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30日,記者從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青海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實施“創業十項行動”,加快形成政府激勵、社會鼓勵、勞動者勇于創業的新機制。
這十項行動包括“創業環境優化”“重點群體培育”“勞務品牌發展”“創業服務護航”“創業培訓賦能”“創業政策推進”“創業活動扶持”“金融產品助力”“創業載體筑巢”和“靈活就業支持”計劃。
在實施“創業環境優化”計劃方面,我省聚焦就業創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以打造“青海e就業”品牌為抓手,加強與相關部門政策、數據、服務互通共享,全面優化經營主體登記辦理流程,推行高效辦理、當場辦結、一次辦結、限時辦結等服務,提高經營主體登記效率。
為深入貫徹高質量充分就業部署要求,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落實返鄉入鄉創業扶持政策,舉辦創業訓練營、創業實訓等“體驗式”實踐活動,年均為1.19萬人次提供創業服務;深入挖掘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鼓勵重點群體通過發展夜間經濟、冰雪經濟等創業項目,實現就業增收。
實施“勞務品牌發展”計劃,大力推進“拉面”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青繡”品牌提質擴容,引導“互助家政”“大通護工”等服務型勞務品牌完善標準、提檔升級。截至目前,全省勞務品牌規模達49個,各地區基本實現“一縣一品”目標,每年通過勞務品牌帶動創業就業規模40萬人次以上。
實施“創業服務護航”計劃,完善創業服務功能,構建集創業信息發布、業務咨詢、能力培養、指導幫扶、孵化服務、融資支持、活動組織于一體的服務機制,開展創業服務走基層活動,組織企業家、創業典型和技術專家等深入基層開展針對性創業指導和培訓服務,為創業創新群體提供服務支撐。
深入實施“馬蘭花”創業培訓行動,實施“創業培訓賦能”計劃。加強創業師資人員選拔培養,將有培訓需求和創業意愿的重點群體創業人員納入補貼性創業培訓范圍。針對不同創業群體需求,依托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創業園、網絡平臺等各類優質培訓資源,開展“創辦你的企業”“改善你的企業”等培訓。
通過實施“創業政策推進”計劃,優化完善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將創業補貼標準提升至1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到30萬元。推廣“創業擔保貸款123模式”,不斷優化電子化審批流程,推進創業政策全程線上辦理,為符合條件的大中專畢業生、返鄉留鄉農民工、婦女等創業群體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在“創業活動扶持”和“金融產品助力”計劃中,制定“雙創”年度活動計劃。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雙創”系列活動,開展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實行普惠性金融支持政策,推廣“政府+銀行+保險”融資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創業創新群體需求特點的產品和服務,支持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
實施“創業載體筑巢”計劃,發揮我省3個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示范引導作用,推進市州級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運營,扶持重點縣(區)孵化基地有序發展,加強創業孵化基地、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載體改造升級,加強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實訓基地交流合作,為重點群體與創業資源搭建資源整合平臺。目前,我省8個市州已實現創業孵化基地全覆蓋,重點縣區建成創業孵化基地12個。
在“靈活就業支持”計劃中,破除影響就業的戶籍、社保等制度性障礙,支持非全日制就業、自由職業、網絡創業等方式辦理就業登記。出臺支持零工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建設指引,完善全省30個零工市場服務功能,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零工或勞務市場,落實重點群體靈活就業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扶持政策,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維權“綠色通道”和法律援助服務。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