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央媒看青海】外媒記者青海行:生態大省澎湃綠色新動能
來源:新華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7-05 07:01:39
編輯:童洋

  從綠色能源基地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從青海湖管護到鄉村振興……外媒記者走進青海,一路采訪一路看,從不同角度對大美青海表現出濃厚興趣。

  6月30日至7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外媒看中國”系列主題采訪活動,來自美國、德國、西班牙、日本、阿聯酋等國媒體的10余名記者走進青海省,深入了解當地依托生態資源稟賦保護開發、推動綠色發展情況。

QQ圖片202507050615427月1日,外媒記者在位于塔拉灘的光伏園區拍攝。新華社記者陸君鈺 攝

  看能源與生態融合發展——

  走進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外媒記者們置身廣闊的光伏園區。這片規劃面積600余平方公里、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園中,滿目是藍色的光伏板,板下生長著牧草,不時有羊群從板下穿行。

  “為了保障設備安全和便于羊群活動,光伏板高設計為1.5米。”海南州能源局局長王安偉俯身蹲在光伏板旁,用手深挖著板下的泥土,向外媒記者展示著土壤的狀態:“土壤表面恢復的有機質就是生態涵養的結果。”

  據介紹,園區創新“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生態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至今,一度沙塵漫天的戈壁灘植被蓋度恢復至80%,同步帶動了牧業養殖增收,每畝地經濟效益可達上萬元。

  “在西班牙這樣陽光充足的國家,民眾一直在關注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對生態的影響。”西班牙埃菲社記者阿瓦羅說,他想了解青海如何保持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青海新能源開發項目兼顧生態,對環境非常有益。”中阿衛視記者畢諾感嘆,光伏園區從無到有發展為如今的壯觀景象,當地人民為之受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樹立了良好榜樣。

  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夏日的青海湖碧波蕩漾,游人如織,湖畔可見成群青海湖裸鯉往返游動。

  “青海湖裸鯉占青海湖中魚類總量90%以上,也是鸕鶿、棕頭鷗等鳥類主要食物來源,對維系青海湖流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十分重要,保護成效之一就是魚類增長……”游船在湖面悠然行進,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干部王淑寧不時回答著記者的提問。

QQ圖片202507050612297月1日,記者在青海湖游船上提問。新華社記者陸君鈺 攝

  王淑寧介紹,針對青海湖流域“水—草—魚—鳥—獸”共生生態系統,政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搭建了生態感知、流量預警等監管平臺,逐步建成300余個生態監測點位。近年來青海湖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我們利用小程序記錄巡護軌跡,附近村民發現受傷鳥類也會及時報告,共同保護青海湖——我們棲息的家園。”同行的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管理分局泉灣保護站生態管護員多杰措毛說。

  “青海湖的生態保護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北海道新聞記者古田夏也說,在這里,他看到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真實圖景,感受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厚連接。

  感知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當黃河遇上青藏高原,造就了此地典型獨特的丹霞地貌,盆地和峽谷相間分布,形成串珠狀的河谷地貌……”在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的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隨團專家青海師范大學教授侯光良向外媒記者們認真做著講解。

QQ圖片20250705061549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一景。新華社發(羊格東智 攝)

  今年4月,青?膊祭将@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對當地旅游業發展而言有何意義?”有外國記者問。

  “這張世界級的地質景觀名片不僅促進自然地質保護,還能進一步助推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吸引全國乃至世界游客前來觀光,帶動當地百姓文旅創收。”侯光良說。

  開民宿、辦餐館……近年來,位于尖扎縣昂拉鄉的德吉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政府培訓,我們家還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去年收入有7萬多元,相信今年會更好。”面對外媒記者,德吉村村民角巴吉自豪地介紹。

  “北海道目前有179個市町村,我對鄉村振興非常關注,想了解中國基層民眾脫貧實際感受和政府舉措成果。”結束參訪之際,古田夏也感嘆,中日兩國都在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此次青海之行,在社區參與、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等方面,他看到了可以互相學習的經驗。

  策劃:陳芳

  記者:陸君鈺、崔恩慧、王艷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推薦閱讀
吳曉軍:以優良作風保障新青海建設行穩致遠
羅東川赴海西州格爾木市、德令哈市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省委宣傳部2025年公開考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青海西寧:全面提升營運車輛服務質量
青海西寧:城東區推出多項“康養+”項目
24H熱點
【環青擷萃】千里征途燃激情 御風越嶺繪青顏—...
青海省學術期刊工作交流會召開
“上海音樂學院援青工作站”落戶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青海消協聯合8省區消協發布暑期旅游消費提示 行得...
省人大常委會赴海西州開展食品安全法、勞動者權益...
公保扎西赴互助調研指導時強調 堅持學用結合以學促...
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入選2025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雪域風情醉湟水——“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玉樹...
東西協作再發力 蘇青攜手架“云橋”——江蘇—青海...
青海省2025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1950名高校畢業生
熱點圖片
康巴風情燃爆河湟文化大集
康巴風情燃爆河湟文...
青海大通:交通安全宣傳送到田間地頭
青海大通:交通安全...
“環青賽”:挑戰就是魅力
“環青賽”:挑戰就...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頻現雪豹身影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
環青賽:勇氣的較量 毅力的對決——第二十四屆環青賽賽前探營
環青賽:勇氣的較量 ...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古調唱新篇
黨旗紅耀非遺韻 河湟...
溫棚托起“菜籃子”夢想
溫棚托起“菜籃子”夢想
鄉村有“禮”好振興
鄉村有“禮”好振興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央媒看青!客饷接浾咔嗪P校荷鷳B大省澎湃綠色新動能

新華網
2025-07-05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央媒看青!客饷接浾咔嗪P校荷鷳B大省澎湃綠色新動能

新華網
2025-07-05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央媒看青!客饷接浾咔嗪P校荷鷳B大省澎湃綠色新動能

  • 2025-07-05 07:01:39
  • 來源:新華網

  從綠色能源基地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從青海湖管護到鄉村振興……外媒記者走進青海,一路采訪一路看,從不同角度對大美青海表現出濃厚興趣。

  6月30日至7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外媒看中國”系列主題采訪活動,來自美國、德國、西班牙、日本、阿聯酋等國媒體的10余名記者走進青海省,深入了解當地依托生態資源稟賦保護開發、推動綠色發展情況。

QQ圖片202507050615427月1日,外媒記者在位于塔拉灘的光伏園區拍攝。新華社記者陸君鈺 攝

  看能源與生態融合發展——

  走進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外媒記者們置身廣闊的光伏園區。這片規劃面積600余平方公里、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園中,滿目是藍色的光伏板,板下生長著牧草,不時有羊群從板下穿行。

  “為了保障設備安全和便于羊群活動,光伏板高設計為1.5米。”海南州能源局局長王安偉俯身蹲在光伏板旁,用手深挖著板下的泥土,向外媒記者展示著土壤的狀態:“土壤表面恢復的有機質就是生態涵養的結果。”

  據介紹,園區創新“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羊”生態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至今,一度沙塵漫天的戈壁灘植被蓋度恢復至80%,同步帶動了牧業養殖增收,每畝地經濟效益可達上萬元。

  “在西班牙這樣陽光充足的國家,民眾一直在關注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對生態的影響。”西班牙埃菲社記者阿瓦羅說,他想了解青海如何保持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青海新能源開發項目兼顧生態,對環境非常有益。”中阿衛視記者畢諾感嘆,光伏園區從無到有發展為如今的壯觀景象,當地人民為之受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樹立了良好榜樣。

  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夏日的青海湖碧波蕩漾,游人如織,湖畔可見成群青海湖裸鯉往返游動。

  “青海湖裸鯉占青海湖中魚類總量90%以上,也是鸕鶿、棕頭鷗等鳥類主要食物來源,對維系青海湖流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十分重要,保護成效之一就是魚類增長……”游船在湖面悠然行進,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干部王淑寧不時回答著記者的提問。

QQ圖片202507050612297月1日,記者在青海湖游船上提問。新華社記者陸君鈺 攝

  王淑寧介紹,針對青海湖流域“水—草—魚—鳥—獸”共生生態系統,政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搭建了生態感知、流量預警等監管平臺,逐步建成300余個生態監測點位。近年來青海湖水源涵養等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我們利用小程序記錄巡護軌跡,附近村民發現受傷鳥類也會及時報告,共同保護青海湖——我們棲息的家園。”同行的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管理分局泉灣保護站生態管護員多杰措毛說。

  “青海湖的生態保護令人印象深刻。”日本北海道新聞記者古田夏也說,在這里,他看到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真實圖景,感受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厚連接。

  感知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當黃河遇上青藏高原,造就了此地典型獨特的丹霞地貌,盆地和峽谷相間分布,形成串珠狀的河谷地貌……”在位于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的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隨團專家青海師范大學教授侯光良向外媒記者們認真做著講解。

QQ圖片20250705061549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一景。新華社發(羊格東智 攝)

  今年4月,青?膊祭将@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對當地旅游業發展而言有何意義?”有外國記者問。

  “這張世界級的地質景觀名片不僅促進自然地質保護,還能進一步助推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吸引全國乃至世界游客前來觀光,帶動當地百姓文旅創收。”侯光良說。

  開民宿、辦餐館……近年來,位于尖扎縣昂拉鄉的德吉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政府培訓,我們家還開起了民宿和農家樂,去年收入有7萬多元,相信今年會更好。”面對外媒記者,德吉村村民角巴吉自豪地介紹。

  “北海道目前有179個市町村,我對鄉村振興非常關注,想了解中國基層民眾脫貧實際感受和政府舉措成果。”結束參訪之際,古田夏也感嘆,中日兩國都在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此次青海之行,在社區參與、生態旅游、文化融合等方面,他看到了可以互相學習的經驗。

  策劃:陳芳

  記者:陸君鈺、崔恩慧、王艷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sihu免费观看在线高清|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男男GayGays熟睡入侵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大陆| 99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激情亚洲的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在线视频|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想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999|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国产在线播放免费| 老司机激情影院|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 国产福利在线视频尤物tv|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男人都懂的网址在线看片| 国产人妖ts视频在线观看| jizz在亚洲| 日日干夜夜操s8|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