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從西寧海關獲悉,今年前5個月,在西寧海關監管護航下,我省2751噸馬鈴薯跨越山海,先后出口至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前不久,位于海東市樂通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倉庫里,一袋袋印有“青海馬鈴薯”標識的麻袋整齊碼放,即將運往吉爾吉斯斯坦。公司負責人胡海燕說:“誰能想到,咱這高原上的‘洋芋蛋兒’,如今成了國外搶手的‘金疙瘩’。”
想讓“洋芋蛋兒”變“金疙瘩”,順暢出口是關鍵。西寧海關主動靠前,組建工作專班,多次跑企業、下田間,“一對一”精準對接企業出口計劃。針對國外市場準入、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等難點問題,海關工作人員現場“把脈問診”,通過靶向政策解讀和實時推送目標市場動態信息,為企業鋪就政策獲取“高速路”。
“海關的助力是我們開拓市場的定心丸。”胡海燕說,“從準備材料到理順出口流程,每個環節都幫我們少走了好多彎路。特別是在申請出境糧食加工、倉儲企業資質那會兒,關員‘手把手’教,讓我們最快獲得了海關注冊資質,促成了公司首筆訂單。”
在出口的過程中,質量安全可靠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西寧海關指導企業織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源頭嚴控,指導企業開展種植環節病蟲害監測;過程可溯,推行產品溯源數字化管理,實時記錄土壤檢測、有機肥使用、質量抽檢等關鍵信息,確保每個馬鈴薯都經得起檢驗;搶“鮮”出口,西寧海關開辟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實行“即報即檢即放”的快速通關模式,大幅壓縮查驗時長,助力高原馬鈴薯走俏國際市場。
馬鈴薯實現出口正是青海高原特色農產品加速“出海”,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市場的生動縮影。西寧海關將持續深化“關企”合作,扎實推進“農食產品出口三年專項行動”,推動更多青海特色農產品走向世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