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2日,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盛事在省文化館“群星展廳”拉開帷幕。由青海省文化館與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的“山海相連·客韻傳情”三明客家文化走親展展示展演活動,以文化為橋,串聯起福建三明與青海西寧兩地的文明脈絡,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下生動注腳。
福建三明作為客家文化重要發源地,山環水繞間孕育了“守信重諾”的契約精神與“千年樂韻”的音樂基因;青海西寧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樞紐,江河源頭滋養了多元包容的高原文明。兩地雖相隔千里,卻同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活動以“山海相連”為精神紐帶,將地理阻隔轉化為文化互補的契機,使兩地對話成為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精神橋梁,為新時代文化共生提供了鮮活樣本。展覽現場,清代至民國時期的三明客家契約文書泛黃紙頁上,“抱誠守信”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遙相呼應;20余種客家特色樂器奏響中原文化與閩西風情的千年和鳴;“衣脈茶香”服飾秀與擂茶非遺體驗,則讓觀眾觸摸到客家“以衣載道、以茶養心”的生活美學。當青海民族服飾與客家傳統紋樣交相輝映,非遺不再是靜態的遺產,而是活在當下、連接未來的情感共鳴。這種沉浸式的展示方式,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的現代敘事,為非遺傳承注入了時代活力。
“山海雖遠,文化相通;時空無垠,情意相牽。”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走親,更是一次精神聚力。隨著客家文化的韻腳與高原文化的節拍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強音,青閩兩地正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姿態,攜手書寫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