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實現廉潔文化建設與家庭家風建設有機結合,推動筑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7月30日,由西寧市紀委監委、西寧市婦聯、西寧市文聯、西寧市文化館共同主辦的“清風傳家·廉潤萬家”家庭助廉主題活動,在西寧市文化館開展,來自市直機關各單位的17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
西寧市把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婦聯、市文聯、市直機關工委、市文化館等部門打造“清風傳家·廉潤萬家”家庭助廉活動品牌,通過組織黨員干部共講家風故事、開辦好家風主題展覽等形式,推動各級黨組織、職能部門提高思想認識,履行好助推廉潔家風建設的政治責任。
在“清風傳家·廉潤萬家”家庭助廉主題活動中,被授予全國“最美家庭”稱號的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教育工作者趙秀花講述了自己的家風故事;湟中區海子溝鄉海南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博洋為現場觀眾帶來三年守候只為喚醒植物人哥哥的西寧好妹妹趙春玉的感人故事;剛剛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愛警母親”榮譽稱號的馬菊清講述了以家風滋養初心、以教化引領德行的動人故事;來自城東區政法委的青年黨員干部李祖浩以公職人員視角與青年干部共勉:如何走好青春路口的“廉潔之問”?如何答好成長路上的“廉潔之鏡”?如何解好時代考場的“廉潔之答”?通過“以學鑄魂、以行踐廉、以宣促廉”三大實踐路徑,號召青年干部做廉潔理念的篤信者、廉潔防線的守護者、廉潔文化的傳播者;長期奮戰在教育戰線、嚴于律己、廉潔齊家、用小家鑄就大愛的優秀代表——大通縣第二中學教師楊毛吉講述了用愛心點亮希望,用行動傳遞溫暖的故事。此次活動分為廉潔故事宣講、歌舞表演和廉潔倡議三個篇章,通過演講者的交流與分享,挖掘更多關于廉潔家風的感人故事與寶貴經驗,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發出“清風傳萬家,廉韻潤千門”廉政倡議書,以家庭助廉行動凝聚社會合力,為西寧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中挑大梁勇爭先注入清廉動能;顒舆舉辦了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品等廉潔文化作品展示,以書畫、攝影、手工藝品為媒,詮釋廉潔文化的雋永內涵,通過傳統書畫的筋骨血肉,傳遞崇廉尚儉的價值追求,讓清廉之風浸潤人心。
著眼于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強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家風建設。市紀委監委推動將家風建設納入領導干部廉政教育內容,并突出抓好開展廉政家訪、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講家風課等工作。在紀檢監察機關推動下,各縣區、各部門還通過組織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讓領導干部的家庭成員進一步明確責任,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家庭防線。
為讓更多家庭了解和參與到清廉家庭建設中來,市紀委監委、市婦聯不斷豐富宣傳教育形式,組織志愿者、宣講隊深入機關單位、農村牧區、學校、街道社區講述廉潔家庭的故事,還通過舉辦“弘揚好家風·科技助成長”“涵養好家風·共筑家國夢”宣講比賽、“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家風家教宣傳、向黨員干部及家屬發放好家風主題書籍、組織參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動,將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擴大家風教育覆蓋面。
“希望全市家庭以‘清風傳家·廉潤萬家’家庭助廉主題活動為契機,將廉潔基因融入血脈,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清廉理念在夏都西寧生根發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碓矗何鲗幫韴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