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李娜 報道)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由西寧市城中區司法局指導青海省江源拍客影像傳播中心在西寧市城中區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啟動“法潤童心護航筑未來 社會組織同心促成長”民法典普法宣傳系列活動。
活動為期一個月,以沉浸式、互動式普法模式,為轄區青少年送上“法治大禮包”,目前已吸引西寧市城中區七一路小學、城中區大同街小學、城西區勝利路小學等多所學校預約參與。
多維普法矩陣 解鎖法治研學新體驗
活動圍繞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監護制度、校園安全、網絡權益等內容,打造“展廳講解+情景模擬+創意實踐”立體普法場景。在基地展廳通過互動體驗、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手段,學生們親身體驗了“靜電感應”“搖桿捕魚”“虛擬騎行”等前沿技術,深刻感受到了法治的魅力。通過此次活動,大家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對學法的熱情和興趣更加濃厚,紛紛表示要當小小宣傳員,讓更多人理解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校社聯動普法 構建未成年人保護生態圈
此次活動以“學校預約+基地服務”模式展開,針對不同學齡段學生特點定制課程:低年級側重“民法典小故事”趣味啟蒙,高年級聚焦“權利義務”案例分析。同時,基地聯合社會組織專業力量,為有需求的學生、家長提供個案輔導,將法治教育、研學實踐、權益保護有機結合。“這種‘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的方式,讓普法更貼近學生生活,也為學校開展法治教育提供了新載體。”勝利路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延伸普法觸角 推動法治精神浸潤社會
除線下活動外,主辦方還通過“江源拍客”新媒體平臺推出“民法典小課堂”系列短視頻,由參與活動的學生擔任“普法講解員”,以童言童語解讀民法典知識,視頻累計播放量已超5萬人次。此外,活動期間還將開展“法治家長課堂”,邀請律師為家長解析未成年人監護責任、家庭保護等法律要點,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普法網絡。
“讓民法典真正成為青少年成長的‘保護傘’,是我們開展活動的初衷。”共青團青海省江源拍客影像傳播中心委員會講師譚敏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持續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創新普法形式,擴大教育覆蓋面,讓法治種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發芽。