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流動黨員是黨員隊伍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西寧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注重以上率下、系統施策、創新載體,持續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制度設計不斷優化、管理模式不斷創新、作用發揮不斷凸顯,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強組織 破解身份游離困境
近期,西寧市黨建綜合服務中心以“紅‘流’暖‘動’心系夏都”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雙軌模式,聯動10余家單位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通過辦實事、解難題、聚人心,探索出一條“學習常態化、服務精準化、管理長效化”的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新路徑。
活動期間,西寧市70余名流動黨員代表實地參觀了西寧市黨建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沉浸式”學習黨史、重溫入黨誓詞強化身份認同,并“點對點”指導流動黨員完成黨費補繳和關系轉接。
針對流動黨員“組織找不到人、黨員找不到家”的問題,西寧市在黨建綜合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心系夏都”流動黨員服務驛站,打造集報到登記、組織關系接轉、學習培訓于一體的“紅色港灣”。設立流動黨員學習角,開通“流動黨員碼上學”云平臺,通過開設黨務知識、視頻學習、每周一測等欄目,運用數字化手段強化理論學習,不定時推送各類必學篇目、專題黨課、視頻講座等學習資料,抓牢抓好流動黨員常態化教育,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
來自海東市的流動黨員馬軍說:“過去因工作變動,組織生活斷斷續續,如今驛站不僅幫我把組織關系轉進社區黨支部,通過‘流動黨員碼上學’云平臺,還能隨時隨地學習最新政策理論,終于有了‘家’的踏實感。”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西寧市創新流動黨員管理“四個一”工作機制,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工作例會制度,構建完善流動黨員管理服務閉環,同時采取底數排查、實地調研、因需組建“三步走”的方式,精準分析掌握流入黨員區域分布情況,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樓宇、商圈、市場等地組建12個流動黨員黨組織,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將257名流入黨員納入黨組織專門管理,指派專人負責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實現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優服務 精準對接黨員需求
“原本要跑多個部門的事,今天全解決了!”從事外賣行業的流動黨員李偉對“面對面”的快速辦理贊不絕口。這一變化得益于西寧市創新服務模式,實現從“黨員跑腿”到“服務上門”、從“分散受理”到“一站集成”的高效服務。
聚焦流動黨員社保轉移、異地醫保、就業創業等高頻需求,西寧市黨建綜合服務中心聯合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就業局及專業律所等多方資源,入駐中心集中開展政策答疑、就業指導、權益保障、幫辦代辦等服務,提供“一站式”精準服務。首次活動,現場解答流動黨員關于社保轉移、異地醫保辦理等政策疑問29例,完成就業崗位匹配23人,受理法律咨詢25件,代辦事項18項,并吸引16人報名家政服務、電商直播等技能培訓課程。
西寧市依托市級黨建綜合服務中心,成立市級流動黨員服務驛站,并指導各縣區在各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立182個流動黨員服務站(點),構建起“1+7+N”的服務矩陣——以市級黨建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聯動7個縣區級服務中心,延伸打造N個社區服務點,常態化為流動黨員提供政策咨詢和就業指導等服務事項,有效打通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最后一公里”。
針對流動黨員覆蓋面廣、流動性強的特點,西寧市設立“共學課堂”,采取“線下集中聯學、線上隨時活學、干部上門講學”的“三學法”,靈活組織流動黨員及時學習黨的創新理論。
西寧市還探索市州間“雙向共管”協作機制,組織開展駐外和駐寧辦事機構“兩個摸底”,為跨省跨市州協同組建流動黨員黨組織打牢基礎。率先在市域內組織各縣區簽訂流動黨員結對共管共建協議,初步構建了縣區間“雙向共管”機制。
促長效 激活紅色內生動力
為鞏固服務成效,西寧市積極探索訴求清單與服務臺賬雙線并進工作法:一方面,通過“需求清單”動態收集黨員訴求;另一方面,依托“服務臺賬”跟蹤就業創業進展,已助力9人實現本地就業,13人啟動餐飲、電商創業項目。更令人矚目的是,組建“紅色小哥”“先鋒騎手”等以流動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10余支,12名流動黨員主動加入所在黨組織志愿服務隊,在文明創建、反詐宣傳等工作中累計服務超600小時,不斷增強流動黨員責任感使命感。同時,充分發揮流動黨員視野寬、信息多、分布廣的優勢,收集流動黨員關于鄉村振興、社區發展、小區治理、黨員教育等方面的意見建議50余條。
曾輾轉多地務工的黨員王霞,如今擔任社區“流動黨員聯絡員”,協助摸排登記6名“隱形黨員”。“組織為我們解憂,我們也要為城市出力!”她的話道出許多流動黨員的心聲。
西寧市通過組織實施“萬名黨員培優提質”計劃,深入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為193名流動黨員設定志愿服務崗位。以鄉鎮為單位,組織開展“家鄉建設懇談會”50余場次,引導返鄉黨員提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300余條。城西區吸納13名新就業群體中的流動黨員擔任“流動網格員”,就近就便開展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等“隨手拍”工作,為基層治理補充了“新”力量。
每一名流動黨員都是一面流動的旗幟。西寧市持續通過精準化服務、長效化管理和常態化作用發揮機制,拓展新業態群體覆蓋,推動流動黨員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發揮先鋒作用,形成“服務—反哺”良性循環,讓“流動不流失,奉獻在夏都”成為城市治理新名片。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