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我省不斷完善勞務品牌培育發展機制,大力推動產業就業有效聯動,著力拓寬勞務品牌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全省勞務品牌達49個,基本實現“一縣一品”,年均帶動農牧民就業達40萬人次,占全省轉移就業總量的38.8%,對提升農牧民轉移就業質效、助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19部門出臺《青海省勞務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培育機制、評價標準及體系;依托就業議事協調機構,強化人社部門牽頭抓總與多部門分工協作、信息共享;完善獎補政策,加強投融資服務,落實企業吸納就業獎勵、創業擔保貸款及創業補貼。
培育“青海拉面”等品牌,從業近20萬人,年收入60億元。做強緊缺服務業,打造“互助家政”等11個品牌,從業4萬余人,年收入8億元;“互助家政”等為13家醫院提供“無陪護”服務。依托特色產業培育“柴達木枸杞采摘”年帶動轉移就業7萬人,人均短期增收8000元;冰雪旅游培育“雪山向導”,帶動就地就業3萬人。
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圍繞勞務品牌緊缺崗位,每年開展拉面、刺繡、家政等專項培訓3.8萬人。組織勞務品牌經營者赴外省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建成3個數據標注基地,圍繞“綠算標注師”等特色產業,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方式,組織從業人員參與評價,支持企業自主認定,實施“雙證書”“雙認證”。
(來源:西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