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高原的春天,灶火不僅溫暖了寒冷的空氣,還點燃了兩位青年的創業夢想。
4月15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桃花杏花初綻,空氣中彌漫著牛羊肉火鍋的香氣,馬青勇的“伊鍋配齊”外賣火鍋正熱氣騰騰,成為許多人外出踏青野炊的必備之選。
馬青勇,這位民和青年,原本穿梭在水產市場,但一次偶然的旅行,讓他看到了外賣火鍋的商機。他意識到西寧地區市場上還沒有清真類的火鍋外賣,于是毅然決定投入其中。
看到商機的馬青勇躍躍欲試,可高原與川渝相差的不僅是2000多米的海拔,清真食材與傳統火鍋的碰撞,更像一場味覺的冒險。
想要打造高品質的戶外火鍋,就得先有一款高品質、有爆點的火鍋底料,而清真類火鍋料的研發制作比想象中艱難。
“清真類火鍋料在使用食材上有局限性,需要尋找合適的,能替代非清真類食材的原材料,為此我專門多次往返成都、重慶等地拜師學藝。”
馬青勇說,為了研發一款好品質的火鍋底料,他時常青海四川兩地跑,從食材到口感,他都細心請教當地老師傅。
牛骨髓熬湯,牦牛油調和麻辣鮮香,用醪糟替代白酒,去腥提味是一絕……
這個執拗的青海漢子往返青海四川三十余次,終于研發出兼具高原風味與川渝特色的秘制底料。

他的第一個店鋪開在了西寧市城東區,一開張就大受追捧,一天最多的訂單量達到200多單,馬青勇干脆關了水產店,又陸續在西寧市城北區、城中區開了分店,此時,外賣火鍋也迎來了新一輪風口,這個高原火鍋騎士開啟了疾馳模式。
店越開越多,可是沒有工廠,哪能滿足這么大的市場需求。
“之前一直在重慶代加工,可是成本太高,還是得回到家鄉,自己建廠,還能帶動當地發展。”
有了這個想法,馬青勇便付出行動。
2024年4月,馬青勇入駐了民和縣工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以下簡稱創業園),開始了自己有廠有店的產業鏈生涯。
與此同時,馬海花也在創業園里書寫著自己的創業故事。她原本在江浙一帶做餐飲生意,但為了照顧父母,她放棄了原有的事業,回到了故土。然而,她并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決定重新創業。
“當我提出要在青海重新開始創業的想法后,家人覺得我一個女的搞不出啥名堂,替我捏了一把汗。”
馬海花說,無論是在游玩,還是在休閑,只要看到新鮮事物,她的心里就會有一根跳動的神經,告訴她“去嘗試”。
一次偶然的機會,本就是涼菜師的馬海花在網絡上發現了一種叫“花生芽”的生鮮菜,她說:“青海人喜歡研究吃的,尤其是宴請、出游的時候,備些涼菜能減輕女性同胞很大負擔,要是能把花生芽做深加工,制作成涼菜推向青海市場,附加值就會大大提高。”
念頭一出,駟馬難追。
馬海花通過網絡查找到花生芽在山東的培育基地,上門對接資源,又無數次跑到廈門學習花生芽的精深加工。最終,馬海花的廠房里玉簪般晶瑩的花生芽培育成功,并做成了可口的涼菜。
2024年4月份,馬海花的廠區正式投產運營,僅過去幾個月,馬海花的涼菜生產線已生產出5個品種,產品幾乎鋪滿了青海和甘肅的農貿市場、商超、酒店等。
現如今,裹著青海椒香的花生芽涼菜,正與火鍋外賣組成高原野餐的黃金搭檔,他們的產品時常“組團式”出現在各大節慶活動現場,以及“浪山”隊伍中。
馬青勇和馬海花用創業的激情點燃生活的希望。在這片被春風吻醒的土地上,他們正書寫著新時代的創業之歌,成為貢獻地方經濟發展新生力的一員。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