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七月的青海,湖天相映,云野交融。
7月13日,2025“中國工商銀行杯”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青海湖同寶山露營基地閉幕。
這場歷時八天的國際自行車盛典中,來自四大洲11個國家的22支車隊、154名運動健兒馳騁高原大地,在拼搏與超越中展現體育魅力,在激情與夢想中結下深厚友誼。參賽車手以“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為墨,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書寫了無數令人熱血沸騰的瞬間:既有沖刺時刻的雷霆萬鈞,也有團隊協作的默契無間;既有個人意志的巔峰對決,也有不同文明間的深情對話。
作為展現大美青海的重要窗口和中國自行車運動的閃亮名片,本屆環青賽將綠色的辦賽理念、卓越的組織水平、嚴謹的競賽作風、領先的技術標準貫穿全程,為推動中國自行車運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青海方案”。
展高原特色 競技水平再提升
“拿下黃衫是我們車隊的終極目標,很高興今天如愿以償。感謝隊友全程的完美配合,也感謝青海這片美麗的土地和熱情的觀眾。”哈薩克斯坦喜德盛阿斯塔納車隊車手穆魯布蘭·亨諾克在賽后說。憑借出色的表現,他將本屆環青賽個人總冠軍收入囊中,這也是自參加環青賽以來,這位實力悍將收獲的第二個個人總冠軍頭銜,但他也坦言,今年的比賽更具挑戰性,每一賽段都不容易。
事實上,本屆賽事的黃衫之爭,直到第七、第八賽段才進入白熱化階段,圓點衫、綠衫之爭同樣懸念重重,藍衫保衛戰也同樣激烈,每一個賽段都呈現出不同的精彩以及自行車運動的無限魅力。
環青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賽事線路設計與節奏把控科學合理,為參賽車隊提供了良好的競技條件。盡管平均海拔達3000米,但各車隊競爭依然激烈。在距離最長、坡度最陡的第六賽段,車隊平均時速也有所提升。這一變化既得益于參賽車隊整體實力的增強,也反映出賽事組織在路線規劃、保障支持等方面的專業化進步。
本屆賽事歷時8天,設置8個賽段,途經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傎惓1400公里,其中轉場距離65公里。通過科學嚴謹的路線設計,實現了平路競速、山地爬坡、丘陵越野等多種類型賽段的無縫銜接。
本屆環青賽以品牌戰略升級的全新姿態亮相,充分體現高原特色,內涵不斷豐富,賽事價值得到多維拓展。賽事競爭激烈程度創下新高,競技水平顯著提升,各路車手克服低氧挑戰,直面連續爬升、急轉陡坡、橫風侵襲,深刻詮釋了自行車運動挑戰自我的精神內核。
這一國際化賽事平臺,不僅成功吸引了包括世巡賽車隊在內的全球頂尖車隊參賽,更為中國本土車隊提供了快速成長的舞臺。青海天佑德車隊主教練吳生君對此深有體會——他早年以車手身份征戰環青賽并屢獲佳績,如今則以教練視角見證著中國自行車運動的蛻變。
吳生君說:“環青賽是中國自行車運動發展的縮影,也是青海天佑德車隊從本土車隊邁向國際舞臺的重要見證。這些年,運動員的訓練體系日趨科學化、專業化,賽事對推動本土自行車運動的普及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自2002年創辦至今,環青賽歷經二十余載發展,從國際自行車聯盟(UCI)最初的2.5級賽事,逐步升級為UCI職業系列賽。憑借其獨特的高海拔賽道、極具挑戰性的路線設計以及壯美的沿途風光,賽事已躋身全球最具競技難度和觀賞價值的公路自行車賽事之列,成為中國自行車運動發展的標桿與典范。
強青海魅力 傳播廣度再拓展
丁香之城西寧的滿城芬芳、彩虹故鄉互助的醉人風情、金色門源的詩意浪漫、天境祁連的雪山牧野、藏城剛察的魚鳥歡悅、和美共和的澎湃綠意、河清海晏的紅色印記……
環青賽所到之處皆為美景,無疑成為展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名片”。這份堅持綠色發展的初心,也在今年的招商過程中進一步體現。
本屆環青賽攜手東風日產,首次引入純電動車作為保障用車,積極探索低碳交通與賽事場景的有機融合,響應汽車產業轉型趨勢,成為聚焦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
賽道上,當純電動車與自行車以不同的速度書寫同一個綠色夢想,賽事保障用車車型完成了一場迭代,而自行車賽事“零碳馳騁”的理念也順勢延伸至四輪世界,重繪著車輪上的生態詩篇。
如今,環青賽持續豐富賽事體系和內涵,以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內涵向世界展現大美青海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盛、和諧之治、奮進之力。
與此同時,賽事的傳播廣度與深度同步拓展。從2023年開始,環青賽實現全程電視直播,八個賽段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青海衛視向廣大受眾呈現完整的比賽過程和精彩瞬間,并向國際電視頻道、網絡直播平臺投放。經過三年嘗試,環青賽的直播信號已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賽事關注度有效提升,電視直播的預期效果漸入佳境。可以說,借助直播鏡頭,環青賽的海外影響力持續擴大,賽事品牌伴隨著騎行傳遍世界。
當高原特色農畜產品亮相賽事,當魯沙爾高蹺為比賽擂響前奏,當青繡荷包掛在車隊保障人員的隨行背包上隨風搖擺,當參賽車手與群眾跳起歡樂的鍋莊舞,當藏醫優杰療法為車手驅散連日作戰的疲憊,當熱氣騰騰的青海美食躍動舌尖,當“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眾多自行車愛好者的選擇,當環青聯賽吸引越來越多全國各地騎行者奔赴……這一個個畫面在賽道的串聯下碰撞出火花。
這或許就是融合的魅力。環青賽期間是青海旅游人氣旺盛的時期,沿途各承辦地積極結合青海省關于“農體文旅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工作要求,精心組織本地區賽段起終點、頒獎區的現場表演、氛圍營造、特色產品及商貿展銷等活動,將地方特色農產品、旅游精品線路、民間飲食文化、傳統體育項目等融入環青賽活動各環節,讓賽事活動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
于是,借助環青賽這一賽事IP的有效催化,農業有了故事,體育有了根脈,文化有了市場,旅游有了靈魂,商業有了溫度。
燃青海溫度 激情傳遞再加速
總裁拉帕蒂安·杰羅姆來自法國,首次青海之行,便對沿途壯麗的自然風光表示贊嘆,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策馬奔騰的牧民等都成了他手機相冊中的收藏。他在賽后表示:“很榮幸能參與本屆環青賽。從賽前籌備到賽事圓滿落幕,整個賽事團隊展現出專業的組織能力和高效的執行力,各工作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工作人員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這項賽事能夠持續舉辦并不斷發展,本身就是其專業性和影響力的最好證明。”
賽事舉辦期間,組委會各成員單位、各承辦地黨委政府團結協作,有序組織各賽段賽事。裁判員秉公執法,贊助商鼎力相助,各媒體精心轉播報道,服務保障人員營造出家的溫馨,醫護和安保人員守護健康安全,志愿者們傳遞友愛溫暖,場內場外同心協力,共筑精彩,每一份保障都恰似春風化雨,于無聲處托起環青賽每個扣人心弦的精彩瞬間。
第三賽段互助至門源的比賽中,受強降雨影響,涉賽路段出現落石、塌方,青海省公路局相關養護單位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響應、緊急出動,經過38分鐘的連續奮戰,道路恢復正常通行。
省紅十字會全程參與8個賽段的應急救護服務保障工作,設置應急救護流動救護站點,配備急救藥品、氧氣袋、除顫儀等醫療用品,為觀賽群眾及工作人員免費測血壓、血糖,普及應急救護知識。
競賽組、市場開發與宣傳組、安全保衛組、綜合保障組、交通與生態保障組、車輛組、活動組、氣象組、醫療組……競賽執委會全力以赴,精準把控每一個細節,確保辦賽精彩、參賽出彩。
毋庸置疑,賽事強有力的保障體系,讓運動員在公平、安全的環境中全力拼搏,讓觀眾在舒適、便捷的氛圍中享受競技魅力,讓賽事在流暢、穩定的節奏中彰顯品牌價值。
“環青賽就像一位老友,每年夏天都會如約而至,帶來新的故事。而我們也和環青賽一路陪伴,一起成長。”見證了從第一屆到第二十四屆環青賽全部歷程的綜合保障組工作人員馬曉芳,和環青賽的老朋友、新伙伴相約來年再聚。
八天的競逐雖已落幕,但車輪碾過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永恒的印記:這是體育精神與自然之美的完美交融,是人類挑戰極限與敬畏自然的和諧共鳴,更是青海向世界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動人篇章。
當各國車手帶著青海的祝福奔赴四方,這場高原上速度與激情的盛宴,必將化作促進文明互鑒的紐帶,讓大美青海的壯麗畫卷通過轉動的車輪,駛向更加遼闊的世界舞臺。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