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25日晚,青海省文化館群星劇場內燈光璀璨,座無虛席,由西寧市人民政府、海北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創排的原創舞劇《那時,金銀花開》在此精彩上演。該劇以金銀灘草原為背景,講述了一段跨越民族與時代的家國情懷故事,致敬“兩彈一星”偉大事業中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舞劇以1958年金銀灘草原的勘測任務為開端,工程師羅丁在勘測途中遭遇野狼襲擊,被藏族牧民索南救下,兩人在短暫相處中結下深厚情誼。然而,隨著國家使命的召喚,索南一家為支持核武器研制基地建設悄然搬遷,兩人的重逢在一次次陰差陽錯中化為遺憾。四年后,索南以牧工身份重返故土,卻因保密要求與羅丁咫尺天涯。最終,當真相揭開時,命運的無常與奉獻的壯烈交織,將全劇推向情感高潮。
全劇通過極具張力的肢體語言、虛實結合的舞臺設計,再現了草原的遼闊與歷史的厚重。“這是屬于每一個普通人的史詩!”演出結束后,觀眾席中來自西寧的教師張女士難掩激動。她表示,劇中索南一家搬遷時留下的空蕩帳篷、羅丁在保密基地中孤獨的背影等細節,讓她深刻感受到歷史洪流中個體的犧牲與堅守。“最震撼的是結尾處,舞臺背景浮現出無數科研工作者和牧民的身影,他們或許從未被記住姓名,但正是這些微光匯聚成了民族的星河。”另一位青年觀眾李先生感慨道:“舞劇沒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用克制的藝術語言傳遞出信仰的力量。當金銀花再次開遍草原時,我們讀懂了一代人的選擇。”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