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4日,在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包裝車間內,266噸的氫氧化鈉經西寧海關按照“批次檢驗”模式檢驗合格后,準備裝車出口越南和柬埔寨。自2024年7月推行出口危險化學品“批次檢驗”改革試點一年來,西寧海關共通過“批次檢驗”模式監管放行出口危險化學品222批次,貨值1.55億元人民幣。
西寧海關在堅持出口危險化學品“批批檢驗”原則的基礎上,選擇高資信的出口危險品企業作為試點,將檢驗方式優化調整為“批次檢驗”模式,即對確定為同一“批次”的危險化學品或危險貨物包裝實行一次現場檢驗、多次申報出口的監管模式,實現“檢查+驗證”與“驗證+抽查”相結合的合格評定模式創新。據多家試點企業反映,改革試點以來,危險化學品檢測時長大幅壓縮,企業倉儲、物流、船期訂艙等更加靈活便利,節約倉儲、物流等費用共計130余萬元,切實降低了企業成本。
為確保改革落地見效,西寧海關立足轄區業務實際,深入企業進行資料審核、實地考核,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選擇轄區高資信的出口危險化學品企業作為試點,建立“一企一清單”信息庫,指導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儲存、運輸相關要求,保障危險化學品安全高效出口。西寧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處長劉浩光表示,西寧海關將積極穩妥推行“批次檢驗”監管模式改革,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擴大試點企業和產品范圍,將“批次檢驗”改革紅利惠及更多外貿企業。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