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青海大學獲悉,日前,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5年)》,由青海大學自主培育的“青雜12號”“青雜21號”油菜品種成功入選,分別被列為骨干型品種和苗頭型品種。全國共有29個油菜品種入選,“青雜”系列是僅有的2個春油菜品種,充分展現了青海在春油菜育種領域的領先地位。
“青雜12號”連續三年(2022—2024)入選全國油菜主導品種,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實現連片單產261.5公斤/畝(1畝≈0.0667公頃),創北方春油菜連片種植高產紀錄。其品質好(芥酸含量0.16%、硫甙含量19.05μmol/g、含油量48.9%),抗倒伏性強,適宜機械化收獲。目前年均推廣面積穩定在150萬畝,輻射青海、甘肅等7省區,五年累計推廣面積突破700萬畝。
“青雜21號”作為首批青海省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的標志性成果,集成了生物育種與常規技術優勢,實現產量較對照品種青雜5號增產8%以上(含油量46.39%,芥酸含量0.026%、硫甙含量23.2μmol/g)。其抗倒伏性強,適宜機械化收獲,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春油菜區示范中,畝產穩定在260公斤以上,是北方春油菜更新換代的戰略品種,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青海大學緊抓青海省國家油料產能提升戰略機遇,累計育成19個“青雜”系列品種,其中國家審定品種12個,形成了覆蓋全國春油菜產區的品種矩陣,系列品種及其配套豐產栽培技術已輻射全國85%的春油菜產區,年推廣應用面積超過400萬畝。2025年首次通過青海海關自主出口蒙古國,在色楞格等5省1市推廣種植30萬畝,創境外推廣面積新高。下一步,青海大學將持續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通過政策支持和資源整合,完善種業全產業鏈布局,為著力打造高原特色種源輸出地、鞏固青海省“中國春油菜種子供應中心”地位貢獻力量。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