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之一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羋嶠 張鵬 王玉瑩 李樹婷
發布時間:2025-06-04 07:05:59
編輯:何繼紅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為青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擘畫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青海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斷探索、不懈努力,集聚眾力之“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即日起,本報推出“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系列報道,用樸實詳盡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故事,真切反映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和全省各族干部群眾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小火車。張鵬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你以為鹽只能是代表咸味嗎?

  你以為鹽只能作為調料嗎?

  你以為鹽只能是晶體或者是粉末狀嗎?

  你以為鹽只能存在于廠房中嗎?

  ……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的茶卡鹽湖被譽為鹽的世界。千百年來,它是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戎鹽”,曾是絲路商隊眼中的“白色黃金”,更是百姓餐桌上的調味之寶。

  而如今,茶卡鹽灘變為景區,食用鹽也衍生為牙膏、熱敷包、鹽雕、冰激凌、冰箱貼、面膜等文創產品……在茶卡鹽湖,這顆大青鹽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身份革命”。在省屬國企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打造下,一顆大青鹽的“72變”不僅打破了傳統鹽業的邊界,更在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交響曲中,奏響了高原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又一強音。

鹽文化博物館內工作人員正在展示鹽雕制作過程。張鵬 攝

  從“工業鹽”到“生活伴侶”:大青鹽的科技新生

  茶卡大青鹽,源自海拔3100米無污染的茶卡鹽湖,因天然富含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氯化鈉含量超97%而得名。是中國首家綠色食品認證食用鹽,科學驗證能自然增鮮。然而,在工業鹽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西部礦業開始思考:如何讓鹽跳出“調味品”的單一角色?答案藏在科技賦能與消費洞察中。

  在西部礦業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鹽的“變形記”早已開始。新開發推出“茶卡”牌青海湖鹽、茶卡湖鹽、茶卡3100三大系列17款產品,原生湖鹽、一品原生、大青鹽、藏青鹽、腌制鹽、燉肉鹽……僅食用鹽都在不斷地升級變身。

  此外,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通過與日化企業合作,推出“茶卡鹽護”牙膏系列。這款以大青鹽為核心成分的牙膏,憑借《本草易讀》中標注的“助水臟而平血熱,消癥積而除疥癬;止吐尿舌齒諸血治同食鹽”功效,迅速在電商平臺熱賣。

  “過去只是想增加景區文創產品的品目,沒想到反而出圈了,很多來天空之鏡景區游玩過的游客購買牙膏后,還會給景區打電話回購。”青海西礦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海清學說。

  另一項創新則瞄準了現代人的健康需求——鹽熱敷包。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將大青鹽與艾草、藏紅花等高原草本結合,開發出可重復使用的熱敷鹽袋。不光在景區,茶卡鹽湖景區帶著此款熱敷袋每每參加國內展會總會吸引大批參觀者駐足。

景區內鹽雕師傅正在進行技術交流。張鵬 攝

  從“鹽湖到餐桌”:舌尖上的鹽味經濟

  如果說科技讓鹽“變身”為健康產品,那么茶卡鹽湖的文旅基因,則讓鹽的想象力延伸到了美食領域。

  在茶卡鹽湖景區,“鹽冰激凌”成為游客必打卡的網紅美食。這款以大青鹽調配的冰激凌,微咸中帶著奶香,咸和甜完美碰撞,夏季最高日銷量超1萬支。“我們想讓游客用味蕾記住茶卡。”海清學介紹。這種“可鹽可甜”的創意,實現年營收突破589萬元。

  更令人稱奇的是“吃鹽長大的羊”。天空之鏡景區還通過政府與當地牧民合作,將周圍村民家中吃著鹽池鹵水長大的“茶卡羊”,集中售賣。

  這種羊,肉質鮮嫩無膻味。如今,“茶卡羊”已成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每公斤售價達56元,成為高端餐飲市場的“新寵”。

  海清學介紹,景區一方面希望幫助當地群眾創收,另一方面也是借助天空之鏡這個金字招牌將青海的特色農產品推廣出去,實現產業“四地”融合發展。

  烏蘭縣養殖戶馬成發打趣道:“我們烏蘭的羊啃的是鹽湖邊的草,未來賣的是高‘鹽值’的錢!”

  從“礦物”到“藝術”:鹽湖文化的千面表達

  在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入口,一座用5800噸大青鹽雕刻的“成吉思汗”鹽雕,在陽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這是景區鹽雕群的代表作品。自2015年景區正式建立以來,鹽雕就是景區的必打卡項目,10年來,鹽雕大師每年都會來這里創作。

  “鹽雕會隨著雨水、風蝕自然消融,這種短暫且富有挑戰的藝術反而讓人更著迷。”云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徐興所說。

  為了讓鹽文化觸手可及,景區還推出“大青鹽DIY工坊”,游客可用模具制作鹽雕、鹽畫。“‘鹽畫’最受歡迎,將鹽湖風光微縮成掌心大小的藝術品,帶回家的是景色,留下來的是心情。”大青鹽DIY工坊工作人員何延鳳說。

  此外,小型鹽雕也是盈利的關鍵點,哪吒、孫悟空、宇航員……各式造型的鹽雕單價15元至30元不等,而成本不到10元,是文化溢價讓利潤翻了倍。

  這些“會講故事”的小物件,讓茶卡鹽湖的文化影響力隨游客走向全國。

  從“單一開采”到“全產業鏈”:鹽湖經濟的價值裂變

  茶卡大青鹽的“72變”,不僅是產品的創新,更是產業鏈的深度重構。西部礦業以鹽為核心,構建了覆蓋健康、食品、文創、文旅的復合型產業矩陣。

  在健康領域,除了牙膏和熱敷包,企業還開發出鹽面膜、足浴鹽等產品;在食品賽道,“茶卡鹽”系列調味品進駐全國商超,并推出限量版“鹽晶禮盒”,內含茶卡鹽湖原鹽晶體;景區則圍繞“鹽+”打造沉浸式體驗,如“鹽文化館”“鹽學游”,將鹽的文化屬性轉化為消費場景。

  這種全產業鏈布局帶來驚人的乘數效應。2024年,青海鹽業公司營業收入突破4.4億元,茶卡鹽湖景區接待游客超270萬人次,文創產品收入231.3萬元。

  從“資源變現”到“共富密碼”:一顆鹽的鄉村振興使命

  大青鹽的跨界之旅,也是一場惠及民生的實踐。茶卡鹽湖文旅公司建好集裝箱市場對外租賃,收入的60%則由茶卡鎮6個牧業村受益,2016年至2024年間共受益359萬元,激勵村集體經濟發展;他們還將鹽雕廠的設備、技術無償提供給都蘭河村,手把手教村民鹽雕制作技術,并提供銷售平臺,收入歸村民;在都蘭河村訂購種植花卉,用于景區布景及節慶期間的裝點,2019年至2024年共采購花卉50余萬盆,金額約106萬元,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2024年數據顯示,茶卡鹽湖景區帶動周邊8個村發展民宿、餐飲等業態,村年均收入約160萬元(2個農業村共243戶,戶均旅游收入5萬元,6個村牧業共377戶,戶均旅游收入0.2萬元);而企業年收入突破2.3億元。一顆鹽的“72變”,真正變出了產業振興的“N次方”。

  從“地域符號”到“國際IP”:鹽湖品牌的破圈之路

  茶卡大青鹽的變身記,也是一場品牌價值的升華。西部礦業通過“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將地域特產升級為全國性品牌:

  跨界聯名:與KFC聯名鹽冰激凌,與“一點點”奶茶聯名藏青鹽咸奶綠、藏青鹽咸冰激凌烏龍等多種產品,并以“高原海拔3100米的自然結晶鹽,保持了高原湖鹽特有風味”打出跨界爆款產品。

  國際認證:茶卡鹽湖·天空之鏡不僅是《國家旅游地理》蓋章的“人一生要去的55個地方”之一,還被美國CNN評為“中國30個最美景點”之一;

  IP孵化:孵化景區吉祥物小鏡與小卡,從景區文創產品起步,逐步擴大IP的知名度。

  茶卡鹽湖景區則通過“夢幻西游泡泡”“頤蓮中國高保濕挑戰賽”“茶卡鹽湖X施耐德電氣境尚”“《新周刊》舉辦健康飲食發布會”等IP活動,躋身“中國最具影響力景區”榜單。截至目前,景區社交媒體賬號粉絲量突破55萬。

  【記者手記】在茶卡,讀懂了大青鹽的七十二種語言

  朝陽下,站在茶卡鹽湖最深處,腳底細碎鹽粒的觸感既粗糲又溫存。湖面如鏡,映照著遠處巍峨的昆侖山脈。在這片“天空之鏡”,腳下踩的,正是數千年間滋養這片土地、維系無數人生命的大青鹽。

  初次相遇那些琳瑯滿目的鹽產品,心中也曾閃過疑慮:鹽,這古老而樸素的結晶,果真能承載起如此花樣翻新的生命么?然而當親眼目睹一粒粒粗鹽被巧手重塑,才漸漸領悟:現代科技下鹽這一純粹之物也正經歷著一次非凡的生命蛻變。

  在鹽雕廠,鹽屑如薄霧般沾滿了工匠師的衣襟和眉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滑過,粗樸的鹽粒在他們掌中,竟化作震撼心靈的藝術品。

  鹽敷包陳列在柜臺一角,樸素無華。聽聞一位老鹽工常年勞作落下肩頸疼痛的毛病,嘗試過諸多辦法卻收效甚微,直到偶然用了這種鹽敷包。這小小布袋,包裹著的何止是鹽粒?它分明承載著一種古老而深沉的慰藉,以無聲的溫熱,輕撫著被歲月磨蝕的筋骨與辛勞。

  在冰激凌車旁,這咸與甜的大膽融合,是鹽之味一次活潑的“越界”,仿佛在向世人俏皮宣告:鹽,早已不甘于只囿于鍋灶之間了。

  在茶卡鹽湖,食用鹽衍生為牙膏、熱敷包、鹽雕、冰激凌、冰箱貼、面膜等文創產品……這顆大青鹽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身份革命”。

  如今,茶卡鹽湖的每一粒鹽,都在尋找自己新的語言。鹽雕的靜美是語言,鹽敷包的溫熱是語言,冰淇淋的甜咸是語言……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絕非徒有其表的裝扮,而是一場由內而外、化繭成蝶的重生,更是青海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最美言語!

  青海茶卡鹽湖依舊,而鹽的旅程,正向著更遠、更鮮活的天地延伸。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在“六一”前夕看望少年兒童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我是護工,來自大通!
海北:國土綠化與“三北”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辦公桌“變形記...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在巴黎正式授牌
羅東川在檢查全省高考準備情況時強調 精心組織 周...
省政府黨組會議召開 羅東川主持
青海:強化鄉村健康保障 讓群眾更有“醫”靠
青海:“六尺巷”典故映照高原 同仁市繪就基層治理...
青海:雙節奇遇互助 文旅熱潮涌動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讓千年文化魅力觸手可及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看一場文化大集如何帶火...
熱點圖片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看一場文化大集如何帶火一座城
【西海2261·河湟文化...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讓千年文化魅力觸手可及
“西海2261·河湟文化...
青海海東:打造“云箭”無人機專業戰隊
青海海東:打造“云...
【鄉村振興在青海】黃河之畔魚兒躍
【鄉村振興在青海】...
【黨旗領航】構建多元人才生態鏈 打造創新發展新動能——大通以真招、妙招、實招涵養人才發展新生態
【黨旗領航】構建多...
青海生態研學線路亮相北京推介會
青海生態研學線路亮...
【文化中國行】芒種遇端午 藥香滿夏都
【文化中國行】芒種...
【鄉村振興在青海】互助白崖村山杏林煥新記
【鄉村振興在青海】...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之一

青海日報
2025-06-04 07: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之一

青海日報
2025-06-04 07:0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之一

  • 2025-06-04 07:05:59
  • 來源:青海日報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為青海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擘畫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青海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斷探索、不懈努力,集聚眾力之“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即日起,本報推出“打造‘高地’建設‘四地’蹲點調研”系列報道,用樸實詳盡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故事,真切反映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和全省各族干部群眾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小火車。張鵬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你以為鹽只能是代表咸味嗎?

  你以為鹽只能作為調料嗎?

  你以為鹽只能是晶體或者是粉末狀嗎?

  你以為鹽只能存在于廠房中嗎?

  ……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的茶卡鹽湖被譽為鹽的世界。千百年來,它是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戎鹽”,曾是絲路商隊眼中的“白色黃金”,更是百姓餐桌上的調味之寶。

  而如今,茶卡鹽灘變為景區,食用鹽也衍生為牙膏、熱敷包、鹽雕、冰激凌、冰箱貼、面膜等文創產品……在茶卡鹽湖,這顆大青鹽正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身份革命”。在省屬國企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打造下,一顆大青鹽的“72變”不僅打破了傳統鹽業的邊界,更在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交響曲中,奏響了高原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又一強音。

鹽文化博物館內工作人員正在展示鹽雕制作過程。張鵬 攝

  從“工業鹽”到“生活伴侶”:大青鹽的科技新生

  茶卡大青鹽,源自海拔3100米無污染的茶卡鹽湖,因天然富含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氯化鈉含量超97%而得名。是中國首家綠色食品認證食用鹽,科學驗證能自然增鮮。然而,在工業鹽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西部礦業開始思考:如何讓鹽跳出“調味品”的單一角色?答案藏在科技賦能與消費洞察中。

  在西部礦業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鹽的“變形記”早已開始。新開發推出“茶卡”牌青海湖鹽、茶卡湖鹽、茶卡3100三大系列17款產品,原生湖鹽、一品原生、大青鹽、藏青鹽、腌制鹽、燉肉鹽……僅食用鹽都在不斷地升級變身。

  此外,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通過與日化企業合作,推出“茶卡鹽護”牙膏系列。這款以大青鹽為核心成分的牙膏,憑借《本草易讀》中標注的“助水臟而平血熱,消癥積而除疥癬;止吐尿舌齒諸血治同食鹽”功效,迅速在電商平臺熱賣。

  “過去只是想增加景區文創產品的品目,沒想到反而出圈了,很多來天空之鏡景區游玩過的游客購買牙膏后,還會給景區打電話回購。”青海西礦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海清學說。

  另一項創新則瞄準了現代人的健康需求——鹽熱敷包。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將大青鹽與艾草、藏紅花等高原草本結合,開發出可重復使用的熱敷鹽袋。不光在景區,茶卡鹽湖景區帶著此款熱敷袋每每參加國內展會總會吸引大批參觀者駐足。

景區內鹽雕師傅正在進行技術交流。張鵬 攝

  從“鹽湖到餐桌”:舌尖上的鹽味經濟

  如果說科技讓鹽“變身”為健康產品,那么茶卡鹽湖的文旅基因,則讓鹽的想象力延伸到了美食領域。

  在茶卡鹽湖景區,“鹽冰激凌”成為游客必打卡的網紅美食。這款以大青鹽調配的冰激凌,微咸中帶著奶香,咸和甜完美碰撞,夏季最高日銷量超1萬支。“我們想讓游客用味蕾記住茶卡。”海清學介紹。這種“可鹽可甜”的創意,實現年營收突破589萬元。

  更令人稱奇的是“吃鹽長大的羊”。天空之鏡景區還通過政府與當地牧民合作,將周圍村民家中吃著鹽池鹵水長大的“茶卡羊”,集中售賣。

  這種羊,肉質鮮嫩無膻味。如今,“茶卡羊”已成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每公斤售價達56元,成為高端餐飲市場的“新寵”。

  海清學介紹,景區一方面希望幫助當地群眾創收,另一方面也是借助天空之鏡這個金字招牌將青海的特色農產品推廣出去,實現產業“四地”融合發展。

  烏蘭縣養殖戶馬成發打趣道:“我們烏蘭的羊啃的是鹽湖邊的草,未來賣的是高‘鹽值’的錢!”

  從“礦物”到“藝術”:鹽湖文化的千面表達

  在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入口,一座用5800噸大青鹽雕刻的“成吉思汗”鹽雕,在陽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這是景區鹽雕群的代表作品。自2015年景區正式建立以來,鹽雕就是景區的必打卡項目,10年來,鹽雕大師每年都會來這里創作。

  “鹽雕會隨著雨水、風蝕自然消融,這種短暫且富有挑戰的藝術反而讓人更著迷。”云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徐興所說。

  為了讓鹽文化觸手可及,景區還推出“大青鹽DIY工坊”,游客可用模具制作鹽雕、鹽畫。“‘鹽畫’最受歡迎,將鹽湖風光微縮成掌心大小的藝術品,帶回家的是景色,留下來的是心情。”大青鹽DIY工坊工作人員何延鳳說。

  此外,小型鹽雕也是盈利的關鍵點,哪吒、孫悟空、宇航員……各式造型的鹽雕單價15元至30元不等,而成本不到10元,是文化溢價讓利潤翻了倍。

  這些“會講故事”的小物件,讓茶卡鹽湖的文化影響力隨游客走向全國。

  從“單一開采”到“全產業鏈”:鹽湖經濟的價值裂變

  茶卡大青鹽的“72變”,不僅是產品的創新,更是產業鏈的深度重構。西部礦業以鹽為核心,構建了覆蓋健康、食品、文創、文旅的復合型產業矩陣。

  在健康領域,除了牙膏和熱敷包,企業還開發出鹽面膜、足浴鹽等產品;在食品賽道,“茶卡鹽”系列調味品進駐全國商超,并推出限量版“鹽晶禮盒”,內含茶卡鹽湖原鹽晶體;景區則圍繞“鹽+”打造沉浸式體驗,如“鹽文化館”“鹽學游”,將鹽的文化屬性轉化為消費場景。

  這種全產業鏈布局帶來驚人的乘數效應。2024年,青海鹽業公司營業收入突破4.4億元,茶卡鹽湖景區接待游客超270萬人次,文創產品收入231.3萬元。

  從“資源變現”到“共富密碼”:一顆鹽的鄉村振興使命

  大青鹽的跨界之旅,也是一場惠及民生的實踐。茶卡鹽湖文旅公司建好集裝箱市場對外租賃,收入的60%則由茶卡鎮6個牧業村受益,2016年至2024年間共受益359萬元,激勵村集體經濟發展;他們還將鹽雕廠的設備、技術無償提供給都蘭河村,手把手教村民鹽雕制作技術,并提供銷售平臺,收入歸村民;在都蘭河村訂購種植花卉,用于景區布景及節慶期間的裝點,2019年至2024年共采購花卉50余萬盆,金額約106萬元,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2024年數據顯示,茶卡鹽湖景區帶動周邊8個村發展民宿、餐飲等業態,村年均收入約160萬元(2個農業村共243戶,戶均旅游收入5萬元,6個村牧業共377戶,戶均旅游收入0.2萬元);而企業年收入突破2.3億元。一顆鹽的“72變”,真正變出了產業振興的“N次方”。

  從“地域符號”到“國際IP”:鹽湖品牌的破圈之路

  茶卡大青鹽的變身記,也是一場品牌價值的升華。西部礦業通過“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將地域特產升級為全國性品牌:

  跨界聯名:與KFC聯名鹽冰激凌,與“一點點”奶茶聯名藏青鹽咸奶綠、藏青鹽咸冰激凌烏龍等多種產品,并以“高原海拔3100米的自然結晶鹽,保持了高原湖鹽特有風味”打出跨界爆款產品。

  國際認證:茶卡鹽湖·天空之鏡不僅是《國家旅游地理》蓋章的“人一生要去的55個地方”之一,還被美國CNN評為“中國30個最美景點”之一;

  IP孵化:孵化景區吉祥物小鏡與小卡,從景區文創產品起步,逐步擴大IP的知名度。

  茶卡鹽湖景區則通過“夢幻西游泡泡”“頤蓮中國高保濕挑戰賽”“茶卡鹽湖X施耐德電氣境尚”“《新周刊》舉辦健康飲食發布會”等IP活動,躋身“中國最具影響力景區”榜單。截至目前,景區社交媒體賬號粉絲量突破55萬。

  【記者手記】在茶卡,讀懂了大青鹽的七十二種語言

  朝陽下,站在茶卡鹽湖最深處,腳底細碎鹽粒的觸感既粗糲又溫存。湖面如鏡,映照著遠處巍峨的昆侖山脈。在這片“天空之鏡”,腳下踩的,正是數千年間滋養這片土地、維系無數人生命的大青鹽。

  初次相遇那些琳瑯滿目的鹽產品,心中也曾閃過疑慮:鹽,這古老而樸素的結晶,果真能承載起如此花樣翻新的生命么?然而當親眼目睹一粒粒粗鹽被巧手重塑,才漸漸領悟:現代科技下鹽這一純粹之物也正經歷著一次非凡的生命蛻變。

  在鹽雕廠,鹽屑如薄霧般沾滿了工匠師的衣襟和眉梢,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滑過,粗樸的鹽粒在他們掌中,竟化作震撼心靈的藝術品。

  鹽敷包陳列在柜臺一角,樸素無華。聽聞一位老鹽工常年勞作落下肩頸疼痛的毛病,嘗試過諸多辦法卻收效甚微,直到偶然用了這種鹽敷包。這小小布袋,包裹著的何止是鹽粒?它分明承載著一種古老而深沉的慰藉,以無聲的溫熱,輕撫著被歲月磨蝕的筋骨與辛勞。

  在冰激凌車旁,這咸與甜的大膽融合,是鹽之味一次活潑的“越界”,仿佛在向世人俏皮宣告:鹽,早已不甘于只囿于鍋灶之間了。

  在茶卡鹽湖,食用鹽衍生為牙膏、熱敷包、鹽雕、冰激凌、冰箱貼、面膜等文創產品……這顆大青鹽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身份革命”。

  如今,茶卡鹽湖的每一粒鹽,都在尋找自己新的語言。鹽雕的靜美是語言,鹽敷包的溫熱是語言,冰淇淋的甜咸是語言……一顆大青鹽的七十二變,絕非徒有其表的裝扮,而是一場由內而外、化繭成蝶的重生,更是青海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最美言語!

  青海茶卡鹽湖依舊,而鹽的旅程,正向著更遠、更鮮活的天地延伸。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羋嶠 張鵬 王玉瑩 李樹婷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色欲色av免费观看| 婷婷六月天激情|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狠狠色综合色区|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国产剧情丝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中文在线字幕中文字幕| 男人j进女人p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www亚洲精品|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孕交|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26页| 日韩视频免费看|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第一区| 色www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一级伦理|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app| 日本中文字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