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遠處藍天白云之下,山脈連綿起伏,翠綠、明黃、湛藍等豐富的色彩相互交織,近處,城市脈絡清晰鋪展,蜿蜒的道路連接城市,其中點綴著樹木、花草和標志性建筑……5月22日,在文化旅游節現場字畫展作品《夏都西寧山水圖鑒》引人注意,整幅畫作融合了傳統山水畫的寫意手法與現代城市景觀的寫實描繪,色彩鮮明,線條流暢。
“這幅作品參考西寧市主城區及湟中多巴片區范圍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風貌,以湟水河為軸線,以南線高速和北線高速為輔線,先自西向東從扎麻隆鳳凰山一直到城東區小峽口;再自東向西,從城東區小峽口到多巴鎮石板溝,形成‘湟流一帶繞長川,南北兩山對峙開’的環形長卷作品,長420厘米,寬60厘米。”青海長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安正平介紹。
《夏都西寧山水圖鑒》充分展現了河湟谷地、夏都西寧主城區及多巴片區的山體、水流、樹林、田地、村社、公園、古跡古建、高樓場館、標志性建筑等,并加以人物和動物等點綴,并題寫清代西寧文豪張思憲的詩詞以豐富文化內涵,生動地展現了西寧這座城市山水相依的特點以及在城市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成就。除此之外,還有雪豹圖、羚羊圖、北山煙雨圖、河湟陶韻等一幅幅畫作將青海獨特的自然之美與人文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也嘗試開發了一系列印有青海特色的產品,包括抱枕、絲巾、鼠標墊等,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將青海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安正平說。
來青海,青海湖必然是打卡地。而在文化旅游節現場,有一處關于青海湖的亮點,便是青海湖景區體驗館。走進青海湖景區體驗館,撲面而來的是主色調藍色,即刻被可愛、軟萌的文創產品吸引。
“它的名字叫‘小藍鳥’,設計理念是以《山海經》中的青鸞鳥為主體,造型色彩以青海湖藍為主,頭部融入藏文化中神圣的格桑花作為點綴,胸口的心形圍脖有儲物功能。”工作人員蘭周措手中拿著毛絨公仔“小藍鳥”向市民游客介紹說。
青海湖造型的地圖冰箱貼,龍騰西海字樣的書簽,印有湟魚、雪山、油菜花的絲巾……各種獨特設計的文創產品讓人愛不釋手。“我看到這里還有‘海然然’‘裸小鯉’‘灰小歐’特色文創產品,準備買一個帶回去給小孩。”游客趙女士邊挑選邊說。
“裸小鯉”“灰小歐”設計來源于青海湖野生動物。青海湖被譽為“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鳥類229種,獸類42種,青海湖中特有的物種“青海湖裸鯉”是在淡水中產卵,咸水中生長;青海湖環湖地區是瀕危物種普氏原羚的唯一棲息地。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