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9日,記者從海東市就業服務局了解到,截至4月底,海東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97萬人次,有組織轉移就業5.62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406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08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48人。通過勞動力轉移就業、舉辦招聘會、落實就業政策、規范零工驛站等舉措,海東市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全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
自年初以來,海東市積極搭建供需橋梁,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活動15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5.2萬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的3347人。圍繞易地搬遷和脫貧群眾的就業需求,發布崗位招聘信息,組織脫貧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3.4萬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185人。同時,海東市先后與銀行簽訂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合作協議,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10萬元,其中為5名農民工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0萬元;為6名城鎮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60萬元,累計帶動就業16人。
此外,為支持靈活就業人員等零工群體實現就業增收,海東市將建設“零工市場”作為穩定就業市場的關鍵舉措。樂都區、平安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結合縣域特色,打造7處集多種公共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零工驛站”,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招工、就業、培訓、維權等一站式服務。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借助青海“e”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線上零工驛站,開發“互聯網+”服務載體,持續打通服務群眾就業“最后一公里”,滿足靈活用工需求,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為靈活就業注入新活力。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