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5月20日,隨著“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的青海云杉、祁連圓柏等太空種移交工作的順利完成,標志著該種已正式進入地面培育實驗階段。
據介紹,“實踐十九號”返回式衛星是我國航天育種的重要平臺,通過宇宙輻射、微重力等特殊環境誘變種子基因,具有變異率高、變異幅度大、穩定性快等特點,可加速優質品種選育進程。2024年9月27日18時30分,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2024年10月11日10時39分,返回艙在預定區域著陸回收,種子在太空環境中停留了14天。本次搭載的青海云杉樣品序號為T-35-021,重約10.4克,共1878粒;祁連圓柏樣品序號為T-35-022,重約13.8克,共44粒。
為確保太空種子培育試驗順利開展,省林業和草原局組建專業培育團隊和技術支撐專家組,編制了詳細的培育實施方案,制定了科學可行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路線。種子培育期為2025年至2029年,計劃在大通縣東峽林場、互助縣李豐苗圃、平安峽群林場開展溫室容器育苗及大田育苗培育試驗。項目將設立培育試驗區和對照區,開展對照監測、育苗生產過程及苗木生長過程記錄、變異情況觀察和記錄、培育技術交流與合作及技術培訓等工作。
未來,省林業和草原局將嚴格按照培育實施方案,做好各項要素保障,確保育種工作科學、有序推進。通過開展太空育種實驗,將為選育具備抗旱、抗病蟲害等優良性狀的林木新品種提供科學基礎,進一步推動我省林木良種化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