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探秘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晴空
發布時間:2025-05-23 07:43:25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省海北州祁連山深處,海拔數千米的草甸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韓霜正俯身仔細搜尋。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上——這正是今天的“主角”祁連獐牙菜。眼前這株祁連獐牙菜果粒飽滿,是區域內生長狀態極佳的樣本。韓霜取出采集鏟,仔細地把植株從草甸中挖了出來,植株最終被完整帶到了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的實驗室內。

  在實驗室里,通過標本掃描儀,祁連獐牙菜留下了“草生中”第一張全身高清照片,記錄下它最原始的模樣。隨后種子離開植株,開啟了作為種質資源的下一個旅程。

  經過風選儀、分樣盤、數粒儀等層層篩選后,符合初步標準的種子被置于顯微鏡下。科研人員通過細致觀察、反復對比,再次選取最為飽滿的種子,進行含水量和發芽率測試。只有各項指標合格的種子,才能被裝入密封罐。科研人員將采集時間、地點、采集人等信息,以及物種名稱、特性等物種信息詳細錄入種質庫管理系統,隨即生成一張專屬二維碼標簽。這張標簽如同種子的“身份證”,貼好標簽的密封罐最終被送入植物種子庫,開啟長期保存的歷程。

  走進植物種子庫,一排排庫柜上有序擺放著2024年從青海省各地采集而來的500余種各類植物種子。每一份種子都如同一份珍貴檔案,不僅能追溯其原產地,更為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實現瀕危植物野外回歸提供了重要支撐。

  “青藏高原地區植物物種極為豐富,數萬種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每年7月到9月,我們都會精心組織科考隊深入野外開展采集工作。通過持續不斷地采集、科學分類、規范入庫,將這些珍貴的高寒植物種質資源妥善保護起來。”韓霜向記者介紹道。

  2021年,根據《青海省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建設工作方案》要求,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聯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大學、青海省畜禽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和西寧植物園等十余家省內外科研單位與高校,共同建設“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裕虎說:“種質庫的建設緊密圍繞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和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致力于建成集種質存儲、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科普宣傳和資源共享六大功能于一體的研發共享平臺。它將成為全球第二個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第一個在高海拔生態脆弱區建成的種質庫。”

  “廣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評價、積極創新、共享利用”,種質庫以長期庫為核心、以中短期庫和種質保藏圃為依托的青藏高原種質資源遷地保護體系,構建種質保藏中心、種質研發中心和種質信息數據中心三大功能區塊,形成150萬份以上種質保存和5000份年鑒定分發能力。

  據介紹,目前,種質庫已取得豐碩成果。建成了館藏標本量達60余萬份的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這是保存青藏高原生物標本數量最多、種類最全、館藏最豐富且標本采集覆蓋范圍最廣的標本館;建成保藏容量達30萬份的動物種質自動化存取庫;建成近1500平方米的植物和微生物庫、植物加速培養間和低溫/超低溫保藏庫等設施,已累計收集入庫各類種質資源8.43萬份。

  此外,依托西寧植物園建設的植物種質資源圃保育有青海固沙草、大花紅景天等珍稀瀕危植物50余種。在囊謙和祁連,分別設立了華福花和祁連獐牙菜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并架設微型氣象監測站、紅外相機等設備,對目標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測。

  走進微生物庫,這里的儀器更加精密專業。模擬植物生存環境的培養箱、搖床,用于開展實驗的試驗箱,以及存放真菌、細菌的恒溫恒濕箱等設備有序排列。當從野外植物棲息地水體、土壤中采集的植物根部真菌被提取、分離后,科研人員會對其進行多次純化,最終完成菌種保存。取出疊放在一起的一個圓形培養皿,在時間的演變下,菌絲開始生長,呈現出各異的形態。在科研人員眼中,這些生長旺盛的菌絲,蘊含著解決生產中植物萌發率低問題的關鍵。

  在種質庫的細胞培養室、測序分析室、植物培養室、基因庫、核酸提取室、野生植物保藏馴化間等處記者看到,每一項實驗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每一份種質資源都得到科學、細致保護。

  種質庫已上線運行樣本信息采集管理和種質庫環境監控等種質庫管理系統,完成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網站建設,在網站上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植物名錄數據集、羌塘高原植物名錄數據集等數據集,搭建了青藏高原動物基因組數據庫等,數據量超過80TB。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新的種質庫科研實驗樓將破土動工。這座地上3層、地下2層的實驗樓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種質庫的硬件設施水平,更好地滿足科研實驗需求。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計劃在下半年組織科考隊,除了繼續在青海開展工作外,還將奔赴西藏、四川等地區,收集和保存更多珍貴的種質資源,為守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

  (來源:西寧晚報)

推薦閱讀
青海省政協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召開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省雙擁模范單位和雙擁模范個人擬表彰對象
西寧海東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市際聯席會議召開
西寧市基層衛生技能競賽火熱開賽
24H熱點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湟源排燈:非遺技藝在...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群藝飛揚嗨翻天!市民游客...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青海各地共繪“山宗水源”...
2025年青海省科技活動周24日重磅登場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青超聯賽第二輪比賽周末打響
最高620余歲!西寧有6株百年丁香
青海:“湟源馬牙蠶豆”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團結手拉手 共譜民族和諧旋律——聚焦西寧和合文化...
青海海北:金銀灘北非鴕鳥迎來孵化期
【文化中國行】尖扎傳統弓箭的守正與創新
熱點圖片
書香漫天路——青海啟動圖書(文旅資源)“進車站 上火車”活動
書香漫天路——青海...
青海海北:天橋山祁龍秘境景區打造西北高原生態旅游新標桿
青海海北:天橋山祁...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光影青海 大美無限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光影為媒 看最美的青海
【2025青海文化旅游...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把美麗家鄉繡進畫里
【2025青海文化旅游...
黑鸛的選擇
黑鸛的選擇
【鄉村振興在青海】芫根的“翅膀”
【鄉村振興在青海】...
立足崗位踐初心 服務為民顯擔當
立足崗位踐初心 服務...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探秘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

西寧晚報
2025-05-23 07: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探秘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

西寧晚報
2025-05-23 07:4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探秘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

  • 2025-05-23 07:43:25
  • 來源:西寧晚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省海北州祁連山深處,海拔數千米的草甸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韓霜正俯身仔細搜尋。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上——這正是今天的“主角”祁連獐牙菜。眼前這株祁連獐牙菜果粒飽滿,是區域內生長狀態極佳的樣本。韓霜取出采集鏟,仔細地把植株從草甸中挖了出來,植株最終被完整帶到了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青藏高原種質資源庫的實驗室內。

  在實驗室里,通過標本掃描儀,祁連獐牙菜留下了“草生中”第一張全身高清照片,記錄下它最原始的模樣。隨后種子離開植株,開啟了作為種質資源的下一個旅程。

  經過風選儀、分樣盤、數粒儀等層層篩選后,符合初步標準的種子被置于顯微鏡下。科研人員通過細致觀察、反復對比,再次選取最為飽滿的種子,進行含水量和發芽率測試。只有各項指標合格的種子,才能被裝入密封罐。科研人員將采集時間、地點、采集人等信息,以及物種名稱、特性等物種信息詳細錄入種質庫管理系統,隨即生成一張專屬二維碼標簽。這張標簽如同種子的“身份證”,貼好標簽的密封罐最終被送入植物種子庫,開啟長期保存的歷程。

  走進植物種子庫,一排排庫柜上有序擺放著2024年從青海省各地采集而來的500余種各類植物種子。每一份種子都如同一份珍貴檔案,不僅能追溯其原產地,更為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實現瀕危植物野外回歸提供了重要支撐。

  “青藏高原地區植物物種極為豐富,數萬種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每年7月到9月,我們都會精心組織科考隊深入野外開展采集工作。通過持續不斷地采集、科學分類、規范入庫,將這些珍貴的高寒植物種質資源妥善保護起來。”韓霜向記者介紹道。

  2021年,根據《青海省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建設工作方案》要求,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牽頭,聯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大學、青海省畜禽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和西寧植物園等十余家省內外科研單位與高校,共同建設“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裕虎說:“種質庫的建設緊密圍繞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和綠色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致力于建成集種質存儲、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人才培養、科普宣傳和資源共享六大功能于一體的研發共享平臺。它將成為全球第二個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第一個在高海拔生態脆弱區建成的種質庫。”

  “廣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評價、積極創新、共享利用”,種質庫以長期庫為核心、以中短期庫和種質保藏圃為依托的青藏高原種質資源遷地保護體系,構建種質保藏中心、種質研發中心和種質信息數據中心三大功能區塊,形成150萬份以上種質保存和5000份年鑒定分發能力。

  據介紹,目前,種質庫已取得豐碩成果。建成了館藏標本量達60余萬份的青藏高原生物標本館,這是保存青藏高原生物標本數量最多、種類最全、館藏最豐富且標本采集覆蓋范圍最廣的標本館;建成保藏容量達30萬份的動物種質自動化存取庫;建成近1500平方米的植物和微生物庫、植物加速培養間和低溫/超低溫保藏庫等設施,已累計收集入庫各類種質資源8.43萬份。

  此外,依托西寧植物園建設的植物種質資源圃保育有青海固沙草、大花紅景天等珍稀瀕危植物50余種。在囊謙和祁連,分別設立了華福花和祁連獐牙菜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并架設微型氣象監測站、紅外相機等設備,對目標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測。

  走進微生物庫,這里的儀器更加精密專業。模擬植物生存環境的培養箱、搖床,用于開展實驗的試驗箱,以及存放真菌、細菌的恒溫恒濕箱等設備有序排列。當從野外植物棲息地水體、土壤中采集的植物根部真菌被提取、分離后,科研人員會對其進行多次純化,最終完成菌種保存。取出疊放在一起的一個圓形培養皿,在時間的演變下,菌絲開始生長,呈現出各異的形態。在科研人員眼中,這些生長旺盛的菌絲,蘊含著解決生產中植物萌發率低問題的關鍵。

  在種質庫的細胞培養室、測序分析室、植物培養室、基因庫、核酸提取室、野生植物保藏馴化間等處記者看到,每一項實驗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每一份種質資源都得到科學、細致保護。

  種質庫已上線運行樣本信息采集管理和種質庫環境監控等種質庫管理系統,完成青藏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網站建設,在網站上發布三江源國家公園植物名錄數據集、羌塘高原植物名錄數據集等數據集,搭建了青藏高原動物基因組數據庫等,數據量超過80TB。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新的種質庫科研實驗樓將破土動工。這座地上3層、地下2層的實驗樓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種質庫的硬件設施水平,更好地滿足科研實驗需求。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計劃在下半年組織科考隊,除了繼續在青海開展工作外,還將奔赴西藏、四川等地區,收集和保存更多珍貴的種質資源,為守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 晴空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猛男做受视频|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性一交一乱一视频免费看|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最漂亮夫上司犯连七天|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在线观看4|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好黄好猛好爽好痛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四虎www成人影院|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 夏夏和三个老头第二部|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日产精品系列推荐| ass日本乱妇bbw| 护士又湿又紧我要进去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艾粟粟小青年宾馆3p上下|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午夜毛片在线观看| 青娱乐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GOGOGO免费观看国语|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小视频|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国产第一福利136视频导航|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