部作品的基調。

  “《那一道彩虹》以質樸筆觸,描繪出彩虹故鄉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后的幸福圖景,給人強大的精神力量。”互助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松萍這樣評價:李卓瑪以現代文學手法賦予古老故事新活力,傳遞出民族的價值觀與精神追求,這是她作為土族兒女對故土的深情告白。

  為保障文藝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李卓瑪在注重梯隊培育的同時,著力培養校園作家。她在《彩虹》雜志開設“校園風鈴”專欄,每期選發學生優秀習作,每年還會組織評獎并獎勵學生,通過實踐打磨精品、鍛煉人才。

  李卓瑪的辦公桌上,貼著一張寫有“站著寫作”的便簽——這是她與腰椎病、頸椎病“和解”的獨特方式。

  “文藝工作者就像高原上的芨芨草,根扎得越深,講述的故事就越動人。”李卓瑪表示,她將以文藝工作者的擔當,讓世界聽見大美青海的聲音,用創作實績詮釋堅守“冷板凳”的初心。

  這份堅守,讓她的作品充滿高原特有的氣質。在做好全縣文藝工作的同時,李卓瑪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以文藝為號角,奏響時代強音。

  自2010年出版首部作品至今,李卓瑪已完成9部12本著作,累計創作超五百萬字,每一筆都飽含著她對彩虹故土的熱愛。

  為時代立傳,為土地歌唱。當朝陽升起,漫過龍王山,李卓瑪又踏上了新的采風之旅。車窗外,層層梯田上的山杏花連成一片絢爛彩霞,恰似她正在書寫的美好春天。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陳俊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小雄和三个护士阅读|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青青青青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 乡村乱妇一级毛片| 班主任丝袜脚夹茎故事|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天天干天天爱天天操| 中文字幕第9页萱萱影音先锋|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百度|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丁香六月色婷婷|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高清观看在线|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污污的软件下载| 免费一级黄色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