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經濟聚焦】從“圈滿需求”到“圈暖人心”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之海東篇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譚梅
發布時間:2025-07-17 07:31:12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清晨,小區門口牛肉面店鮮煮的牛肉湯清香直撲鼻尖;午后,兒童游樂場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緩解著人們的情緒壓力;傍晚,離家百米的菜市場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里藏著最鮮活的煙火氣……如今,在海東市的街頭巷尾,“出門遛個彎”的功夫解決生活的大小事兒,正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帶勁。數據顯示,2024年海東市規劃的6個試點生活圈全部建成,1114個大小鋪子織成了張服務網。其中842個基本保障類網點守護柴米油鹽,272個品質提升類網點點亮生活色彩,為居民構建起“步行可達、服務可及”的生活圈。

  作為全國第四批試點地區,這座高原城市以商務部等12部門的部署為綱,沿著“缺什么補什么”的精準路徑,讓“一刻鐘”步行距離成為丈量幸福的標尺。從樂都區唐道618商業綜合體的多元業態,到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零距離、一站式”的貼心服務,到平安區化隆路社區“八大功能室”的暖心服務,買菜做飯、看病上學、遛彎耍樂、社區辦事,老百姓需要啥,服務就延伸到啥地方。這小小的“圈子”,正承載著大大的幸福,讓海東市民的生活越來越有滋味。

QQ圖片20250717062521海東市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義診服務。(受訪者供圖)

  圈出便捷活力商圈

  “以前買個菜,得坐公交跑老遠的菜市場,遇上天氣不好,更是遭罪。現在好了,小區出門拐個彎就是菜市場,新鮮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太方便了!”家住海東市樂都區碾伯街道朝陽山社區的王阿姨,提起家附近的菜市場,臉上滿是笑容。

  朝陽山社區圍繞唐道商業圈,構建起了完善的便民生活網絡。除了菜市場,周邊的小超市、藥店、早餐店等一應俱全。每天清晨,菜市場里人聲鼎沸,攤主熱情地招呼著前來買菜的居民,新鮮的牛羊肉、翠綠的蔬菜、飽滿的水果,散發著誘人的氣息。居民在這兒精挑細選,不一會兒就能買齊一天的食材。

  據相關報道的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海東市積極推動商貿領域發展,樂都區唐道618從中受益,人流量持續攀升。自開業起,便吸引眾多知名品牌入駐,服飾、電子產品等新興業態豐富多樣。居民李雪花女士是這里的常客,她感慨道:“以前想買心儀的品牌服裝,要么奔赴西寧,要么依賴網購,耗時不說,還不一定能買到合身的。如今我們這里的唐道啥都有,周末帶著孩子過來,購物、用餐、看電影,一站式全搞定。”商業綜合體內的銀河歡樂影城,為居民打造高品質觀影體驗;海底撈等知名餐飲品牌,滿足大眾味蕾;小眾咖啡館則成為青年消費群體的心靈棲息地,大家在此享受靜謐時光。

  據了解,唐道618商業綜合體持續優化業態布局,提升服務品質。開放式商業街區設計,營造出舒適購物環境。商區在周末還時常舉辦藝術展覽、音樂節等文化活動,讓居民購物之余,浸潤在濃厚文化氛圍中,這也與海東市商務局挖掘商貿業增長潛力的工作方向相契合。

  在海東市平安區,張師傅的日常生活也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而變得便捷。張師傅是一名退休工人,每天早上,他會去社區附近的公園晨練,晨練結束后,就到家附近的“寶藏之地”海峰城市廣場采購家人交代的新鮮食材。“去哪里都是幾分鐘,非常方便!”張師傅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他口中的寶藏之地憑借獨特的河湟文化主題,躍升為當地商業新地標。這座由平安海峰賓館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

  海峰城市廣場地下二層的攢金超市,營業面積4000平方米,商品種類豐富,生鮮區每日新鮮補貨,確保居民能采購到新鮮食材。據超市經理張世寶介紹:“我們超市采用數字化管理,每個價簽由電腦后臺數據庫生成,精準顯示不同時段價格。并且為方便消費者,我們設置多部電梯,不管是開車購物的年輕人,還是步行前來的老年人,都能輕松購物。”

  除超市外,海峰城市廣場的兒童樂園為孩子們帶來歡樂;禮宴中心承辦各類宴席,滿足居民社交需求;運動健身中心配備專業設施與教練,吸引眾多健身愛好者;影院則為居民呈上最新電影大片。在這里,居民既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又能享受高品質休閑娛樂服務,極大提升了生活品質,這也是海東市便民生活圈建設成果的有力體現。“此外,我們廣場營業部也會不定期舉行一些打折促銷、‘尋寶’買單活動,拉近與市民的距離,促進消費活力。”海峰城市廣場經理王新宇告訴記者,這些活動不僅讓市民在生活消費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更拉動了商場的人氣,讓整個廣場充滿了歡聲笑語與互動溫情。每一次活動既激活了商圈的消費潛力,也讓海峰城市廣場成為市民心中更具溫度的生活樂園。

QQ圖片20250717062528海東市樂都區唐道618商業綜合體。譚梅 攝

  筑起安心溫情家園

  在海東市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零距離、一站式”服務讓居民辦事更便捷。社區服務大廳整合民政、社保等窗口,居民辦事不用多頭跑。同時,社區里的東升綜合農貿市場新鮮蔬果齊全,小修小補攤位分布合理,“一菜一修”解決了生活瑣事。居民張阿姨笑著說:“辦證在社區一次搞定,買把青菜下樓就有,鞋跟掉了轉角就能修,這些服務看得見摸得著,日子過得踏實又省心,民生保障真是暖到了心坎里。”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中,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至關重要。在樂都區朝陽山社區,朝陽小學、朝陽中學以及在建的鳳山中學,讓孩子們實現就近入學。家長王先生表示:“過去孩子上學,坐車要半個多小時,每天接送十分折騰。現在學校就在家附近,孩子能多睡會兒,我們家長也省心。”

  同樣,在平安區的湟中路社區和化隆路社區周邊,學校布局合理,孩子們上學方便。同時,平安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新建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有力推動了教育資源在便民生活圈中的落實。

  醫療和養老問題在居民的生活中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矣,醫療守護著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而養老則為人生的晚年時光保駕護航,二者共同構筑起居民生活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海東市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中,對醫療與養老服務予以充分重視。

  而在滿足居民的醫療需求方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不僅提供基本的醫療診療服務,還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免費體檢、健康講座等活動。醫護人員會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在家就能享受到醫療照顧,真正將健康關懷送到居民家中。”據樂都區碾伯街道朝陽山社區居民委員會書記李積平介紹,社區針對老年人,還設立了老年活動中心,提供日間照料、健身娛樂等服務。對于殘疾人,社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他們提供就業培訓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與溫暖,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我們的事業追求。”

  無獨有偶,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街道化隆路社區,社區創新打造“鄰里市集”品牌,聯動共駐共建單位與愛心商戶,將理發、家電維修、健康義診等服務搬到居民家門口,搭建起鄰里互助的溫暖橋梁。“小哥之家”為外賣騎手提供歇腳處和暖心茶水;“愛老食堂”飄出飯菜香,解決老年人用餐難題;社區護理站為失能老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聯合多方開設青少年心理素質提升公益課堂,護航孩子健康成長。便民服務從室內延伸到戶外,繪就社區生活新畫卷。

  “社區的愛老食堂,飯菜可口又實惠,解決了我們老年人做飯難的問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辦舞蹈、樂器等文娛活動也讓我們的退休生活充實不少。”社區居民張士福老人告訴記者。社區還定期組織志愿者上門為老年人提供衛生打掃、健康檢查等服務,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社會關愛,使養老服務在便民生活圈中得以溫暖落地。

  織密基層共治網絡

  每日穿梭在小區樓棟間,記錄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路燈損壞等問題已經成了網格員馬師傅必做之事。在平安區化隆路社區,這樣的“共建共享”基層治理創新實踐,正讓當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從藍圖變為居民觸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走進化隆路社區,43個樓院被清晰地劃分為7大網格和31個子網格,像師傅這樣的網格員構成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我們選網格員有個硬標準,必須是熟悉樓情、通曉民情的‘活字典’。”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友珍介紹道。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正是這些“活字典”發揮了大作用。網格員拿著民意征集表挨家挨戶走訪,把“小區基建怎么升級”“停車位怎么規劃”等問題的答案匯總成改造清單,再與住建、城管等部門反復協調。如今,改造后的小區里,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干凈平整,規劃整齊的停車位解決了“搶位大戰”,新升級的設施讓老百姓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居民感慨道:“網格員把我們的想法實實在在落到了地上,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現在比新家還舒心。”

  6月27日下午4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里傳來陣陣歡笑聲。“紅領巾”托管班的孩子們正圍著志愿者學習青繡技藝,穿針引線間,一幅幅色彩明艷的繡品漸漸成型。這個由社區牽頭,聯合總工會、團委等單位打造的公益托管平臺,像一塊“暖心拼圖”,精準填補了雙職工家庭的育兒空檔。

  “孩子在這里不僅能寫完作業,還學會了剪窗花、唱戲曲,回家經常給我們表演。”居民張仲玉翻著手機里孩子參加活動的照片,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托管班的課程表上,愛國主義教育課上孩子們聆聽革命故事,非遺剪紙課上指尖流轉著傳統文化韻味,農事基地研學讓城里娃認識了麥苗與韭菜的區別。退休教師王秀蘭是托管班的老志愿者,她說:“看著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學習興趣濃郁,就覺得這志愿工作干得值。”目前,這個小小的托管班已服務百余名青少年,成為社區便民服務的一張閃亮名片。

  社區還經常組織各類文化活動,文藝演出、書畫展覽、體育比賽等,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像一條條紐帶在活動中增進了鄰里感情,營造了和諧的社區氛圍。“以前鄰里之間住對門都不認識,現在一起跳跳舞、打打球,比親戚還親。”社區居民趙淑琴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從網格員丈量民生溫度的腳步,到托管班傳遞城市溫情的笑聲,再到文化活動凝聚的鄰里情誼,化隆路社區正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斷生長出幸福的枝芽。如今,在海東市,“一刻鐘”不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是幸福生活的衡量標準。它讓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更加豐富多彩。相信未來,海東市將繼續深化“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不斷完善設施、優化服務,讓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讓幸福在這座城市里觸手可及。

  記者感言:

  海東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是響應國家和青海省商務廳政策導向的生動實踐。國家層面一直倡導構建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青海省商務廳也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全省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海東市積極落實政策,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完善商業業態、提升服務質量,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真正惠及百姓。

  從商業繁榮到民生保障,再到基層治理創新,海東市樂都區和平安區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正以點帶面,輻射全城。這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青海省商務廳相關政策及國家層面導向的生動實踐。通過完善生活性服務業功能布局,創新服務業態融合發展,海東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讓居民在這短短“一刻鐘”里,收獲滿滿的幸福。相信未來,隨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持續完善與拓展,海東市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居民生活也將愈發豐富多彩。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吳曉軍羅東川調度全省防汛工作
羅東川赴大通縣督導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援青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表彰對象名單的公示
青海新聞網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公告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
青海湟源:丹噶爾古城三人籃球賽落幕
24H熱點
【援青禮贊】山海情深十五載 魯青共筑高原夢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海——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書寫“性命相托”的醫者擔當...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雙向賦能,打造“帶不走”的...
【山海同心 筑夢青海】“老師,我們會永遠記得您!...
【援青禮贊】一首雪域贊歌 “滬果”同心聯唱
雪域明珠映香江——深化“青港協作·講好青海故事”...
共繪雪域高原同心圓——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碗青...
守正創新,講好新時代新青海故事——青海重大主題...
熱點圖片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心接力——援青故事(12)
跨越海拔3000米的仁...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青海湖畔的追夢牧歌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山河入懷——記南京市東西部協作掛職干部、湟中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徐寧
湟中四年:見聞于心...
“有矛盾,找達保準沒錯!”——記海南州興海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專職調解員達保
“有矛盾,找達保準...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海——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綜述
輪印刻高原 友誼聯四...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讓游客感覺“涼”好——關注西寧“避暑房業態”系列報道之一
避暑房預定熱,夏都...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小山村里扎了根
藝術家們在這個西寧...
汽笛響,青春行!——青海省大中小學生“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見聞
汽笛響,青春行!—...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經濟聚焦】從“圈滿需求”到“圈暖人心”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之海東篇

青海日報
2025-07-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經濟聚焦】從“圈滿需求”到“圈暖人心”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之海東篇

青海日報
2025-07-17 07:3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經濟聚焦】從“圈滿需求”到“圈暖人心”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之海東篇

  • 2025-07-17 07:31:12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清晨,小區門口牛肉面店鮮煮的牛肉湯清香直撲鼻尖;午后,兒童游樂場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緩解著人們的情緒壓力;傍晚,離家百米的菜市場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里藏著最鮮活的煙火氣……如今,在海東市的街頭巷尾,“出門遛個彎”的功夫解決生活的大小事兒,正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帶勁。數據顯示,2024年海東市規劃的6個試點生活圈全部建成,1114個大小鋪子織成了張服務網。其中842個基本保障類網點守護柴米油鹽,272個品質提升類網點點亮生活色彩,為居民構建起“步行可達、服務可及”的生活圈。

  作為全國第四批試點地區,這座高原城市以商務部等12部門的部署為綱,沿著“缺什么補什么”的精準路徑,讓“一刻鐘”步行距離成為丈量幸福的標尺。從樂都區唐道618商業綜合體的多元業態,到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零距離、一站式”的貼心服務,到平安區化隆路社區“八大功能室”的暖心服務,買菜做飯、看病上學、遛彎耍樂、社區辦事,老百姓需要啥,服務就延伸到啥地方。這小小的“圈子”,正承載著大大的幸福,讓海東市民的生活越來越有滋味。

QQ圖片20250717062521海東市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義診服務。(受訪者供圖)

  圈出便捷活力商圈

  “以前買個菜,得坐公交跑老遠的菜市場,遇上天氣不好,更是遭罪。現在好了,小區出門拐個彎就是菜市場,新鮮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太方便了!”家住海東市樂都區碾伯街道朝陽山社區的王阿姨,提起家附近的菜市場,臉上滿是笑容。

  朝陽山社區圍繞唐道商業圈,構建起了完善的便民生活網絡。除了菜市場,周邊的小超市、藥店、早餐店等一應俱全。每天清晨,菜市場里人聲鼎沸,攤主熱情地招呼著前來買菜的居民,新鮮的牛羊肉、翠綠的蔬菜、飽滿的水果,散發著誘人的氣息。居民在這兒精挑細選,不一會兒就能買齊一天的食材。

  據相關報道的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海東市積極推動商貿領域發展,樂都區唐道618從中受益,人流量持續攀升。自開業起,便吸引眾多知名品牌入駐,服飾、電子產品等新興業態豐富多樣。居民李雪花女士是這里的常客,她感慨道:“以前想買心儀的品牌服裝,要么奔赴西寧,要么依賴網購,耗時不說,還不一定能買到合身的。如今我們這里的唐道啥都有,周末帶著孩子過來,購物、用餐、看電影,一站式全搞定。”商業綜合體內的銀河歡樂影城,為居民打造高品質觀影體驗;海底撈等知名餐飲品牌,滿足大眾味蕾;小眾咖啡館則成為青年消費群體的心靈棲息地,大家在此享受靜謐時光。

  據了解,唐道618商業綜合體持續優化業態布局,提升服務品質。開放式商業街區設計,營造出舒適購物環境。商區在周末還時常舉辦藝術展覽、音樂節等文化活動,讓居民購物之余,浸潤在濃厚文化氛圍中,這也與海東市商務局挖掘商貿業增長潛力的工作方向相契合。

  在海東市平安區,張師傅的日常生活也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而變得便捷。張師傅是一名退休工人,每天早上,他會去社區附近的公園晨練,晨練結束后,就到家附近的“寶藏之地”海峰城市廣場采購家人交代的新鮮食材。“去哪里都是幾分鐘,非常方便!”張師傅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他口中的寶藏之地憑借獨特的河湟文化主題,躍升為當地商業新地標。這座由平安海峰賓館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

  海峰城市廣場地下二層的攢金超市,營業面積4000平方米,商品種類豐富,生鮮區每日新鮮補貨,確保居民能采購到新鮮食材。據超市經理張世寶介紹:“我們超市采用數字化管理,每個價簽由電腦后臺數據庫生成,精準顯示不同時段價格。并且為方便消費者,我們設置多部電梯,不管是開車購物的年輕人,還是步行前來的老年人,都能輕松購物。”

  除超市外,海峰城市廣場的兒童樂園為孩子們帶來歡樂;禮宴中心承辦各類宴席,滿足居民社交需求;運動健身中心配備專業設施與教練,吸引眾多健身愛好者;影院則為居民呈上最新電影大片。在這里,居民既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又能享受高品質休閑娛樂服務,極大提升了生活品質,這也是海東市便民生活圈建設成果的有力體現。“此外,我們廣場營業部也會不定期舉行一些打折促銷、‘尋寶’買單活動,拉近與市民的距離,促進消費活力。”海峰城市廣場經理王新宇告訴記者,這些活動不僅讓市民在生活消費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更拉動了商場的人氣,讓整個廣場充滿了歡聲笑語與互動溫情。每一次活動既激活了商圈的消費潛力,也讓海峰城市廣場成為市民心中更具溫度的生活樂園。

QQ圖片20250717062528海東市樂都區唐道618商業綜合體。譚梅 攝

  筑起安心溫情家園

  在海東市樂都區新樂西大街社區,“零距離、一站式”服務讓居民辦事更便捷。社區服務大廳整合民政、社保等窗口,居民辦事不用多頭跑。同時,社區里的東升綜合農貿市場新鮮蔬果齊全,小修小補攤位分布合理,“一菜一修”解決了生活瑣事。居民張阿姨笑著說:“辦證在社區一次搞定,買把青菜下樓就有,鞋跟掉了轉角就能修,這些服務看得見摸得著,日子過得踏實又省心,民生保障真是暖到了心坎里。”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中,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至關重要。在樂都區朝陽山社區,朝陽小學、朝陽中學以及在建的鳳山中學,讓孩子們實現就近入學。家長王先生表示:“過去孩子上學,坐車要半個多小時,每天接送十分折騰。現在學校就在家附近,孩子能多睡會兒,我們家長也省心。”

  同樣,在平安區的湟中路社區和化隆路社區周邊,學校布局合理,孩子們上學方便。同時,平安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新建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創造良好學習環境,有力推動了教育資源在便民生活圈中的落實。

  醫療和養老問題在居民的生活中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矣,醫療守護著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而養老則為人生的晚年時光保駕護航,二者共同構筑起居民生活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海東市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中,對醫療與養老服務予以充分重視。

  而在滿足居民的醫療需求方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不僅提供基本的醫療診療服務,還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免費體檢、健康講座等活動。醫護人員會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在家就能享受到醫療照顧,真正將健康關懷送到居民家中。”據樂都區碾伯街道朝陽山社區居民委員會書記李積平介紹,社區針對老年人,還設立了老年活動中心,提供日間照料、健身娛樂等服務。對于殘疾人,社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他們提供就業培訓和就業機會,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與溫暖,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我們的事業追求。”

  無獨有偶,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街道化隆路社區,社區創新打造“鄰里市集”品牌,聯動共駐共建單位與愛心商戶,將理發、家電維修、健康義診等服務搬到居民家門口,搭建起鄰里互助的溫暖橋梁。“小哥之家”為外賣騎手提供歇腳處和暖心茶水;“愛老食堂”飄出飯菜香,解決老年人用餐難題;社區護理站為失能老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聯合多方開設青少年心理素質提升公益課堂,護航孩子健康成長。便民服務從室內延伸到戶外,繪就社區生活新畫卷。

  “社區的愛老食堂,飯菜可口又實惠,解決了我們老年人做飯難的問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辦舞蹈、樂器等文娛活動也讓我們的退休生活充實不少。”社區居民張士福老人告訴記者。社區還定期組織志愿者上門為老年人提供衛生打掃、健康檢查等服務,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社會關愛,使養老服務在便民生活圈中得以溫暖落地。

  織密基層共治網絡

  每日穿梭在小區樓棟間,記錄居民反映的下水道堵塞、路燈損壞等問題已經成了網格員馬師傅必做之事。在平安區化隆路社區,這樣的“共建共享”基層治理創新實踐,正讓當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從藍圖變為居民觸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走進化隆路社區,43個樓院被清晰地劃分為7大網格和31個子網格,像師傅這樣的網格員構成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我們選網格員有個硬標準,必須是熟悉樓情、通曉民情的‘活字典’。”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友珍介紹道。在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正是這些“活字典”發揮了大作用。網格員拿著民意征集表挨家挨戶走訪,把“小區基建怎么升級”“停車位怎么規劃”等問題的答案匯總成改造清單,再與住建、城管等部門反復協調。如今,改造后的小區里,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干凈平整,規劃整齊的停車位解決了“搶位大戰”,新升級的設施讓老百姓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居民感慨道:“網格員把我們的想法實實在在落到了地上,住了二十年的老房子,現在比新家還舒心。”

  6月27日下午4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里傳來陣陣歡笑聲。“紅領巾”托管班的孩子們正圍著志愿者學習青繡技藝,穿針引線間,一幅幅色彩明艷的繡品漸漸成型。這個由社區牽頭,聯合總工會、團委等單位打造的公益托管平臺,像一塊“暖心拼圖”,精準填補了雙職工家庭的育兒空檔。

  “孩子在這里不僅能寫完作業,還學會了剪窗花、唱戲曲,回家經常給我們表演。”居民張仲玉翻著手機里孩子參加活動的照片,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托管班的課程表上,愛國主義教育課上孩子們聆聽革命故事,非遺剪紙課上指尖流轉著傳統文化韻味,農事基地研學讓城里娃認識了麥苗與韭菜的區別。退休教師王秀蘭是托管班的老志愿者,她說:“看著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學習興趣濃郁,就覺得這志愿工作干得值。”目前,這個小小的托管班已服務百余名青少年,成為社區便民服務的一張閃亮名片。

  社區還經常組織各類文化活動,文藝演出、書畫展覽、體育比賽等,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像一條條紐帶在活動中增進了鄰里感情,營造了和諧的社區氛圍。“以前鄰里之間住對門都不認識,現在一起跳跳舞、打打球,比親戚還親。”社區居民趙淑琴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從網格員丈量民生溫度的腳步,到托管班傳遞城市溫情的笑聲,再到文化活動凝聚的鄰里情誼,化隆路社區正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斷生長出幸福的枝芽。如今,在海東市,“一刻鐘”不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是幸福生活的衡量標準。它讓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更加豐富多彩。相信未來,海東市將繼續深化“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不斷完善設施、優化服務,讓更多的居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讓幸福在這座城市里觸手可及。

  記者感言:

  海東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是響應國家和青海省商務廳政策導向的生動實踐。國家層面一直倡導構建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青海省商務廳也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全省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海東市積極落實政策,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完善商業業態、提升服務質量,讓“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真正惠及百姓。

  從商業繁榮到民生保障,再到基層治理創新,海東市樂都區和平安區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正以點帶面,輻射全城。這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青海省商務廳相關政策及國家層面導向的生動實踐。通過完善生活性服務業功能布局,創新服務業態融合發展,海東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城市,讓居民在這短短“一刻鐘”里,收獲滿滿的幸福。相信未來,隨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持續完善與拓展,海東市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居民生活也將愈發豐富多彩。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譚梅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李宗瑞60集k8经典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香港三级|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高贵教师被同学调教11| 大桥未久aⅴ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免费看美女隐私全部| 91香蕉视频在线| 成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 一千零一夜电影无删减版在线看 | 岛国免费v片在线播放|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老司机激情影院|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99这里只有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日本影片和韩国影片网站推荐| 亚洲综合15p|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极品美女丝袜被的网站|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精品久久久影院| 国产ts人妖另类专区| 黄色免费网站网址|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