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5日清晨,沐浴在晨光中的西寧市區體感微涼,正在城東區中惠萬達附近等待派單的幾名外賣騎手熟絡地輸入門禁密碼,進入東蜂驛站,圍坐在一起閑聊了起來。
“哎,前幾天你給社區提的問題社區給你解決了嗎?”
“你是說小區不讓進門導致送餐延誤的那個事?早解決了。”
“這么快?”
“那可不,最近不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嘛,類似這種問題只要社區能解決,就會立即處理。咱們這個驛站,還是省上確定的學習教育觀測點呢。”
騎手們談論的,正是青海在深入開展學習教育期間,落實開門教育的方式之一。
當前,全省各級黨組織按照學習教育工作安排,廣泛征求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積極搞好開門教育。
開門教育,就是接受群眾監督,是取得“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實效的重要手段,是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
青海為落實這一要求,結合基層減負的觀測點、服務基層的窗口單位、聯系群眾比較緊密的行業協會、關乎民生的職能部門、受惠政策的重點群體,篩選了涵蓋農村、城市、機關、學校、公立醫院、國有企業、新興領域等不同層面的15個觀測點,采取以下看上、上下聯動的方法路徑,建立“省級專班+觀測點”聯絡指導機制,從不同角度聽取基層意見建議,接受群眾監督評判。
夏都紅騎手東蜂驛站,就是新興領域的觀測點之一。
隨著新興領域行業的不斷發展,其從業人員早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更在基層治理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外賣騎手們平常走街串巷、深入小區樓院,一些我們日常難以發現或是顧及不到的問題,靠著他們就能幫社區防范很多事情。”作為東蜂驛站發展的見證者,大眾街街道梨園社區夏都紅旗手東蜂驛站外賣黨支部書記鹿紅英的眼里,外賣騎手在基層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此次學習教育期間,他們也積極發揮著監督學習教育是否取得實效的重要作用。
東蜂驛站里有一面心愿墻,起初是為滿足小哥們的微心愿而專門設立的。自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這面心愿墻變成了開門教育的一個重要窗口,只要有外賣騎手在送餐過程中發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這里及時反映,社區也將此當作了征集群眾意見建議的一個重要渠道。
“目前,我們通過心愿墻收集到了3條意見已報專班,其中兩條涉及禁止外賣騎手進入小區的意見已經完成了整改,并及時反饋給了外賣騎手。另一條意見因超出社區管理范圍,正在積極協調并已上報給了專班。”鹿紅英說。
選取外賣驛站作為觀測點、挑選外賣騎手作為監督員,本質上是通過他們的視角,監督黨員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解決他們提出的需求,反饋他們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督促我們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轉變工作作風。”鹿紅英說。
在這個過程當中,東蜂驛站黨支部也在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
考慮到外賣騎手的工作性質,東蜂驛站外賣黨支部會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定時推送有關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學習內容,并在驛站開設“小哥議事小站”,以“圓桌會”形式問需問計。
其實從外賣騎手的視角看,東蜂驛站存在本身就是社區服務群眾最好的印證。外賣騎手張文新說,自從有了東蜂驛站,累了有地兒休息,渴了有地兒喝水,對于他們來說,這里更像他們的一個“小家”。
目前,東蜂驛站外賣黨支部共有7名黨員,為散落的新就業群體黨員搭建起了“紅色家園”。騎手黨員佩戴黨員徽章、亮明身份,主動到社區報到,成為基層治理的“紅色先鋒”。
東蜂驛站外賣黨支部充分發揮騎手“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職業優勢,聘任25名騎手擔任“食安哨兵”,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排查;選拔43名騎手擔任“流動網格員”,劃分責任片區,協助化解鄰里糾紛、上報安全隱患。
東蜂驛站還通過積分制來進一步激發外賣騎手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騎手們可通過‘隨手拍’上報問題,參與志愿服務的方式賺取積分。這些積分不僅可以兌換商場的購物券,還可以兌換充電寶、水杯等暖心禮包,年底積分高者還將獲評‘金頭盔’并獎勵專屬頭盔。”鹿紅英說,活動開展以來,兌換積分購物券價值超萬元。社區也以此構建了“騎手發現—線上處置—網格跟進”閉環機制。
“通過黨建引領,我們以組織覆蓋凝聚‘新’力量、以精準服務提升‘新’歸屬、以機制創新激活‘新’效能,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鹿紅英說。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