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深度挖掘熱貢文化資源,在促進就業增收、推動產業升級、實現文旅煥新等方面持續發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5月23日,同仁市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傲賽多杰告訴記者。目前,全市規范化運營的畫院已達25家,每家畫院穩定培育唐卡藝人100名,直接或間接帶動2.4萬余人投身熱貢藝術,文化產業磁吸效應持續釋放。
同仁市圍繞熱貢藝術,構建起“創研、培訓、制作、銷售、展覽、收藏、進出口”全產業鏈模式,創新采用“畫院+農戶+基地”經營機制。每年面向當地農牧民開展免費唐卡技藝培訓,不僅免除學費,還提供食宿、顏料、畫布、學習資料等全方位支持,幫助農牧民掌握技能,實現穩定就業和收入增長。
此外,同仁市建成多個國家級、省級產業平臺,培育9家省級青繡企業,設立100處非遺傳習中心與99處非遺展示點,研發超百種文創產品,并投資建設鄉村文旅手工業基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立200余處熱貢藝術展銷窗口拓展市場。目前,熱貢文化產業園區入選省級園區,唐卡藝術小鎮、熱貢非遺特色之旅獲國家級認證,“熱貢唐卡”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業影響力不斷擴大。
同仁市主動作為,強基建、優服務,全力夯實文旅產業發展根基。投資3672萬元打造“黃南一號風景大道(同仁段)”,串聯全域文旅資源;投入1816萬元新建27座旅游公廁,切實解決游客如廁難題。白螺泉莊園、額爾芒梅朵餐廳憑借特色服務與優質體驗,成功獲評4星級鄉村旅游接待點,文旅產業煥發全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