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 崔永燾 報道)五月的青海高原,春風拂過河湟谷地,激蕩起文化惠民的澎湃春潮。5月20日,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青海省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四季村歌·青海省首屆村歌大賽’”在西寧市新寧廣場啟幕。這場以文化為紐帶、以鄉音為載體的盛會,為高原群眾獻上視聽盛宴的同時,也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文化強音。
“文化館是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村歌大賽則是鄉村振興的‘文化麥克風’。”本次活動以“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為定位,通過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同時以村歌為媒介,挖掘鄉村文化基因,展現青海“山宗水源”的生態人文之美。啟動儀式在青海省文化館老年大學的民樂合奏《盛世歡歌》中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現場,來自全省的群眾文藝團隊、非遺傳承人、“村歌”網紅等輪番獻藝,用歌舞、戲曲、器樂等藝術形式,編織出一幅多維度的青海文化圖景。互助縣文化館的《高原春潮》以激越鼓樂喚醒高原春色;藏族歌手索太吉一曲《如意歌》將觀眾帶入圣潔的草原牧歌;土族舞蹈《點贊舞》則用歡快舞步演繹河湟兒女的幸福生活。當網紅歌手扎西唱響《故鄉的味道》時,臺下不少觀眾輕聲跟唱,鄉音共鳴中涌動著濃濃的鄉愁。
“這場演出既有傳統非遺的薪火相傳,又有現代創新的活力迸發。”現場觀眾李生琴感慨道。據悉,活動期間,青海省文化館還將推出“非遺皮影展演”“群文攝影聯展”等10余項公益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數字化服務”讓文化服務觸手可及。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四季村歌·青海省首屆村歌大賽”將持續至10月底,通過“線上+線下”雙賽道選拔,最終在豐收節期間與全國觀眾共赴“電音之夜”音樂盛典。大賽以“一村一歌”為載體,鼓勵村民用原創旋律講述家鄉故事。目前,全省已有60余個村莊提交作品,既有《浪青海》等經典民歌新編,也有反映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的原創佳作。
“村歌不僅是音樂比拼,更是鄉村文化自信的覺醒。”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賽將通過專業培訓、采風創作等方式,培育鄉村文藝骨干,讓“土味”歌聲成為賦能文旅發展的新引擎。
除主會場活動外,宣傳周期間,青海省文化館將推出“群星高照”攝影展、“云端學才藝”曲藝課程等系列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零門檻”藝術體驗。
高原艷陽似火,火不過演職人員與觀眾火熱的情緒。啟動儀式在全體演員與觀眾合唱的《青海情》中落下帷幕。但屬于青海的文化春潮才剛剛涌起——從河湟谷地到三江源頭,從城市文化館到鄉村文化站,一場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正在高原大地鋪展。正如悠揚的村歌所唱:“山宗水源間,歌聲連著心,大美青海走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