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召開的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主題鮮明、內容務實、意義重大。特別是,會議從新的歷史方位、新的使命要求、新的戰略任務、新的責任擔當“四個維度”看發展、看作風,對新時代加強作風建設的必要性作了全面闡釋,政治站位高遠,充分體現了省委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的高度政治自覺和強烈使命擔當。
當前,青海正處在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如何順利推進現代化進程?如何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向好?怎樣才能如期實現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切,都與干部隊伍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緊密相連。我們要從“四個維度”深刻把握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創業上,把汗水灑在火熱的一線,將實績刻在現代化新青海的建設藍圖上,以實干擁抱時代,用成果回報青海人民。
深刻領悟新的歷史方位,錘煉過硬作風。要清醒認識到,青海城鄉之間的發展落差、地域之間的發展鴻溝,是擺在現代化征程上的現實考題。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注定要比其他地區付出更多爬坡過坎的艱辛,更需積蓄“缺氧不缺精神”的韌勁。唯有把作風錘煉成“鋼與鐵”,才能點燃“人一之、我十之”的奮斗火焰。少一些“等靠要”的惰性,多一些“往前沖”的銳氣;減一分“差不多”的敷衍,增一分“過得硬”的執著,以過硬作風讓每一步奮斗足跡都踩出最堅實的印記。
深刻把握新的使命要求,弘揚優良作風。要清醒認識到,建設現代化新青海從思想認知的“坐標系”到具體實踐的“路線圖”,仍有需要彌合的落差,還需傾注更多攻堅的汗水。要把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坦途。認識上的“差一點”,可能讓政策執行打折扣;實踐中的“慢半拍”,或許使發展機遇擦肩而過。唯有讓優良作風成為前行的“推進器”,才能在深化認知中校準方向,在內化精神中凝聚力量,在轉化落實中破解難題,讓“高地”“四地”在青海大地開花結果,成為可觀可感的生動實踐。
深刻理解新的戰略任務,鍛造實干作風。要清醒認識到,當前科技革命的浪潮奔涌向前,產業變革的齒輪高速運轉,但青海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卡點瓶頸。面對問題和挑戰,青海沒有“慢”的資本,更無“等”的余地。稍有遲疑,就可能錯失轉型機遇;腳步稍緩,便會拉大發展差距。唯有讓實干成為最鮮明的底色,少些“紙上談兵”的空想,多些“破冰攻堅”的行動;摒棄“畏難退縮”的怯懦,鼓足“闖關奪隘”的勇氣,把作風鍛造成劈波斬浪的“利劍”,才能在科技革命中捕捉先機,在產業變革中搶占高地。
深刻詮釋新的責任擔當,涵養為民作風。要清醒認識到,從基礎設施的“最后一公里”到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拼圖”,從特色產業的“提質增效”到生態紅利的“普惠共享”,青海仍有許多短板待補齊,難關需攻克。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唯有把為民作風熔鑄成“連心橋”,少些“拍腦袋”的決策,多些“蹲下去”的傾聽;減一分“官架子”的疏離,增一分“一家人”的親近,讓每一項政策都帶著溫度,每一次服務都回應群眾期盼,才能把各族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擰成“一股繩”,讓各族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